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的融合
2017-11-17郭玉秀
郭玉秀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理论和实践的双热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如何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
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1]。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统一。有的高校认为学生需要创业教育的是极少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有的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是学好专业知识,不应该鼓励他们去创业。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不少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属于“三无”(無资金、无场地、无经验)人员,创业必然要失败。在社会的影响下,一些在校大学生自身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2、创业教育课程不够系统。我国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并不完善,创业教育至今没有纳入到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也没有列入对高校考核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创业系列课程严重缺乏,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及正规化、学科化的课程体系,也缺乏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创业教育浮于形式,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参加活动也仅限于一些国家或省里的创业计划大赛,参与活动的也只有少数人,带有极强的精英化倾向。
3、创业教育师资较为缺乏。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主讲教师大多擅长于从理论到理论,其自身的创业经历十分有限。这些老师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缺乏鲜活、生动的创业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另外,在学校组织的创业活动中,指导工作的多为学生辅导员。他们在具体指导时更多地是宣传一些创业政策、创业形势、创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很少有专业或专职老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工作。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的融合
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创业思想教育,确立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专业课的教学应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多样的特性,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一边可以进行理论教学,一边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安排和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提倡探究式学习,包括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以发现为基础的学习等,赋予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空间。
2、推广创新思维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推行辅修制,增强课程的选择与弹性,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文化底蕴和提高创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解析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课堂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式、引导探究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渗透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创新,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例如,发现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鼓励学生活跃思维,破除思维定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小组合作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成员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可以从中观察和发现具有决策力和领导力的适合创业的学生。
3、瞄准机遇,培养学生的环境认知能力。创业环境的认识,对于每个创业者至关重要。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现状,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学生应该走出课程,走进市场,发现和分析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和网络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撰写调研报告获取创业机会并且把握创业风险。
4、通过实践模拟,整体认知创新创业。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创业实验及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竞赛等在增强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融于竞赛之中。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小企业孵化器等,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设立专门学生创业管理机构,进行学生创业项目的组织、督查、评审和验收,开展学生创业专题培训、经验交流、个别辅导等创业教育活动。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2]。
总之,专业教学可以从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和实践模拟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作为一种全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尤其是创业更是涉及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还必须要紧密结合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渗透创业创新教育,通过改变教学课程及教学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它成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助其在未来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24).
[2] 王健,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课程教学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6,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