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川猫湾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2017-11-17罗业文胡家雄李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

罗业文 胡家雄 李林

摘要:通过2016年4月28日的试验,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经7月26日调查,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园主要病虫害控制效果与常规防控模式相比,害虫减少75.8%,病害降低了85.2%,且保护了天敌,3种天敌数量是常规防控模式的2.3倍;經9月25日调查,以常规防控模式为对照,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枝梢黑点病、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5%、85.9%、90.3%、29.6%。

关键词:利川猫湾茶叶;绿色防控模式;常规防控;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0-387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0.020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eriment in April 28th,2016,the control effects of green prevention control mode(30% of tea saponin 300 times diluent+regulator type B 750 times dilution+3% called 750 times diluent)on the main extermination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of tea gard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control mode(30% azole amide 1 000 times diluent+25% tebuconazole 800 times diluent), the higher percent point were 9.9,13.0,10.3,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 July 26th,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control mode on the main extermination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of tea garden, the green prevention control made pests decreased by 75.8%,the disease reduced by 85.2%,and the number of protected natural enemies was 2.3 times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control mode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 September 25th,contrast with conventional control model,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 green prevention control model on tea lesser leafhopper,tea geometrid,tea branches black-dot disease and tea gall were 62.5%,85.9%,90.3%,29.6%,respectively.

Key words: Lichuan Cat Bay tea;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el;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rol effect

猫湾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清水村,气候湿润,风景秀丽,奇石林立,茶园围绕着奇石掩映在绿树碧草中。由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制约,茶树长势一年不如一年,产量产值逐年下降,茶树病虫害逐年加重,茶树开花结子严重,地衣苔藓满园。

1 茶树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

1.1 茶树虫害

1)茶尺蠖:该虫在利川猫湾年发生6代,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在4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后每月1代[1]。该虫2016年在利川猫湾零星发生,曾在2013、2014年大发生,造成了唑虫酰胺[2]等农残超标。

2)茶小绿盲蝽:该虫在利川猫湾一年发生4~5代,第一代若虫发生期与茶尺蠖的第一代相吻合。该虫第一代在茶园危害茶嫩芽,6月上旬陆续迁出茶园,严重时可造成春茶极大损失[3]。

3)茶小绿叶蝉[4]:该虫在利川市年发生8~10代,以雌成虫在茶园越冬。茶小绿叶蝉在2011、2012、2016年发生呈单峰型,2014年发生呈晚双峰型,2013、2015年发生呈双峰型。

1.2 茶树病害

1)茶枝梢黑点病[5]:该病在4月上旬有一个浸染期,早春严重时茶蓬一片枯黄,给春茶造成严重损失。

2)茶饼病[6]:该病是弱寄生病害,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年发生2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与茶尺蠖、茶小绿盲蝽的第一代相吻合。

1.3 防治方法

绿色防控模式[7]药剂为30%茶皂素[8]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常规防控模式药剂为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以清水为对照(CK)。

地衣苔藓的防治,喷施98%硫酸亚铁300倍稀释液[9]。endprint

1.4 数据处理

式中,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虫口数或病情指数;CK0为清水对照区药前虫口数或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虫口数或病情指数;CK1为清水对照区药后虫口数或病情指数;PT为药剂处理区虫口数或病情指数;CK为对照药剂处理区虫口数或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防控模式对茶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针对茶尺蠖、茶小绿盲蝽第一代和茶饼病第一高峰期,4月28日实施两个药效组合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尺蠖、茶小绿盲蝽及茶饼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经检测,30%茶皂素+调节剂B型+多抗霉素3种药剂均符合欧盟标准(图1)。

2.2 两种防控模式对茶园病虫和天敌的影响

4月28日喷施30%茶皂素+调节剂B型+3%多抗霉素和30%唑虫酰胺+25%戊唑醇,7月26日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绿色防控模式较常规防控模式害虫减少75.8%,病害降低85.2%,且保护了天敌,3种天敌数量是常规防控模式的2.3倍。

2.3 绿色防控模式较常规防治对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9月25日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以常规防治模式为对照,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枝梢黑点病、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5%、85.9%、90.3%、29.6%。

2.4 地衣苔藓的防治

在5月上旬进行重修剪[10],并喷施98%硫酸亚铁300倍稀释液。从表5可以看出,重修剪并喷施98%硫酸亚铁7 d后,对地衣苔藓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7.1%。

3 小结与建议

1)通过绿色防控模式可以控制茶尺蠖、茶小绿盲蝽、茶小绿叶蝉、茶枝梢黑点病、茶饼病、地衣苔藓等病虫害,较常规防控模式防效平均高10%以上,并经检测农药均符合出口欧盟标准。

2)通过喷施生物农药、重修剪、轻修剪等绿色防控模式,可以控制茶小绿叶蝉和推迟该虫的高峰期。

3)通过4月28日的试验及9月25日的调查,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控制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高62.5%、85.9%、90.3%、29.6%。且保护了天敌,3种天敌数量是常规防控模式的2.3倍。

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呈单峰型,高峰始期发生在7月20日左右。但这时天气已是高温干旱,推迟和避过了茶小绿叶蝉高峰始期。绿色防控模式不仅可以保障茶叶产量高、品质好,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使茶园生物生态更加平衡。

参考文献:

[1] 王 丹,陈 亮.茶树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J].茶叶科学,2014, 34(6):541-547.

[2] 曾明森,刘丰静,黄伙水,等.茶园唑虫酰胺残留动态与使用安全性[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8):774-778.

[3] 王友平.种茶必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胡宗强.浅谈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4):63-64.

[5] 陈雪芬.茶树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

[6] 蒲国涛,张锡友,胡春学,等.茶树茶饼病防治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5):79-81.

[7]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茶叶绿色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 钱琴菊.茶皂素在农药上的應用研究[J].农药,1993,32(2):15-16.

[9] 陈宗懋,孙晓玲.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0] 骆耀平.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
0.08%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分析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不同药剂对水稻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4种土壤处理剂对日光温室蚯蚓的防治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应得”对籽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