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上最受迫害的族群

2017-11-17

新传奇 2017年38期
关键词:若开邦罗兴亚缅甸政府

地球上最受迫害的族群

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上最受迫害的少数族群”的罗兴亚人和缅甸当局的矛盾由来已久;最新一轮冲突始于今年8月底,已有约37万罗兴亚难民逃入邻国孟加拉。联合国称,罗兴亚人所遭受的对待是“典型的、教科书式的民族清洗”。

在孟加拉难民营栖身的罗兴亚人争相恐后地领取食物和水

针对缅甸境内持续延烧的罗兴亚人危机,联合国安理会9月13日召开会议并发表了一份媒体声明,要求立即停止暴力行为,恢复法制和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寻求解决难民问题的方案。

缅甸政府日前宣布,从 8月底以来,被缅甸军方标定的471个罗兴亚人村庄,目前已有176个在缅甸军方发动的“清洗行动”中被清空,34个被部分遗弃。国际移民组织则表示,在过去的两个半星期里,已有37万罗兴亚人难民逃离缅甸若开邦,涌入邻国孟加拉。难民涌入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

联合国儿基会驻孟加拉国的代表则透露,仅9月4日至10日期间,就有约22万名罗兴亚难民涌入孟加拉国,其中约 60%是儿童。更值得忧虑的是,逃亡难民中大约有1.2万名婴儿,他们的生存状况堪忧。

冲突程度为近年来最激烈

生活在缅甸西北地区若开邦北部的约110万名罗兴亚人,在以缅族人为主体、多民族并存的缅甸境内,一直被国际社会视作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

然而,在这个将佛教奉为国教的国家中,拥有自己独特文化语言、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虽然已经在此生活了几个世纪,却一直被缅甸当局视为来自孟加拉的经济移民,因此没有得到正式的公民身份。

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上最受迫害的少数族群”的罗兴亚人和缅甸当局的矛盾由来已久,缅甸政府军和罗兴亚人武装团体之间的冲突也持续多年。最新一轮冲突始于今年8月底,局势恶化后酿成了严重的人道危机。

这一轮开始于8月25日的暴力武装冲突,被认为是若开邦近五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

冲突肇始于名为“若开罗兴亚救世军”的罗兴亚激进分子,袭击了缅甸警察的一些岗哨和一所军队基地,造成12人死亡。随后缅甸军方发动反攻,造成大约400名罗兴亚人死亡。联合国难民事务机构表示,冲突爆发以来,已有大约37万罗兴亚人逃入孟加拉国。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被困在边界,孟加拉国的很多难民营已人满为患。

近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称,他已经接到大量的报告、证词和卫星图像,显示缅甸保安部队和地方民兵在进行法外处决,包括向逃亡中的罗兴亚人平民开枪,烧毁若开邦的一座座罗兴亚人村庄。国际特赦组织9月10日则指控缅甸政府军,在罗兴亚人逃离缅甸时经过的边境地区埋下多枚地雷。

丧失一切社会地位

由于复杂的历史、宗教和地缘政治原因,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人问题由来已久。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对缅甸进行殖民统治期间,为发展殖民地经济并增强对缅甸的控制力,大量鼓励孟加拉人移民缅甸西北部;而这些孟加拉移民则与当地原本的若开族发生频繁的土地兼并和经济冲突。

二次大战期间,入侵缅甸的日军扶持了一度亲日的缅甸独立军,力图使缅甸挣脱英国控制,并将其纳入日本势力范围;而英军则组织缅甸西北部的孟加拉移民——大多数为今日罗兴亚人的祖辈,组成亲英的穆斯林游击武装“孟加拉V支队”,防止日军沿缅甸入侵印度。然而,这支游击武装在日军势力淡出缅甸后,曾杀害当地信仰佛教的缅甸若开族达10万人之众。自此,缅甸佛教信众对罗兴亚人充满了仇恨。直到今天,缅甸政府仍然拒绝承认罗兴亚人是缅甸公民,称其为“外国人”。

