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富硒产业团体标准的探讨

2017-11-17朱发厅薛华胡容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标准化

朱发厅 薛华 胡容

摘要:介绍了富硒产业的发展趋势、标准化对产业的影响,分析了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对促进富硒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探讨了发展富硒产业团体标准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开展团体化标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富硒产业;标准化;团体标准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0-380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0.00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ich selenium industr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dustry were introduced,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association standards in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rich selenium industry was analyzed, then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rich selenium industry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work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ich selenium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 standards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硒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较低,且分布极不均匀[1]。中国的硒资源丰富,同样分布不均匀,呈明显的地带性。根据中国地质局及国土资源部在1999-2014年对全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的结果,中国有近2/3的人群处于缺硒地带[2]。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重视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为全国硒产品开发及硒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3]。

目前国内富硒地区将富硒资源开发利用列入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 同时富硒产业标准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处于启蒙期的市场存在较多乱象,产品质量层次不齐,对消费者人身健康构成威胁。同时标准的缺位也造成各级监管部门对大量硒产品的监管缺乏足够的依据[4]。

现行的国家标准管理机制仍为30年前建立,标准编制的组织与发布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承担,标准化工作广泛存在立项难、更新周期长、标准化活动社会参与程度不够等问题,并由此压缩了标准的社会供给[5]。中国富硒产业相关标准工作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更与标准化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不符,发展富硒产业团体标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1 团体标准发展背景

1.1 中国团体标准发展迅速

团体标准的发展由来已久,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之外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一些行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往往被转化为本国国家标准[6]。团体标准的制定吸引了众多一流企业的参与,并通过标准的实施而得到快速的产业化运用。从各国的产业实践来看,通过团体标准化活动迅速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产业运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7]。自2015年至今,中国团体标准活动步伐加快,众多试点纷纷开展标准化工作。根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截至2017年3月,共有476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共计发布了712项团体标准,这些团体标准涉及电器工程、信息技术、办公机械、环保、保健和安全、社会学和服务、食品技术、家电和商用设备等各个领域[8]。

1.2 富硒产业团体标准发展现状

为增强富硒产业标准的有效供给,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国内富硒地区的社会团体在相关团体标准制定上进行积极尝试。安康市富硒产业标准化学会出台了《天然硒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并有《富硒魔芋即食食品》等4项团体标准等待发布。硒含量指标的界定一直是制约安康富硒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产业标准化学会组织市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数年的探索,并对数千个天然硒食品及相关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水样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出了《天然硒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的术语定义和高硒、中硒、低硒三个层次的量化指标。

湖南也是富硒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省已建立富硒农产品种养示范基地66个,共计生产有26类300多款产品。但市场较为混杂,不时有消费者投诉富硒产品质量问题。湖南省富硒生物产业协会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了《湖南省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标准》项目申请并获得批复,此团体标准的出台将推动湖南省富硒农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与富硒产业迅猛的发展态势相比,目前富硒相关标准供给侧短缺的矛盾依然明显,尽管各个富硒区陆续组建了市场化程度高、活动力较强的社会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8大富硒地区近年来成立了约20家与硒资源利用与开发相关的社会团体,还不包括相应的专业合作社组织,这些团体在制定规则实行行业自律、开拓富硒产品市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参与标准编写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仍处于启蒙阶段。而且目前各富硒区标准无论是地标还是团标,以各取所需为主,标准体系缺乏系统和统一规划。

2 开展富硒产业团体标准化工作正当时

2.1 团体标准的建立将助推富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团体标准对于全产业链的构建、碎片化需求和资源的整合及新技术和市场的共创共享共赢、保护技术创新和激发创新积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以不断迸发的微观活力支撑宏观产业健康发展。富硒产业是生态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要解决富硒产业标准供给短缺的问题,单个企业不但势单力孤,而且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团体引领并达成共识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不但可以消除发展阻力,而且能够在更广阔的层面起到开拓市场、推广市场的效果。endprint

2.2 国家全面深化标准改革的政策支持

2015年12月国务院转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团体标准以及团体标准组织在中国标准化体系中的地位,中国的社会团体组织将是下一步标准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9]。政府对团体标准化活动将持“鼓励”“不设行政许可”以及“进行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的态度。由于团体标准化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团体和产业技术联盟,政府的这一让渡市场自治的做法将给团体标准的自我治理提供广阔空间。2016年2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团体标准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标准编制修订工作,加强社会治理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及更好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需要。

