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选育

2017-11-17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品种选育抗病性小麦

蔡金华 陈爱大 李东升

摘要:镇麦10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好,2010-2012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容重815.0 g/L,粗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1.3%,稳定时间13.9 min,属于强筋小麦,指标达到GB/T 17892-1999《优质强筋小麦》二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13年度生产试验,7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6 538.05 kg/h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5.99%,居4个参试品种第一位。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镇麦10号;品种选育;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0-382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0.008

Abstract: Zhenmai 10 is a new wheat variety developed through cross breeding by Zhen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illy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average weight and bulk density was 815.0 g/L,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was 14.3%,the wet gluten content was 31.3%,and the stabilizing time was 13.9 min. It met the "high-quality strong gluten wheat" standard of GB/T17892-1999,with high quality,high yield and good disease resistance. The average yield was 6 538.05 kg/hm2,5.9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Yangmai 11. It was moderately resistant to scab,moderately susceptible to sheath blight,susceptible to powdery mildew and resistant to yellow mosaic virus disease. It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Huainan wheat area i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medium soil fertility conditions.

Key words: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zhenmai 10; variety breeding; disease resistance

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0%以上。目前,江苏淮南麦区小麦生产上存在品质差、产量不稳、效益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杂交育种是创造新种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促进小麦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课题组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经多代系谱选择,最终育成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好,田间表现、后期转色及熟相特好等特性,2013年10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品种已获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10802.3)。

1 选育过程

根据选育目标及亲本选配原则,1998年春,用苏麦6号作母本,97G59作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育。F1至F10代均在本地按世代选株,其中2000年春在F2中选取150株,2001年在F3代的12个优良株系中选优株92株,2002年在F4中选择优株71株,2003年在F5中选取65株,2004年在F6中选52株,2005年在F7代中选36株,2006年在F8代中选61株,2007年在F9代中选56株,2008年F10代中5个综合性状好,混收升鉴。在鉴定试验中,鉴定号为“08178”的株系表现春性、分蘖力中等、植株较矮、茎秆粗壮、长相清秀且后期熟相好、子粒饱满且全角质[1-3]。增产显著,暂定名为镇08178,升入品种比较和区域多点比较试验(图1)。在试验中,综合性状好,与对照扬麦11相比,增产显著。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与形态特征

镇麦10号综合性状较好。据2010-2013年江苏省中试结果,10月25日至11月10日播种,翌年4月9-16日抽穗,全生育期206~214 d,属于中熟类型,比对照扬麦11迟1~2 d。株高79~83 cm,基部节间粗短,株型较松散,穗纺锤型;分蘖力中等偏弱,叶色较深,群体整齐度好;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有效穗为431.25万/hm2,每穗37.98粒,千粒重44.03 g(表1)。

2.2 产量表现

在江苏省淮南小麦区试中,2010-2011年度平均产量6 849.45 kg/hm2,比对照扬麦11增产0.23%,居第11位,增产不显著,9点次中4个点增产,增产点次率44.0%。2011-2012年度平均产量 6 417.00 kg/hm2,比对照扬麦11增产7.07%,居第二位,增产差异达显著,9点次中9个点增产,增产点次率100.0%。2年平均产量6 633.23 kg/hm2,比对照扬麦11平均(6 414.45 kg/hm2)增产3.41%。endprint

2012-2013年度在江苏省进行的小麦新品系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538.05 kg/hm2,比对照扬麦11增产5.99%,7点次全部增产,增产点次率为100.0%。

2.3 品质特性

据2010-2012年江苏省区域试验统一取样送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镇麦10号两年度平均结果为:容重815.0 g/L,粗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1.3%,稳定时间13.9 min,属于强筋小麦,指标达到GB/T17892-1999《优质强筋小麦》二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

2.4 抗性表现

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性鉴定,在江苏省中间试验中,镇麦10号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表2)。

3 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抗涝能力较差,应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种植。前茬以水稻、豆科作物或绿肥为好。播种前,应及时整地,同时在整地时可施入多菌灵粉剂以降低病害的发生[4]。

3.1 播种时间

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15日。播种方式可采用稻套麦,即前茬水稻还未收获前,撒播;也可在水稻收获后,灭茬旋耕机械条播,即前茬收完后,利用拖拉机进行灭茬、耕翻、旋耕、播种一次完成。播种量为230~450 kg/hm2。播种深度以3~4 cm为宜。播后出苗到达三叶期,及时化学除草,可有效防除杂草。

3.2 合理密植

江苏淮南麦区小麦种植密度一般为450万/hm2为宜,土壤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可适当减少播种密度。推迟播期应当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每推迟10~15 d,应增加2万/hm2。

3.3 科学施肥

基肥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一般于整地时撒施尿素150 kg/hm2、45%氮磷钾复合肥(N 15%、P2O5 15%、K2O 15%)375 kg/hm2作基肥,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尿素120和150 kg/hm2,可达7 500 kg/hm2的产量水平。

3.4 防治病虫草害

小麦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预防发生,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在始花期(扬花10%~20%)施药最好。抽穗期低温、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在始花期(10%扬花)用药。推荐药剂: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一般年份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使用,100 mL/hm2,机动弥雾机用水15 kg,手动喷雾机用水30~40 kg,若遇重发年份,7~10 d后补喷1次,预防和治疗效果极佳(对赤霉病发病后有部分治疗作用的药剂);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1 200倍稀释液喷雾,或25%丙环唑乳油10~15 mL,隔5~7 d防治1次,也可用机动弥雾机喷药。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麦蚜、灰飞虱、黏虫混发区,再加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加98%磷酸二氢钾1 500~2 250 g/hm2或尿素,既兼治了害虫,还预防了干热风。

3.5 及时收获

小麦收割过早,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小麦成熟后,需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 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等.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镇麦168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08,36(2):95-96.

[2] 陈爱大,杨紅福,曲朝喜,等.广适型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镇麦8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4):120-121.

[3] 陈爱大,杨红福,温明星,等.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127-128.

[4] 张斌让,冯海平,黄福太.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3):70-71.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种选育抗病性小麦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鄂西多花木蓝的栽培利用及推广
南丰蜜桔高糖优株“ZZL—03”及未来品种选育方向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诱导的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