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
2017-11-17陈冬小
玄 凌 陈 洪 曾 赞 陈冬小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
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
玄 凌 陈 洪*曾 赞 陈冬小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开设野生动物相关专业的6所高校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其中生态道德知识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60±0.50),生态道德意识为(4.15±0.62),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平均分相对偏低,为(3.47±0.50);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需求未能得到很好地满足,教育状况处于“一般”水平(3.39±0.38),表明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生态道德素质与生态道德教育水平与学生的性别、年级有关。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根据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应对策。
野生动物;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生态道德理论。生态道德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时所应该遵循的生态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1]。以人的实践为中介,建立起人-自然-社会的三维结构[2]。
中国是野生动物资源大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偷猎盗猎、环境污染、栖息地破碎化等一系列原因使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野生动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也至关重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财富创造及资源消费主体,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将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野生动物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注重提高生态道德素质,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去保护人与野生动物共同生存的家园,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对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抽样调查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对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及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问卷的受访者来自东北林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6所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调查的学生因地域、学科背景等因素各具特色,但都与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相关,如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等。为保证抽样的科学性和数据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中,我们根据学生年级和性别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按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5组,在各组的男生和女生名单中随机抽取相同数量学生进行问卷填答。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8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数为553份(有效率92.2%)。受访学生男女比例为:男生51.72%,女生48.28%;年级比例为:大一20.43%、大二20.61%、大三20.25%、大四19.53%、研究生19.17%;生源地比例为:城镇46.84%、乡村53.16%。各组数量均衡,便于进行数据比较分析。
1.2 问卷设计
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包括3个维度,分别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知识掌握现状(维度A,题目A1~A14)、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现状(维度B,题目B1~B14)和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现状(维度C,题目C1~C15)。第二部分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现状(维度D,题目D1~D23)。维度A-D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各量表问题的描述分“正面”、“中性”和“负面”3类,“正面”和“中性”描述各选项的赋分为:非常不赞同-1,不赞同-2,一般-3,赞同-4,非常赞同-5;“负面”描述各选项的赋分为:非常赞同-1,赞同-2,一般-3,不赞同-4,非常不赞同-5。得分越高,说明受访学生对此项描述的认知越准确。通过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对生态道德素质的定性评价,如平均分在3.5及以上为“良好”水平,2.5~3.5分之间为“一般”水平,2.5分及以下为“较低”水平。
1.3 数据分析
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本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KMO=0.79,Alpha=0.88)。问卷的受访者基本信息部分采用Excel分析,其余量表题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学生在生态道德素质上的差异。年级与生态道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生态道德素质现状
2.1.1 生态道德知识水平
量表的A1~A14题调查的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知识掌握情况。此维度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60±0.50),说明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知识掌握情况为“良好”水平。
该维度的详细分析可见,负面描述A6“绿色消费观不属于生态道德的范畴”的平均得分(4.10±0.64)最高,说明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较为准确。得分位居其次的是A3“我了解可持续发展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05±0.89),这和我国在大中小学校教育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密不可分。此外,对于问卷中所提出的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3.96±0.95)、良好社会责任(4.00±0.95)及生态伦理道德观(3.78±1.05),受访者表示了高度赞同,这3个描述的平均分均在3.7以上,说明了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具有较明确的认识。然而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3.10±1.03)、环保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2.78±1.05),分别有57.5%和50.27%的学生都表示不清楚,这为我们后续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2.1.2 生态道德意识
量表的B1~B14题调查的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此维度的总体平均得分为(4.15±0.62),说明学生道德意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在此组问题中,描述B2“我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平均得分最高,为(4.30±0.92)。负面描述B13“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能做的太少”的得分也较高,为(4.09±0.61),反映了学生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另外,在一些细节性问题描述上,78.84%的学生对“不能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4.22±0.56)”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同情那些被非法猎捕的野生动物。
2.1.3 生态道德行为
第3个维度量表的C1~C15题调查的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平均得分为(3.47±0.50),处于“一般”水平,与生态道德意识和知识水平的平均分相比偏低,说明一些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还没有付诸行动。72.33%的学生都表示曾与家人讨论过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4.03±0.64),这反映了生态道德观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2 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第4个维度量表的D1~D23题调查的是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总体平均得分为(3.39±0.38),仅处于“一般”水平。
