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浅之教科书,必得最深其学者为之
2017-11-18张培华
张培华
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严复曾说:“最浅之教科书,必得最深其学者为之。”教材既是教学的依据,更是培养人才的标准。
今天,走进任何一所学校,进到任何一个班级,在师生的手中都会捧着一本本亲切的教科书,书的封面都印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几个字。“差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有缘……这是一个奇迹,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有这样一个奇迹。”
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严复曾说:“最浅之教科书,必得最深其学者为之。”教科书的编写者必须具备专门精深的学问,并要进行广泛的研讨、尝试、磨合,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
教材既是教学的依据,更是培养人才的标准。建国伊始,百业待兴。国家统一编写教材,使教材的编写上升为国家意志,明确了国家对于培养人才的标准。
60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代又一代优秀学者、教材专家和编辑人员潜心问学,默默耕耘,不断适应教材要滿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要求,让中小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塑造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需要。
教材无小事,质量是生命。2001年以来,国家实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材“一纲多本”,全国约有80家出版机构参与新课改教材的编写、出版与发行,每个学科都有多个版本,不少学科达到10个以上甚至20多个不同版本。教材多样化的实施,对于加强中小学教材的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材的版本与内容逐渐丰富,课程结构日益合理,教材质量、教材培训等售后服务的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实行课程改革的必须和初衷。
与此同时,在多样化的教材版本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过多的教材版本造成了教材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形成了“多本”,“多样”却明显不足;教材编写的队伍良莠不齐,不少版本的教材缺少特色,模仿、照搬、拼凑的痕迹明显;过多的版本影响了教材,使教材学内容和进度难以协调,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评价难度加大;一些意识形态较强的学科如政治、语文、历史等,出现了某些版本教材的内容与国家要求不符,观点与国家提倡的主流观点有较大偏差;同时教材的市场推广竞争激烈,一些教材出版单位、民营书商为了推广教材,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干扰正常的教材选用程序。
面对“一纲多本”“教材多样化”,人教社不再留恋“一统天下”的历史,积极投身国家教育改革体制的浪潮中,成为“教材多样化”有力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经过10年课改实验的洗礼,依靠高质量的教材、学科齐全的品种、丰富的配套资源、及时到位的教材培训等售后服务,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已经成为公认的主流教材。
桃李之夭夭,灼灼其华章。今天的人教社已然是一个文化坐标,是一种文明符号,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
作者单位:重庆出版集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