建立审美型的师生关系
2017-11-18付娟
付娟
【摘 要】 审美型师生关系通过对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和引导,使学生的生活态度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这种师生关系下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对个体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一种高境界的引导。
【关键词】 审美型;师生关系;学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和水平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起着极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课堂上师生关系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最近阅读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读到《学记》这篇著名的教育学论著,对师生关系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学记》认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带来的是教学之“兴”,否则,则是教学之“废”。因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教学艺术的一种重要追求。《学记》所追求的是教学之“兴”,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达到和谐融洽的状态,即达到审美型的师生关系。从本质上看,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而人的本质的最高实现,就是自由的实现,就是美的创造。因此,师生关系的最理想状态,就应该呈现出人与人之间最完善的关系所具备的特征,即美学上的特征。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审美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与作用而形成及建立起来的一种达到了美的境界的特殊人际关系。”
审美型师生关系是将师生关系的双方,教师和学生,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师生交往过程转化为美的创造、美的表现和美的欣赏的过程。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实质是发挥审美活动的独特功能,以审美为纽带,以情感迁移为动力,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习主体充满吸引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一种美的欣赏和愉悦的“乐教”“乐学”心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审美型师生关系呈现出自由性和超物质功利性,它能够不为世俗和眼前的功利所遮蔽而发现生命真正的美,从而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这种师生关系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美感体验中去求真、向善和立美。审美型师生关系通过对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和引导,使学生的生活态度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这种师生关系下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对个体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一种高境界的引导。
《学记》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审美型的师生关系。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从而传统文化也就是一种伦理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人的修养,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所确定的“五伦”,无不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虽未列入伦常之中,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关系,同样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表现在教师方面,要求教师以仁爱之心关心爱护学生;表现在学生方面,则要求学生尊师。“爱生尊师”,即是中国古代对审美型师生关系的经典表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师,孔子是“爱生”的典型。他爱人如己,爱生逾子,学生的学习、品行、生活、健康等都是他所关心的。因其对学生爱之切,孔子才常以“能勿劳乎?”、“能无悔乎?”来自问自省,要求自己“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完成教育学生的职责。“尊师”更是传统中国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之一,师是“道”的载体,教师的人品、风范、修养就是“道”的精神体现,因此,尊师即是尊道。
自然,这种爱生尊师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学记》特别提倡的。《学记》提出:“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师”即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就是《学记》中的审美型师生关系。从字面上看,是要求学生亲近教师,似乎是单方面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让学生亲近,有些“记问之师”、只会“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只知道诵读课本,强加解说,不但不能使学生亲近,反而会使学生“疾其师”。因此,从实质上看,“亲师”是双向的。而学生能否“亲师”最终决定于教师,实际上《学记》关于亲师的论述更多的是对教师提出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学记》指出,作为教师,要具备渊博的学识、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风范,要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无私奉献和辛勤操劳。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才会使学生自觉主动地亲近他,学生也才会更加尊敬爱戴他,否则就不会形成“親师”关系。
第二,《学记》要求教师做到“师严”。《学记》在要求学生尊师时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传统中国,教师就是文化的化身,师与道是一体的,尊师也就是尊道、尊重文化。而教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代表和道的象征,就要做到“师严”。但这种“严”并非教师对学生的严格与严厉,而是要严于律己、保持尊严,如此才能树立起文化形象,成为人之楷模。学生从而能够透过教师的模范形象看到文化的价值和力量,进而感受到尊师尊道的情感,产生勤学敬学的意向。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教师再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认同,并进一步“亲其师”。这样,师生双方以文化为旨归,形成具有内在教育意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就可以尽可能地缩小二者之间的心理阻隔。
有学者认为,师生间的心理阻隔包含认识上的阻隔和价值判断上的阻隔。当一方在特定的情境中使另一方的认识受到障碍或遇到困难时,认识上的心理阻隔出现了。当主观与客观发生冲突,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出现差异、存在多重选择的可能时,价值上的心理阻隔出现了。《学记》指出的学生“疾其师”的现象,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权威和道德说教者的身份“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对待学生“不顾其安”、“不由其诚、“不尽其材”。教师违背教学规律、忽视学生的存在,就必然使学生在认识上受到障碍,在需要上得不到满足,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价值判断上的阻隔就会日益扩大,师生关系也就会越来越恶化,这是必须要避免的。
作为珍贵的教育遗产,《学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借鉴。《学记》内容丰富,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其中很有启发性的一个观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应当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娄惟芝.在“生动”、“具体”上下功夫.教育科研信息,2000(7).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