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腐皮镰孢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2017-11-17陈德西何忠全郭云建干雪梅向运佳闾世根黄腾飞
陈德西 ,何忠全, 郭云建,干雪梅,向运佳,闾世根,黄腾飞,刘 欢
(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市郫都区农林局 ,成都 郫都 611700)
黄瓜腐皮镰孢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陈德西1,何忠全1, 郭云建2,干雪梅2,向运佳1,闾世根2,黄腾飞1,刘 欢1
(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市郫都区农林局 ,成都 郫都 611700)
黄瓜腐皮镰孢根腐病是黄瓜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成为黄瓜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黄瓜根腐病的调查与防控实践,总结了黄瓜腐皮镰孢菌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技术,为有效控制黄瓜根腐病提供技术参考。
黄瓜;腐皮镰孢;根腐病;识别;防治
黄瓜腐皮根腐病是黄瓜常见的病害之一,根腐病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只有3~5d,且传播快,危害性很大。黄瓜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和靠近地面的茎部,导致根系发育差,须根变少,病部腐烂,维管束变褐,最后植株萎蔫,直至枯死。病害流行年份,黄瓜死苗率达30%~10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菌主要寄居于土壤中,通过形成大量的厚垣孢子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该病在辽宁、山西、内蒙古等黄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1]。黄瓜腐皮镰孢根腐病也是西南地区黄瓜根腐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害。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该病的田间调查和大量的防治试验,总结了一套黄瓜腐皮镰孢菌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1 症状
初期症状不明显,病部初呈水浸状,茎缢缩不明显;中期地上部晴天中午叶片萎蔫下垂,早晚能恢复,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后期茎基部发生萎缩,叶片不能恢复正常,呈青枯状死亡。病部往往变糟,留下丝状维管束。维管束变褐,且仅限于腐烂部分,不向上发展。湿度大时,茎基部的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层。与其他类型根腐病有所区别,如假菌界卵菌门德里腐霉或卷旋腐霉引起黄瓜腐霉根腐病,其主要症状是根茎基部初呈水渍状,后产生水一侧或部分叶片蔫,晚上恢复,基部纵列,维管束变褐,白或粉霉状物。由掘氏疫霉(甜瓜疫霉)引起的黄瓜疫病根腐病症状为水渍状、暗绿色、茎基略缢缩,维管束不变色,湿度大时病部易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拟茎点霉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嫁接苗上,病原为真菌界半知菌,拟茎点霉的引起黄瓜根部水渍状变褐腐烂、叶片焉,维管束不变色,细根纵裂,黑带状菌丝块,密生小黑点[2]。
2 病原
黄瓜腐皮镰孢根腐病病原菌是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 App. et Wollenw),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大多3个隔,大小为(8.0~12.1)μm×(1.3~2.8)μm;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无分隔或1个分隔,大小为(6.5~2.0)μm×(0.8~1.9)μm。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呈薄绒状,浅黄色,背面橙色,最适生长温度为25℃。
3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之久。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其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地块易发病,酸性土壤发病重,地温较低,遇有连阴雨天或经常大水漫灌容易引起发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
4 防治技术
4.1 选用抗(耐)病良种
选择抗(耐)病强,高产和商品性好的黄瓜品种,如春季大棚可选择津研7号、新杂2号、西农58号等;夏季露地品种可选择津春8号、津优10号,川翠3号、津优401[3]和水果黄瓜康密F1等。
4.2 农业防治
4.2.1 合理轮作 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应与百合科或十字花科等非葫芦科蔬菜轮作5a以上,最好采取水旱轮作,从而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减轻根腐病的发生。
4.2.2 土壤调理 根据土壤酸性程度,用生石灰30~100kg/667m2,或选用含有中微量元素的有机肥、含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菌肥在翻耕整地时候施入;根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按照氰胺化钙[4-5]或棉隆[6]推荐剂量进行土壤前期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根腐病病原菌。
4.2.3 培育健康植株 选择漂浮育苗,可有效地避免移栽时伤根,减少病菌侵染。实时移栽,选用免疫诱导剂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0.136%赤霉素吲哚乙酸的可湿粉剂15000倍液在苗床进行喷雾和定植时候进行灌根,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瓜苗的抗病能力。