1947年,在巴基斯坦与印度分别独立之际,罗兴亚社群的领导人还曾与巴基斯坦国父真纳联系,要求加入现为孟加拉国的东巴基斯坦,或向缅甸政府要求成立自治的穆斯林邦,但遭到缅甸政府拒绝,双方随即爆发武装冲突。此后,罗兴亚人的主要武装在缅甸军方的铁腕清剿下被镇压,但没有被彻底消灭。

在1948年缅甸脱离英国独立之后不久,联合公民权法案就通过了,这个法案界定了哪些民族可以获得公民权。罗兴亚人至今尚未获得公民权。但是法案的确也鼓励一些在缅甸生活两代及以上的家庭申请缅甸身份证。

最初,罗兴亚人根据代际条款是可以获得身份认证甚至公民身份的。在那段时期,甚至国会中也有几个罗兴亚人。然而自 1962年缅甸军事政变之后,罗兴亚人的待遇就发生了大反转。所有公民都必须具有国家登记身份证,然而罗兴亚人却只能拿到外国身份证,这就限制了他们工作和享受教育的权利。

1982年,缅甸通过了一项新的公民法,罗兴亚人自此丧失了一切社会地位。公民法明确指出,罗兴亚人不属于缅甸135个民族之一。公民法还规定了三个层级的公民身份,要想获得最基本的公民身份(归化公民),首先要证明家人在1948年之前就已经生活在缅甸,其次还要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官方语言。许多罗兴亚人都没有这项身份,因为他们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

这项法律颁布之后,罗兴亚人的许多权利都受到了限制,比如学习、工作、旅行、结婚、宗教、医疗等方面。罗兴亚人也没有投票权,即便是他们通过了公民要求,他们也必须放弃罗兴亚身份,成为最底层的“归化公民”,这样的身份也会在某些职业上给他们带来限制,比如医学、法律、政府工作,等等。人权观察组织的报告显示,缅甸政府禁止罗兴亚人在村庄中自由迁移;限制其谋生的权利;干预其从结婚到生育的私人生活;阻止他们接受教育和基本的健康服务。

“典型的、教科书式的民族清洗”

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若干地区的罗兴亚人遭到了一系列压迫和打击,导致了成百上千的罗兴亚人逃到了邻国地区,包括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在这些过程中,一些罗兴亚人遭受了强奸、严刑拷打、纵火、谋杀等暴力行为。

根据人权组织记录,自冲突爆发以来,若干地区至少有10处以上地区被战火席卷。已经有5万多人成功逃亡战区,还有数以千计的人滞留在两国交界的无人区。

今年8月底以来的新一轮冲突爆发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侯赛因称,缅甸政府军针对罗兴亚人穆斯林的行动是“残酷的军事行动”,罗兴亚人所遭受的对待是“典型的、教科书式的民族清洗”。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回答是否能将缅甸境内发生的事件称为”种族清洗”的问题时称:“当三分之一的罗兴亚人离开国家,那还怎么用别的词来描述?”

由于冲突持续扩大,孟加拉境内的罗兴亚人难民营已经人满为患,很难再容纳新涌入的难民。9月10日,孟加拉国外交部长以迄今最为严厉的措辞,谴责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进行“种族灭绝”。

据英国BBC报道,在这轮危机中,大批罗兴亚难民不仅逃往孟加拉;在孟加拉不愿长期接纳他们的情况下,还有大批难民被迫乘船南下孟加拉湾,漂泊逃往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使得东南亚周边国家都被牵涉进罗兴亚难民危机引发的外交困局之中。眼下,如何处理罗兴亚难民问题,已经成了东盟各国间非常棘手的外交课题。如何彻底解决罗兴亚人的问题,国际社会似乎很难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救助方案。

(《华夏时报》2017.9.14、《中国青年报》2015.6.15等)

猜你喜欢

若开邦罗兴亚缅甸政府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孟加拉 逃亡
孟加拉国对罗兴亚人涌入“严重关切”
孟加拉尴尬的民族
缅甸解除若开邦紧急状态
罗兴亚人是什么族群
缅甸勒令国际组织离开若开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