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俗端午节浅析

2017-11-16徐育哲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粽子民俗

徐育哲

摘 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最早记载于先秦典籍《夏小正》中。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本文将分别整理罗列现有资料记载的端午节由来。一个节日必然伴随着与之相配套的节日民俗,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如龙舟竞渡、熏艾沐浴、食粽子等民俗传统,其记录的端午民俗形态也较为完备。传统节日文化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些民风民俗事项都表现出中华民族祈福平安的价值取向、尊亲敬祖的本源理念以及忠义有节的高尚情怀,从而体现了先民的传统价值旨趣。

本文主在概述端午节的来源和发展演变下,总结端午节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精神。着重于不同地区的端午传统民俗,分析各个地域由于地理气候因素和传统民风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民俗文化。

关键词:端午节;传统民俗;地域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之一,历经千年传承,在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下,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2009年9月30日,我国的端午节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被正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作为中国首个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传统节日,它的影响力十分深远。

一、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史书典籍众说纷纭,至今仍无确定结论。就史料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天中节”、“龙船节”、“地腊节”等,时间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有与之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在这些传说和故事中,我们至今仍能看出一些节日的起源和风俗,关于端午节的民俗当然也有着相对应的传说与之解释。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结合现有的资料记载,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

楚怀王时期屈原遭人诬陷被流放异地,在楚国都城郢都陷落后悲愤异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之际抱石绝投汨罗江而逝,后人感其忠义,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于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龙舟竞渡、投粽入江等活动。《续齐谐记》:“屈原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1]唐诗《端午》亦有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是直臣冤”[2]纪念屈原是百姓中流传度最广的一种说法,但在早期对端午有记载的书籍文献中皆未提及屈原,所以端午节源于屈原并非该节最开始的文化形态。

(二)为纪念介子推

据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颠沛流离,在生活十分困苦之际,介子推将自己腿上的肉忍痛割下给重耳吃。等重耳重登王位后论功行赏当初随他流亡的大臣,却忘了介子推,随后重耳追悔莫及,亲自寻访。但介子推无心为官,重耳被逼无奈之际听从属下建议,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给逼出来,谁知他竟然抱着大树被活活烧死了。《琴操》曰:“介子绥割股啖重耳。重耳后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歌感之,不肯出,文公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3]这种说法虽也流传甚广,但与现今端午节民俗形态相差较大,我国各地端午节虽纪念方式各有差异,但大部分固有的民俗传统,如竞渡、食粽子、熏艾等,在各地仍有体现,而纪念介子推的说法难以体现普遍民俗传统,因此仅仅凭借传说就认定端午节是为纪念介子推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三)源于纪念伍子胥

这一说法流传于江西浙江一带。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在他离开楚国之前,其家族一直为楚王室效力,后因政治纠纷,其父亲兄弟为楚王所杀,伍子胥在流离之际投奔吴国,并受到吴王阖闾重用,阖闾去世之后,夫差继位。在一次战役中吴军士气高涨,大败越国,此时越王勾践请和,而伍子胥认为应彻底消灭越国,因为此事他受到吴国大宰谗言陷害,被吴王赐死并投于江中,后人为纪念他称其为涛神,并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仪式纪念他。这种说法表现了江浙人民对伍子胥的尊崇和追忆,但将其归为端午节的起源并不合理。

(四)纪念孝女曹娥

这是端午节起源说法传说中唯一涉及到的女性,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上虞人。其父溺于江中,却数日不见尸,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哭泣, 并在五月五日投江而死。因感其孝道,三国时期的邯郸淳曾作《曹娥碑》颂扬她道:“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4]这则材料记录的时间为农历五月,后比附于端午节。

以上这些说法都是以人物为纪念对象,都跟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有关,并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民众的求善心理,不同的地域所附会的历史人物也不同,虽然表达的情感都是具有正面意义导向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端午节源于纪念人物这些说法并不可信,其中部分端午风俗是该地的特色传统,并非因为端午节而特别设立。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端午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这些传说并非全无益处,在宣扬了忠君爱国等思想的情况下还增添了文化的多样性。

(五)源自古越民族图腾

图腾在我国古代民间具有重要地位,而端午节源于古越民族图腾这种说法曾先后被多次考证过,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曾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5]中提出。他经由古籍考察认为,吴越人民有断发纹身竞渡的习俗。由于吴越地区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地势和气候造成常年受到水旱之灾以及虫害瘟疫的危险,当地人民深受其害,便把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希望能得其庇佑,使得每年风調雨顺。于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米饭放入竹筒或用竹叶包裹起来投入水中,希望龙能感其诚意庇护该地区,当地的青壮年男子还赤裸上身击鼓竞渡。

以上所有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均有待商榷,就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来说,有文献可考的端午节由来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6]中论证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竞渡、吃粽子均与屈原无关,并援引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中所提出的观点,从而得出端午节起源于夏至的结论,而夏至这个说法目前被学术界普遍接受。