4.2.4 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水性较好的地块种植黄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并做好田间排灌系统,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追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多使用含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菌肥,合理灌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排湿。结瓜前适当控制浇水的次数,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结瓜后则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防止黄瓜早衰。避免在夏季高温的中午浇水,以免诱发和加重根腐病害的发生。及时绑蔓或搭架、打杈、摘去底部老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田间操作时注意不可伤及根部,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 根穴内撒上石灰消毒。及时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及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减少根部的伤口。拉秧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间销毁。
4.3 物理防治
4.3.1 深耕晒垄或高温闷棚 深耕土壤40cm左右,翻晒土壤,杀死部分病菌;在夏季利用5~7个晴日高温进行闷棚,以杀灭病菌。
4.3.2 温汤浸种 将黄瓜种子在50~55℃的温水中浸种30min,期间不断搅动,再用冷水冷却后催芽播种;或将干燥种子进行70℃恒温处理72h后,催芽播种。
4.4 化学防治
4.4.1 药剂拌种或浸种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每2~3kg种子使用10m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也可将黄瓜种子在40%福尔马林100倍溶液中浸泡15~30min,或在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1~2h,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4.4.2 土壤消毒 用碱式硫酸铜10g/m2、波尔多液10g/m2、石硫合剂10g/m2和硫磺粉20g/m2处理育苗基质,或按1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与苗床细土拌匀,将2/3的药土均匀撒在苗床上,播种后,再将余下的药土盖种子;或按1m2苗床用40%甲醛30~50mL对水3L喷洒后用塑料薄膜闷盖,3d后揭膜,待甲醛气体散尽后播种;还可在定植前,用42%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667m2,与干细土30kg/667m2混合均匀,撒于定植穴内,对黄瓜的出苗有促进作用。
4.4.3 药剂灌根
4.4.3.1 苗期预防 可用2.5%咯菌腈悬浮剂2000~4000倍液进行苗床灌根和移栽时灌根,药液用量为250~300kg/667m2;或在定植后用太抗几丁聚糖500倍液加上枯草芽孢杆菌2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00mL,以后每隔7d灌1次,共灌3次。在每年发病期来临之前进行灌根预防。
4.4.3.2 发病初期防治 可选用42%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2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咪鲜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4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3%中生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混掺生根剂,(例如:生根壮苗剂、丰收一号等)进行灌根,每穴灌300~500mL药液,每隔5~7d灌1次,连灌2~3次,注意病株周围2m2范围内的植株都应灌药。要求深灌,从而使药剂达到病根部。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少量水制成糊状,涂抹在病部,每7~10d涂抹1次,连续2~3次。田间湿度大时,可以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
4.5 生物防治
在瓜苗移栽时,选取1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穴施入3g;发病初期,用1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灌根,用3%中生菌素600倍液,每株灌250mL,10d后再灌1次。
[1]Li B J,Liu Y,Shi Y X,etal. First report of crown rot of grafted cucumber caused by Fusarium solaniin China[J].Plantdisease, 2010, 94 (11) :1377.
[2]冯小鹿. 黄瓜根腐病的种类与综合防治措施[J]. 农化新世纪,2006(12):32.
[3]李波,韩毅科,杜胜利,等. 早熟抗病黄瓜新品种津优401[J]. 长江蔬菜,2015(09):21-22.
[4]贲海燕,石延霞,谢学文,等. 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对黄瓜根腐病及土壤病原菌的控制效果[J]. 园艺学报,2016(11):2173-2181.
[5]刘刚. 用氰氨化钙土壤消毒防治黄瓜根腐病效果好[J]. 农药市场信息,2017(01):5.
[6]方文生,曹坳程,韩大伟,等. 两种熏蒸剂对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黄瓜产量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16(07):44-48.
2017-08-06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2-11);市院合作项目(有机蔬菜生产高产集成与示范)。
陈德西,女,四川大竹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绿色和有机防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