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营销的现状弊病
2017-11-17高士钦
高士钦
摘要:当今医疗业发展中依旧按照传统的营销思维方式。在如今现代化发展迅速的社会。缺乏医疗营销新思维是无法生存的。传统思维的观念是医疗营销的发展停滞不前。医疗市场在此寻找新的有作为的营销方式。由于国家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当前的社会政策对医疗营销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促使了医疗营销必须寻找新的手段去发展,传统的医疗营销方式已经逐渐的失去了它的效果。本文将会论述医疗营销的现状弊病。
关键词:医疗营销;现状弊病;新思维
一、前言
面对如今快速的发展,医疗营销却出现停滞的状况,与医疗事业发展不相匹配。造成如今这种情况是因为医疗营销手段不能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民营资本也需要提升一定的市场力寻求生存和发展。而民营企业依靠医疗营销,提升知名度。但是传统的医疗营销方式造成了如今的无奈。我们应该仔细思考医疗营销方面的不足。找出新方法,让医疗营销尽快找到突破口,长远的发展下去。
二、医疗营销的几大弊病
1、过度的商业化,使企业出现信任危机。现如今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得信息。从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大街上,赫然醒目的医疗广告。无论广告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最终都会体现出商业化的味道。而医疗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注重医德,然后是医疗技术和价格。这些商业广告不能使医疗机构的医疗手段获得提高,无法真正的打动消费者。虽然说知名度可能得到一些改观。但是真正的目的是想转化成为业绩。但是依靠知名度,忠诚度相对较低,不适用于医疗行业领域[1]。医疗营销方式根本上的目的是让患者建立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通过医学领域的许多调查都反映出了一种情况,患者对民营医疗机构打出的营销手段明显不信任。很多患者都认为民营医院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许多医疗机构的领导人认为造成这种看法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先天的,不可调和的。而事实是盈利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主要是患者对民营机构的德不够认同。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2、营销后端的匮乏由于缺乏大思维。医疗营销方面的许多经验都是按照其他行业去学习。所用的一些技巧也是直接照抄照搬而来。按照其他行业的消费模式去揣测消费者心理。其他行业的这些营销技巧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思维
[2]。这种营销技巧与本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将会失去了这种营销手段的活力。并且也不能使医疗营销彻底发展起来。
3、无法超越与患者的利益驱动关系。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三种。他们分别是利益型社交型和结构型。对于一些企业为了考虑长远发展,都会与顾客关系升级到更高的层次。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患者与医疗人员是一种社交型的联系。但是许多医疗机构在对外宣传以及与消费者交流的进展中知识,以简单的交易为主。不能将感情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上,所以这种发展是不能长期下去的[3]。
有一些营销人员考虑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尝试着与客户之间进行更好的沟通。但是还是没有从思维体系的整体角度进行设计,只是作为一个营销手段去使用,不能予以重视。大思维的形成依靠营销义务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不只是营销部门单方面的工作。需要整个企业共同努力。
4、人才战略的实施不够充分。任何领域都存在着优秀者和失败者。优秀的人才会使某个行业获得快速的发展。医疗营销模式的人才储备很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缺乏一些优秀的带头人,而另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基础人才。最根本的原因是整个医疗营销领域内缺乏对待人力资源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医疗营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首先医疗行业的营销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营销知识以及优秀的大脑。并且对医疗方面的知识有着充分的了解。这才会给一流营销带来一定的优势。医疗营销行业需要综合性素质的人才,人才的使用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发挥着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在以前的行业发展可能会造成了一些理念上的烙印。这也给医疗营销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礙[4]。
5、不能发挥大专科,小综和的优势。医疗领域从最开始的发展就确立了大专科小综合的战略方针,这对于未来的发展很有作用。但是我们了解到许多机构对这种战略方针执行的越来越差。除了一些大型的医院充分的发挥了这种战略的优点,许多医院感受到巨大的包袱。
三、结语
医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医疗营销的手段的好坏,而现如今医疗营销的状况存在着很多弊病。这是医疗行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要想企业能够立足于当今社会。就要寻找新思维去发展医疗营销。让医药营销带动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医疗行业逐渐走入正轨。
参考文献
[1] 王兴莱.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弊病[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3):25-25.
[2] 戴西业,杨树青.关于福建民营企业营销现状与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4):10-11.
[3] 钟志雄.浅谈企业营销弊病[J].经济师,2001(3):103-103.
[4] 刘阿丽.立足蜀绣的弊病浅谈其产品营销策略[J].中国商界,2010(6):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