2.3 富硒产业协会、联盟相继成立

制定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应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根据政策规定,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和产业联盟可以制定团体标准。社会团体属于社会组织的一种,主要以学会、协会、联合会、研究会、促进会等名称出现。产业联盟在社会组织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只有登记注册的产业联盟才具备制定团体标准的主体资格[10]。产业联盟或自发成立、或由政府主导成立,旨在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从登记管理的角度来看,合格的团体标准制定主体仅限于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和具有标准研制能力的多目标产业联盟。国内富硒地区为解决富硒产业中的共性问题,相继成立了产业协会或者产业联盟,这些社会团体市场参与度高,活动能力强,并能及时感知市场对标准工作的需求,这为富硒产业团体标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 关于培育发展富硒产业团体标准的思考

3.1 营造良好富硒产业团体标准发展氛围

标准和相关技术政策的实施,将有效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激活科技要素,加速技术积累与科技进步,促进成果应用和产业升级。各级政府引导社会团体开展标准化工作,需做好团体标准化活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为支持和引导社会团体开展标准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深化富硒产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共识,加强对标准政策、规划和体系的研究和投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符合条件的富硒产业相关团体面向市场和行业急需的领域试点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在先进、新兴的技术热点领域开展标准化前期研究,充分总结经验并面向行业推广。相关标准化专业机构应发挥优势,帮助团体标准制定主体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标准编制水平。

3.2 富硒产业团体标准需要顶层设计

国际、国家和行业层面的涉硒标准以硒定性定量测定为主的检验方法标准较多,地方层面的标准则以富硒产品为主的产品标准以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较多。关于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健康安全通用标准以及硒产业的基础通用标准基本处于空白,各地对硒产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都没有形成系统和统一。硒产业的标准化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规划,因此急需形成一套完善的硒产业标准化体系,引导行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并协调硒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协调各个团体标准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系和互动,避免标准间的冲突和资源的浪费。

3.3 加强富硒团体标准组织自身建设

富硒产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化活动应满足组织机构和职能设置的要求,设置开展标准化活动所必要的管理协调机构和标准制定技术机构,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和开放的工作流程,在标准化活动中体现公平、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等原则。从事团体标准化活动的社会团体,应设有决策机构、管理协调机构和标准编制机构。团体标准化活动的范围,除了团体标准的编制之外,还应特别注重标准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团体标准化活动是集技术研究、标准化、商业运营、组织管理等多领域专业知识于一身的复杂群体活动,因此富硒产业相关团体应注重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要重视和培养大量来自于企业、产业和科技前沿的各层次人才和专家。

3.4 引入团体标准第三方评价机制

中国团体标准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步骤,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数量少、质量不稳定、模式不成熟的特点,现行的标准管理机制不适合团体标准的管理。同样处于初级阶段的富硒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农业上,市场规模化进入门槛较低,如果对团体标准放宽了行政监管,势必会造成标准质量层次不齐。因为团体标准存在技术性,使得企业在判定标准价值和收集标准信息方面存在困难,会造成成本过高和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引入第三方机构来评价团体标准质量。建立社会第三方、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共同发挥作用的协同监管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确保社会团体的标准活动有序开展。

4 結语

培育和发展好富硒产业团体标准,是构建科学的硒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将是推动硒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富硒产业在标准化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团体标准化的开展,将激发富硒产业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的活力,促进行业力量致力于团体标准的研究、制定、应用和服务,引导硒产业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冯彩霞.硒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J].地质与资源,2002(3):152-156.

[2] 檀坤华.硒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国内外成果汇编[M].湖北恩施: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2014.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4-02/10/content_2581766.htm,2014-02-10[2017-06-25].

[4] 彭祚全.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a.gov.cn/zwllm/ghjh/201306/t20130627_3505314.htm,2013-06-27[2017-06-25].

[6] 刘三江,蒋 辉.中国标准化体制改革思路及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5(7):1-12.

[7] 蒋俊杰,朱培武.国内有关联盟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标准导报,2015(11):45-48.

[8] 李 佳.中国团体标准发展现状分析——基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J].中国标准化,2017(5):141-144.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26/content_9557.htm,2015-03-26[2017-06-25].

[10] 沈伟民,陈向平.关于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的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2015(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标准化
标准化综合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综合
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解读:国家标准委副主任谈标准化法
如何创建标准化团队?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
随机变量标准化序列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