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城县藏猪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

2017-11-18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商品猪泸县提质

华 波 杨 武

(1.四川省泸县农林局,四川泸县 646100;2.四川省乡城县农牧和科技局,四川泸县 646100)

乡城县藏猪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

华 波1杨 武2

(1.四川省泸县农林局,四川泸县 646100;2.四川省乡城县农牧和科技局,四川泸县 646100)

藏猪是主产于高山高寒地区,属世界少有,我国独有的珍贵猪品种。乡城县藏猪长期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寒山区,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特细、肉质细嫩、野味较浓、适口性极好等特点。可生产酱、卤、烤、烧等多种制品,其中烤乳猪是极受消费者亲睐的高档产品。开发好藏猪产业,对藏区农牧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藏猪;产业;提质增效

1 藏猪的特征

藏猪是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放牧猪种,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半农半牧区,海拔2900~4100 m的森林和河谷地带为其主要活动范围。因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终年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使其形成了视觉发达、嗅觉灵敏、心脏发达、头长嘴尖、体躯狭窄、前高后低、四肢结实、鬃毛粗长、绒毛密生、沉脂力强等适应高原恶劣气候和低劣饲养环境的特点。

2 乡城县藏猪产业现状

2.1 乡城县藏猪的分布

2016年,乡城县存栏藏猪 28617头,其中种用公猪 3434头,母猪 4439头,商品猪 20744头。分布在十二个乡镇。饲养量最多的养殖户存栏 102头,户平均存栏 7.5头。母猪平均产仔数6.5头,成活率88%。存栏数量最多的乡镇是青麦乡(青麦乡的藏猪是和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等杂交,白依乡藏猪是纯藏猪),计2298头。

2.2 2016年藏猪的出栏及效益情况

2016年底乡城县共计出栏藏猪1055头,平均价格50元/kg,2000 元/头,销售收入211万元,户均收入 557元(全县3788户,按1055头商品猪计)。

3 存在的问题

(1)养殖规模小,分布散,服务成本高。

(2)无养殖标准和产品标准,更无优秀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3)饲养模式为放牧为主,圈养为辅,不利于环境卫生和疫情控制,成活率低。

(4)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一般需要1~1.5年方可出栏。

(5)近亲交配概率大,有品质退化的现象。

4 采取的措施

(1)对中小规模猪舍建设的投入按照3000元/户补贴,鼓励农户按照标准新修藏猪圈舍,适度扩大饲养规模。圈舍为砖混结构,长5m,宽4m,前墙高1.7m,后墙高1.5m,水泥地面,利于排污。水泥浇筑顶棚,圈舍后方建一个1m3的化粪池,可以充分利用粪污生态还田。

(2)将藏猪养殖与果树栽培相结合,以种养循环的模式与旅游观光巧妙结合,做到养殖增收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积极引进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建设藏猪祖代,父母代扩繁场,建立藏猪良繁体系,严格选育,防止品种退化。对引进的养殖企业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建场和引种费用上给予补助。

(4)鼓励畜科所等科研单位利用藏猪与太湖猪,内江猪等国内优良地方品种猪的杂交试验,开发既适应高原环境,又适应丘陵甚至平原地区;既有风味物质浓厚,体型相对较大,生长速度又相对较快,繁殖能力相对较强的杂交组合。逐步培育藏猪新品系,甚至新品种。

(5)引进农业保险公司,引导养殖户对饲养的藏猪投保,降低养殖风险,确保藏猪养殖的可持续性。

(6)建立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藏猪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标准体系。按藏猪体貌标准选种选育,种猪按照地方猪营养标准饲喂全价饲料。商品猪实行满月阉割,同时免疫注射,适当补饲青稞、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提高运动量,饲养8个月以上,体重达40~50kg,方可出栏。

(7)成立乡城县藏猪养殖合作社,各乡镇成立分社。将全县各类藏猪养殖户,经营户紧密联系起来,做好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既搞好藏猪养殖,又能加工销售藏猪产品。

(8)引进和发展加工企业,建立藏猪深加工体系,建立藏猪产品的品质标准,开展绿色及有机产品认证,为乡城藏猪及其产品注册商标,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藏猪产品。

(9)建立网上销售平台,立足西南,放眼全国,通过物流体系将优秀的乡城藏猪及其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1] 史金发,盛剑.规模养殖给力应城养猪产业提质增效[J].农村工作通讯,2011,(15):16.

猜你喜欢

商品猪泸县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商品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商品猪育肥技术要点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商品猪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泸县农村信用联社:“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泸县宋墓石刻中的多彩生活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