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17-11-17
走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Report on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师昌绪楼(课题组所在楼)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一角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51年筹建于北京,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以后新建的第一个研究所。1953年经郭沫若院长邀请,从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归来的李薰博士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金属所所长,研究所正式建于沈阳。初建时期金属所主要为钢铁冶金工业服务,研究领域为金属物理、冶金物化、金属加工、选矿、耐火材料、金相技术、化学分析。1957年坚持国家任务与基础研究并重,开辟了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陶瓷等研究领域。1970年开始短时期隶属冶金部,1978年回归科学院。1982年以金属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有关研究室为基础成立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1985年以来先后建立固体原子像、材料疲劳与断裂、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和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原金属研究所与原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成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2001年在整合各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
金属研究所主要由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主要从事材料基础科学研究)、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主要进行新材料开发、加工与工程应用、国防与民用经济服务)、管理系统及支撑系统组成。研究生和留学生培养也是金属所重要发展领域,1980年建立了研究生部,2001年并入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建成立了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900余名,留学生50余名。
截至2016年底,金属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1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3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
管理系统和支撑系统配合科研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包括所办公室、人事处、基建、综合规划处、基础科研处、专项任务处、院地合作处、财务处、分析测试部和图书出版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