此维度得分排在前5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D13,3.99±0.65)。他们认为生态道德教育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益(D2,4.13±0.77),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D16,4.18±0.61),由此不难理解,为何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认为生态道德教育与他们自身密切相关(D1,4.00±0.89),并对高校应开设相关课程表示高度赞同(D5,3.97±0.91)。但生态道德教育实施情况的描述得分相对较低,如生态道德教育宣传(D20,3.08±1.18)、经常参与和生态道德有关的活动(D8,2.61±1.10)等。
2.3 学生背景对其生态道德素质的影响
分析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的背景,即性别、生源地(城镇/乡村)、年级和所就读高校这几项因素对其生态道德素质及生态道德教育水平影响,结果显示只有性别和所在年级具有显著影响。
2.3.1 性别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的各项分数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及生态道德教育水平要高于男生。男女间的思维、性格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对他们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表1)。而这一结论与他人研究结论相符:女性性格更为细心、耐心,所以更容易将环境保护中一些艰苦、琐碎的工作进行到底,如垃圾分类[3-4]。
表1 学生性别对生态道德各维度得分的影响
Tab.1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 gender on scores of ecological moral dimensions
注:*P<0.05 ;**P<0.01;***P<0.001
2.3.2 年级的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维度D与年级呈现出负相关。而且在维度D中,D3、D4、D6、D8、D10、D11、D12、D14、D15、D18、D20、D22这些关于高校生态教育水平描述的得分也并不高,均处于“一般”水平。与此相反,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生态道德素质部分的各项维度(维度A、B、C)均与年级呈现出正相关。学生的年级、学历层次越高,其生态道德知识掌握水平、生态道德意识水平和生态道德行为水平也就越高(表2)。这说明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接受生态道德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积累,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会不断提高。
表2 学生所在年级与生态道德素质各维度的Spearman相关性
Tab.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grade of students and ecological moral dimensions
注:*P<0.05 ;**P<0.01;***P<0.001
3 对策和建议
3.1 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质,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结构关系中,运用整体、开放和多样性生态思维来把握和分析[6]。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新形势下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3.2 在专业课程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可根据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增加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环境保护等课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注意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过程所涉及的科学保护理念、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传授给学生,使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3.3 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践行生态道德行为,对野生动物相关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经常性地组织学生深入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动物园等教学实践基地,培育学生与自然和野生动物间的生态情感。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组织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等社团,将社会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拯救、药用野生动物管理、动物福利、野生动物狩猎等热点问题,通过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树立生态道德观念。
[1] 王书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驻青某高校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11.
[2] 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3] 朱建春,李荣华,付少平.环境保护过程中社会性别的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882-13884.
[4]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30-35.
[5]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 姜帅.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82.
Status and Education Strateges of Ecological Moral of College Students in Wildlife-Related Major Xuan Ling Chen Hong*
Zeng Zan Chen Dongxiao
(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600 students from six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have wildlife-related disciplines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Th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ecological moral quality”among students was assessed as“good”in students majoring in wildlife-related disciplines.Average score of“ecological moral knowledge”was(3.60±0.50),that of“ecological moral awareness”was(4.15±0.62),and that of“ecological moral behaviors”was(3.47±0.50).But their requirements for“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were not fulfilled and their level of education was rated as“normal”(3.39±0.38),that indicated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need to be improved.Ecological moral quality was correlated with level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gender,and grade of students.We make recommendations here for enhancement of wildlife-related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opinions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wildlife-related disciplines.
Wildlife;College students;Ecological moral;Education
稿件运行过程
2017-05-10
修回日期:2017-06-10
发表日期:2017-08-10
G641
A
2310-1490(2017)03-51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5BC20、2572015BC2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G055);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JB1214002)
玄凌 ,女,38岁,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30344120@qq.com
*通讯作者:陈洪:E-mail:4436505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