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新闻采访及写作要点分析
2017-11-16白云磊
摘 要:经济新闻是人们最为愿意接受且关注度较高的新闻类型,农村经济题材更是一座新闻“富矿”。但由于一些新闻工作者采访不深入,写作功底不扎实等采访、写作方面的问题,农村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给广大农民朋友设置了一道阅读障碍。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经济新闻采访及写作的要点,希望可以为相关新闻从业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闻工作者;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经济学是一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从事农村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采访、写作技能之外,还要大量研读各类经济学著作、期刊,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在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中,才能根据农村受众的信息接受需求,提供令其满意且有用的新闻报道,让农村经济新闻这座“富矿”更有传播价值和意义。
1农村经济新闻采访要点
1.1做好采访前案头工作
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农村经济新闻采访更是如此。一方面,记者下农村采访,不比在城里方便,十分耗时耗力,经常是坐了半天车才赶到采访地点。如果到了现场,因为案头工作准备不足,导致采访不深入,回来写稿时,想补充采访则难度较大。因此,从时间成本上来看,记者在采写农村经济新闻的稿件前,应该提前列好一个采访提纲,即使因为时间紧张,也应对采访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加强日常充电,搞懂农村市场,一亩小麦一季收成多少,猪饲料现在的行情怎样……只有熟悉农村,了解农民,懂得农村市场,这才是确保农村经济报道有深度思想的首要条件[1]。
笔者曾因此受益良多。2016年春节前,笔者所供职的单位布置了新年“十大猜想”新闻策划的任务,本人的选题确定为金融扶贫。大选题、小切口,结合平时的采访实践,笔者以信用村为切入点,采访前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带着一系列问题,深入到贫困户家采访,经过两天走访,写出了《信用村里好脱贫》的深度报道。这篇稿件将金融扶贫这一大切口的新闻题材用细节、人物故事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得到了报社同仁和读者的认可。
1.2学会与被采访者沟通
在农村采访,要学会懂得运用农民的语言进行沟通。广大农民是质朴的,只要用心倾听,解答了他们的困惑,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十分愿意和记者交流。但是,尽管有的记者下到了农村,却不做深人调查,流于走马观花,也不会捕取新闻亮点,更寻找不到深层研究的切入点。
对于农村受众而言,经常会听到“什么感想”之类的“假”、“空”、“大”的提问,同时这一些提问本身就很难回答,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问题主体,经常问道最后记者本人都是云里雾里。作为从事农村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要尽量使用农民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和提问方式。比如,如果记者是当地人,最好用当地的方言,如此以来,不仅沟通顺畅了,而且拉近了与农民朋友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农村采访,经常会遇到答非所问,有时候可能会偏离采访主题,作为一个敬业的记者,不要怕采访对象啰嗦,要耐心倾听,消除采访对象心中的疑惑,才有利于进一步深入采访。同时,有些反馈来的讯息,蕴含了新闻点,这个时候记者要抓住,一些大新闻往往都是在“闲聊”中找到的。同时,记者还要学会对被采访对象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零碎信息有机的整合起来。
1.3多用启发式或引导式提问
每个被采访对象心中都有一本“经济账”,要想算好这本账,需要记者多用启发式或引导式提问。其实,对于很多农民朋友来说,搞种养殖,开家庭农场,办乡镇企业……他们往往是做得好说不出。所以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当确保问题本身不要过于直接,答案也不要过于单一,应当尽量应用启发式、引导式的问题,引导被采访者回忆事件的整个过程。在采访的过程中,提问需要循序渐进,让被采访者平心静气地回应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这需要记者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过于急切地质问答案,否则很容易导致被访者形成心理抵触情绪,不利于后续信息的收集。总之,要想采访好农村经济新闻,归根结底还是要求记者作风更实一些,离群众更近一些,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2]
2农村经济新闻写作要点
为了不断提升农村经济新闻的宣传作用,有必要对记者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2.1广泛涉猎经济新闻,全面提升写作水平
作为一名农村经济新闻的从业者,不仅要有出色采访,还要通过精彩的写作,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对此,记者需要对各种优秀的财经新闻进行阅读、学习,分析新闻写作方式方法,提高自我的新闻专业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文章的框架和结构,看看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如何切入,如何将一篇宏大叙事写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多看多思多想,才能够让记者熟悉国家农村经济的大政方针,才能在写作中站在更高的角度,从中提炼升华。笔者几乎每天都要看农村经济类的报纸、微信,遇到农村经济新闻常见的题材,笔者会仔细分析这篇文章的架构、思路,对一些精辟的分析,出彩的语句,一一记录下来,经过思考加工,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这一点屡试不爽。
2.2掌握经济知识,用理论“武装”实践
农村经济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不同,其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经济术语较多,受众人群接受能力偏弱。对于从事农村经济新闻的记者而言,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理解与表达能力,确保自己可以从专业的角度上对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需要有经济语言的驾驭能力,能够准确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读得懂,让新闻报道的传播更加有效。
但是,我们应该谨慎选择数据,仔细运用数据,高水平的记者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 [2]。一些必须要用的数据,最好也不用缩写的方式。如CPI,贷款余额等专业性词汇,最好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来进行表达。
3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新闻在采访和寫作技巧的培训上,是一个长期坚持递进性的成长过程。一方面,新闻从业者需要结合农村经济新闻的特点,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融会贯通相关经济学知识,将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让读者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郭天顺.“深度”从何而来—农村经济报道采写体会[J].记者摇篮,2015(4).
[2]崔全胜.在“走转改”中提升农村经济报道水平[J].新闻世界,2013(10).
[3]邓涛.将经济新闻写得更易读[J].新闻与写作,2008(4).
作者简介:
白云磊(1987.3.8—),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大学本科,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