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十九大精神传承好历史文明
——关于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7-11-17阎铁成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城墙郑州片区

□阎铁成

贯彻十九大精神传承好历史文明
——关于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阎铁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作为华夏文明核心区的郑州,既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也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当前,郑州正在推进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处理好保护和传承的关系,打造一个既回望历史又展现未来的地标性“城市会客厅”,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历史担当。

一、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应彰显3600年前世界最大国都的气派和风采

郑州商城是商王朝推翻夏王朝之后建设的第一个都城,是3600年前世界范围内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市,她的片区面积有16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在17平方公里以上。城池由三重城墙两条护城河构成,外城及护城河在今日凤凰台、二里岗、陇海铁路、一马路、老坟岗、人民公园一带,城墙和河已埋入地下。内城及护城河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的地面之上的城墙(护城河已填平修成道路)。宫城位于今日黄委会一带,城墙已埋入地下。郑州商城规划科学,布局明确。宫城为国王居住区,今日地下埋藏有大规模的宫殿建筑基址。内城是贵族居住区,已在地下发现建设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外城区域是作坊区,分布有制铜、制骨、制陶等作坊,还有商王朝举行祭祀活动后的青铜器窖藏坑。商城内出土有中国最早的青铜重器、最早的黄金饰品、最早的瓷器、最早的货币、最早的朱书文字等。郑州商城的规模和内涵是洛阳二里头遗址(规模没有郑州商城大,没有发现地面城墙)、安阳殷墟遗址(时代比郑州商城晚,没有发现城墙)无法比拟的。因此,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展示应当充分体现王都的气派和风采。

1.应将城墙的保护和展示作为重中之重

郑州商城内城墙绝大部分还屹立在地面以上,这是目前仍屹立在地面之上的中国最早的都城城墙,也是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最壮观的看点。西安、洛阳能看到的是汉城墙,比郑州晚了1500年。北京能看到的是元城墙,比郑州晚了3000年,南京、开封看到的是明清城墙,比郑州晚了3200年。因此,应通过这次整治尽可能恢复郑州商城墙原有的雄伟面貌。第一,要对现有城墙进行覆土保护,增强可视性效果。前几年,我们在内城墙南城墙西段、东城墙南段做过一些覆土保护工作,效果是好的,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们也是充分肯定的。对剩余的还存在地面以上的城墙也要做好覆土保护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商代现存城墙,还可以彰显连续使用了3600年的郑州商城的高大雄伟的气魄。第二,对这次新拆出来的城墙要用复原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显示商城的原真性。第三,拆除城东路以西至东城墙之间的现有建筑,使东城墙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个区域拆迁量不大,好操作,拆出来之后可与南城墙形成一道雄伟壮观的城墙风景带。第四,在现存城墙外侧尽可能留足空间,没有空间和距离是体现不出都城城墙的气派的,因此,城东路与东城墙之间、熊儿河与南城墙之间都应清空,形成广阔的绿地。第五,将埋在地下的外城墙、宫城墙、护城河以石碑或建筑小品的形式标示出来,使人们清晰地看到郑州商城的宏大规模和布局。

2.保护好宫殿区,使其成为商都历史文化区的亮点

宫殿区是商王朝国王居住区,地下遗存丰富多彩,有宫殿基址、石砌输水管道、大型蓄水池、祭祀遗址、人头骨坑等,最能反映商城的核心价值,因此,应尽量扩大黄委会拆迁范围,揭露更多的地下遗存,积极汲取国内外城市大遗址保护和展示的成功经验,本着大气、震撼、精品的原则,打造成人们认识了解商王朝文明的窗口。

3.有重点地恢复一些遗址展示

郑州商城发现很多地下各类遗址,这是展示商代文明成就的重要载体,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且展示条件具备的遗址恢复发掘原貌,如商代宫殿遗址、内城东南城角外的青铜器窖藏坑、十四中学的制陶作坊遗址、南关外的制铜作坊遗址、黄委会的祭祀遗址等,让人们领略郑州商城丰富的文明内涵。

二、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应彰显郑州的作为中国建城历史最长城市的风采

现有的考古材料证明,自商王朝在今日的郑州中心城区建城后,3600年来,郑州城址未移,生生不息,至今仍为繁华都市,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是孤例。西安中心城区建城是在公元6世纪的隋代。洛阳中心城区建城是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但在东汉时城市迁到了偃师,隋唐时才迁回中心城区。北京中心城区建城据说是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但至今未发现城址,能够确认其建城时间的是公元10世纪的辽代。开封中心城区建城,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魏国。南京中心城区建城,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越国。杭州中心城区建城,是在公元6世纪的南越国。安阳虽然在中心城区的边缘发现殷墟,但至今未发现城墙。因此,郑州在中国现今的334个地级城市中,是建城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承载了中国3600年不间断的城市发展史。如今,我们从城墙断面上,从地下考古的地层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连续不断的历史文化遗存,这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比拟的。因此,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建设应体现出其3600年的中国城市发展史,其文化街区建筑风格不拘泥于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朝代 (如西安洛阳的唐风、开封的宋韵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片区建造自商代到明清各个时代的历史建筑,使郑州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建筑展示区,这是其他城市无法做到的,这也正是郑州城市文化的特色所在。

