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正经历第四次崛起

2017-11-17

新传奇 2017年38期
关键词:全球化新加坡

中国正经历第四次崛起

被称为“新加坡国宝级学者”的王赓武曾撰文指出,中国正面临历史上第四次崛起。近日,他接受采访时重新提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动力,完全可以和2000多年前秦第一次统一中国的爆发力相提并论。对中国来说,关键是如何实现国家统一。

王赓武近数十年用功最深的是海外华人史研究,从中国文化与政治的分析出发,思考世界各地华人的认同困境与内外心理张力,进而提出可行的出路与理想

87岁的王赓武祖籍江苏泰州,1930年生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泗水。南京中央大学肄业,新加坡马来亚大学历史系毕业,伦敦大学博士。先后任吉隆坡马来亚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远东历史系主任、太平洋研究院院长,1986年起,担任十年香港大学校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东亚研究所主席。

虽已耄耋,但王赓武每年要来两三次中国,或讲学或开会。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邻国关系的有益探索

被新加坡前总统纳丹称为“新加坡国宝级学者”的王赓武说,全球化本身的性质在产生新的变化。世界的中心近几十年来逐渐从欧美向亚太移动,中国开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他认为,新加坡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加坡的全球化需要重视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他说,“新加坡的华人数量、对中国的了解以及与中国文化间的情感纽带就成了新加坡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因此,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本地华人在新加坡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也将相应地改变。

“如果中国的经济真正起飞,中国对海外华人的投资,兴趣将会减少,同时也不再多依赖。今天,整个世界似乎热衷于对华投资。总有一天,中国对本区域的发展,将扮演重大的角色。这一来,每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华人都可能成为发展本国经济的可贵资产。他们将协助每个东南亚国家在日益增长的中国经济中,取得一份利益。”1994年,王赓武曾在一篇演讲文稿中如此写道。

20年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在 2015年 3月由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里,也提到要“发挥海外侨胞……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王赓武 20年前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王赓武在同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概念很有意义,是中国跟邻国关系的有益探索。从历史角度出发,两三百年来,全球化的发展实际上是海洋势力的扩张,世界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依赖海洋运输,因此全球化的总趋势主要靠海洋。而“一带一路”另辟蹊径,是中国结合亚欧大陆几千年文明历史,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维护自身文明和发展提出的新倡议,是兼顾大陆与海洋两方面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

围绕华人华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话题,王赓武表示,对于新丝绸之路来说,当地华人可以直接投资相关项目,他们可以向他们国家的企业主以及官员提供建议和帮助。

简单说,作为忠诚和被信任的国民,他们可以成为他们所属国家政府与中国投资者、官员之间的桥梁,帮助丝绸之路的项目落地。中国企业家也可找到他们,就当地情况征询建议,并增进双方相互信任与尊重。

“中国社会主义必定衔接自身传统”

201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举行的“习近平统治下的中国新社会主义”国际论坛上,王赓武这次提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他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实际上“中国特色”的概念从严复、康有为到孙中山等,始终一脉相承,其要义就是尽可能保留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

他进一步解释,中国的民族主义代表着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他说:“中国特色意味着不失去与中华文明伟大传统的联系。”而在中国人建设的社会主义体制,“中国特色”必须清晰,必须与中国传统中汲取的教训。

最后一个传统观念,是“述而后作”,这源自于孔子对中国古代经典的态度,孔子只通过整理解释经典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不自称“创新”。

王赓武最后总结,习近平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将是承载了中国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痛苦历史,几千年的辉煌文化传承,又吸收了所有过去成功与失败经验而建成的社会主义。

他说:“个中的秘诀,就是建设强大、致力于实现古代关怀、分享等理念的国家。类似大同世界的理念,到今天还深深根植在中华文明之中。”完全整合与衔接,不能是对西方社会主义成功模式的复制或模仿。不过,“中国特色”也并非全是正面的内容,如果保留了错误的特色,“中国特色”就未必是好东西。

王赓武指出,当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台时,他继承了一个繁荣的,以海洋贸易为主的市场经济体系,但同时也是贫富悬殊,腐败问题严峻的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带回来一些最糟糕的传统,给中共执政带来危机。

王赓武分析,在中共党人眼中,实现中国的生存与维持中国的国际地位,前提是建设强大、统一的国家,而在习近平眼中,建设强大国家的前提,是建设强大、团结,不腐败与有公信力的党。他说:“更多的自由、公正、公平,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前提是要建设强大的国家。”反腐,正是习近平建党与救党的手段,至今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拥护。

那反腐之后呢?习近平要建设怎么样的社会主义?

对此,王赓武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他提出了三个中国的传统观念,来启示听众的想象。第一是变是常态,王赓武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相信人不能拒绝接受改变,必须不断为变化作准备,同时保持自身根基不变。

其次是“行而后知”,王赓武解释,从清末以至1949年中共建国以来中国领导人所有的“行”,所有的错误都是教材,让习近平有条件达到“知”——知道什么该做与不该做。习近平寻求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正是他从过去 150年的“行”

“中国正面临第四次崛起,可与秦统一中国时的爆发力相提并论”

王赓武在十多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中国正面临历史上第四次崛起。今年9月,他接受采访时再次提到了这一观点。

他表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崛起是秦汉时期,第二次是隋唐时期,关于第三次崛起充满了争议,他认为是明清时期,现在是第四次。中国的关键是要统一,一旦分裂肯定是最弱的时期。

那么,中国的第四次崛起跟以往三次相比,有什么不同?王赓武表示,目前中国的改革动力,完全可以和2000多年前秦第一次统一中国的爆发力相提并论。今天的中国还让人想起7世纪时中国的复兴。那时的中国战胜了外来入侵,吸收了外来思想,还向外国贸易和新技术打开了大门,为今天的中国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当然,世界在经历了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后已经面目全非,中国的这一次崛起与以往截然不同。那种认为中国将赶超并威胁其他大国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对中国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社会显现的问题,如何保持现行社会制度的稳定,如何实现国家统一。

这意味着,中国需要的是和平和善意。这不仅是当前的需要,而且是长期的需要。因为中国要把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带入小康生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解放日报》2017.9.18等)

猜你喜欢

全球化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新加坡的魅力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全球化陷阱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