1.在东南片区以商都博物院为核心建设以商代建筑元素为特色的街区。和这里的城墙、博物院等组成商代文化片区,展现中国建筑开创时期的风采。

2.在汉代城墙一带建设汉代陶楼风格的汉代街区,展现中国建筑形成时期的风采。

3.在夕阳楼片区建设唐宋风格的园林文化区,展现中国建筑走向辉煌时期的风采。

4.在城隍庙、清真寺、文庙一带建设明清建筑风格的文化街区,使郑州市内仅存的这些古代建筑连为一体,形成规模文化片区。

5.在德化街一带建设、恢复被拆掉的中西文化相结合的建筑,再现近代郑州街区风貌。

以上历史建筑的复建应以历史建筑研究成果为依据,请国内古建大家规划和设计,严格根据原规格、原材料等进行原真性复建,成为所在时代的建筑标本,成为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载体。

三、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应充分展现郑州厚重的历史印记

3600年的建城史,使郑州成为中国历史演绎的大舞台,一幕幕大戏精彩纷呈,书写了中国历史。黄帝在这里肇造中华伟业;夏、商、周在这里奠定今日中国基础;刘邦在这里战败项羽后逐渐夺得大汉江山;李世民自幼随父生活在郑州,后又在这里歼灭窦建德,获少林僧兵相助夺下洛阳城创立大唐盛世。这里诞生了黄帝、夏禹、商汤、子产、管子、列子、韩非、申子、邓析、郑国、苏秦、陈胜、张良、桑弘羊、潘安、稽含、李颀、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李诫、王德用、周必大、史可法、沙元春等政治天才、思想大家、科学巨擘、文学大师、爱国英雄。这里还留下了周公、孔子、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李白、王维、司马光、范仲淹、苏轼、欧阳修、郭守敬、关汉卿等古代英才的足迹。这些人物个个都有国人耳熟能详的精彩故事。可惜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这些对中国历史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当年在郑州的历史印记在今日郑州已见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使得人们认为郑州是一个没有历史底蕴的城市。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建设是一个恢复历史记忆的极好机会,应通过这次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建设,将郑州的历史故事和人物“镶嵌”进街区,留下印记,传承给后人。今天我们建设一些纪念建筑,百年之后就是文物,国内其他城市现存的历史建筑和名人墓祠无不是后人建造留存下来的。因此,特别建议在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中恢复建设一批历史景点。

1.对诞生在郑州的重要历史名人择其影响巨大的如黄帝、夏禹、商汤、子产、韩非、列子、李商隐、刘禹锡、李诫、王德用、史可法、沙元春等建立故里纪念馆、祠或铜像广场,对其他诞生在郑州的历史名人集中设郑州名人堂,激励后人。

2.对与郑州有重要关系的中国历史名人考其踪迹,以广场和碑刻的形式记其事迹,追忆千年往事,与今人互动。如在苏轼兄弟相别处建设苏轼纪念亭,在宋真宗御碑处恢复建设晋王庙,在紫荆山公园建立中餐鼻祖伊尹碑亭等。

3.恢复夕阳楼(李商隐曾登临作诗)、郑州驿(刘禹锡曾为之作记)、开元寺塔、郑州州衙、天中书院、关岳庙等郑州历史上的标志建筑。

4.建立郑州工匠馆,将创造发明于郑州的丝绸纺织、青铜铸造、陶瓷烧制、文字修炼、黄金雕饰、历法创制等陈展于世,使国人了解郑州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也增强郑州人的自豪感。

5.建设不同功能、不同内涵的文化片区。在书院街一带建设以静雅为主的书院、书店、文化创意研发片区。在城隍庙、文庙一带建设以游购乐为主的民俗文化片区。在清真寺一带建设以特色小吃为主的饮食文化片区。在前后阜民里一带建设以景观为主的园囿文化片区。在德化街一带建设以中外建筑文化为特色的风情购物片区。

四、郑州中心城区建筑色系和符号应以黄土色系和青铜元素为特色

近年来,全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失去特色,引起国人深深忧虑。大家都在呼唤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建设具有独自特点的城市风貌。传承历史文化不是简单复古,不是搞满城古代建筑,而是提取历史建筑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西安的新唐风建筑、洛阳的大遗址保护建筑、开封的宋格调恢复等都是寻求城市自己风格的可贵探索。郑州的历史建筑元素是什么?我认为,一是黄土色调。郑州是中华民族的奠基地,这里有赖以生存的黄土地,因此,源于郑州的中华民族和文明的代表色就是黄色,她代表贵气、代表明媚、代表祥和。北京社稷坛中的五色土中黄土即位居中央。有鉴于此,建议郑州城市建筑以土黄色为主色调,可以更好体现郑州赖以生存的自然和文化特质,可以更好地体现郑州和中华民族的高贵气质。二是青铜元素。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青铜文明,而这一过程是在郑州实现的。因此,青铜文明最能贴切反映郑州的历史成就。土黄色与青铜色也是最般配的色配,在城市建筑土黄色系的背景下,以青铜色做点缀和装饰可以尽显郑州城市的贵族气质。三是郑州是“中”文化的发源地,建筑应方正大气,体现中轴对称的特点。

五、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请大师设计和一流团队建设

这次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是郑州城市发展史上的浓重一笔,建好后毫无疑问将传承又一个千年。因此,怎样给后人留下一组好的建筑作品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的规划设计,一定要请大师操作,此外,建筑也要请一流团队承建,做到设计要美,材料要精,加工要细,建造要工,只有这样才能给后人留下不朽的作品。

(作者单位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 孟昭勇]

猜你喜欢

城墙郑州片区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郑州外国语学校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