二、端午节的民俗传统与地域性表现

不同节日的时间和表现形式都各有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传统节日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活的。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仪式和礼仪,这种带有民族情绪的节日连接着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其中包含了“家庭情结”“敬祖意识”,“怀旧心理”和“报本概念”,这些情感无一不表达了对故乡土地、亲人祖国的感情,同时也从深度的层面唤起了记忆中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中国人民求安祈福的价值观,忠诚和爱国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的传统价值旨趣。

(一)端午节的传统民俗

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都是基于古代的原始信仰,而今天这种信念已经消失在了现代人的头脑中,但许多端午的习俗,因为仍然保留了遗迹,成为了古老的符号节日和纪念性的事物。他们的意义实际变为追求幸福的生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端午节正值春末夏初之时,而这些端午习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现今的民俗传承情况,我们把端午节的民俗传统分为四部分,分别为:采药、避邪、竞渡、食粽子。

1.采药

端午节的采药祛病活动在农历五月,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各类毒虫滋生。受气候影响,降水较多,空气潮湿,乍暖还寒之际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造成瘟疫的蔓延。所以,端午节传统的采药风俗与强身健体密切相关。《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曰:“此月畜药,以蠲除毒气也”[7]《养生要集》曰:“朮味苦,性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可采之”端午节又称“浴兰节”[8],《大戴礼记》记载端午习俗道“畜兰,为沐浴也。”[9]古人称在兰草蒸煮过的水中沐浴祛污为“浴兰”。晋·习凿齿《与褚常侍书》中与友人谈到端午节时的习俗曾说:“想往昔与足下及至江州,五月五日共澡浴戏处,追寻宿眷,仿佛玉仪,心实悲矣。”[10]苏轼《少年游》也言端午节“兰条荐浴,菖花酿酒。”[11]可见端午浴兰由来已久。把兰草煮烂,以其水泡澡是我国古时人民常用的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水本身就有一种清洁身心的作用,而兰草在我国民间群众看来有神奇的药用功能。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兰草》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12]在水中加上兰草,更增强了“祓除不祥”的净化功能,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兰泽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13]

端午悬艾人于门户的风俗后世一直沿袭下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14]人们还将艾草编成虎形,或用彩绸剪为小虎形,帖上艾叶,佩于胸前,未出嫁的女子将其簪于发间,或把它作为钗头,称为艾虎,是端午节重要的饰物,宋周紫芝《永遇乐》:“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15]为什么将艾草编为虎形?关于这一点,东汉的应劭曾在《风俗通义》卷八中解释道:“虎者,为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16]人们还将菖蒲的根茎刻成许多具体的形象,如剑等,在端午节时和艾虎一起悬挂在门上避邪。

从养生的角度看,人们在五月采药畜药、用兰汤沐浴。大搞个人卫生。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保健防病。而端午悬艾和菖蒲则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农历五月,正值降雨频繁时节,空气潮湿,此时细菌繁殖较快,人容易感染疾病,而人们发现艾草和菖蒲的特性——均具有气味浓烈的挥发性芳香,于是将其悬挂于门上或者插于发间,便可减轻或消除难闻的异味,净化空气,杀灭细菌,对身体和居住环境有益。

2.辟邪

端午节的辟邪活动据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17]夏至前后,暑毒盛行,邪气侵入人体,容易导致各种疾病,使人们感到生存的艰难。为了平安顺利地度过这个难熬的恶月,我国古代人们想了许多的办法保健安康、驱除邪气。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市肆间以尺幅纸盖以朱印,或绘钟馗之像,或绘五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争相购,粘之中门,以避祟恶”[18]这大概直接传承了汉代的朱索五色印,其目的是为了驱逐作祟的五毒。其中天师镇宅图中的蜘蛛、蜥蜴、蛇、蟾蜍、蜈蚣就是民间所谓的“五毒”,据说五月份是五毒开始活动的时间,很多疫病都是由它们带来,为了消灭这些毒物,人们常用红纸将“五毒”剪成剪纸,贴在门、窗、墙、炕上,有的还剪成装着五毒的葫芦图案,意为镇邪之物——葫芦已把五毒给镇住。根据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说法,五毒中的任何一种毒虫都与另一种相克,所以悬挂或佩带五毒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避开其他毒虫的侵害,起到保护作用。

饮雄黄酒也是民间辟邪的一种习俗。自唐代以来,饮菖蒲酒、雄黄酒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端午节的常见习俗。雄黄,又名鸡冠石。《燕京岁时记》说,每到五月,“自初一日起,取雄黄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据说这样可以防止毒虫叮咬,起到消毒解痒的作用。”[19]

系丝避瘟,是端午的又一民俗,《续齐谐记》中认为民众在端午节将五颜六色的彩带系在各地是想将水中盗食屈原祭品的蛟龙吓退,据说汉代建武年间,有个叫区回的人见到了屈原,屈原告诉他:“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20]由于前述端午直接源于夏至,其节俗与屈原并无关系,因而系五彩丝以吓退蛟龙的说法并不可靠。唐代,皇帝还经常在端午节向臣子赐赤符、朱索以示恩宠,窦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21]史浩《卜算子》词中描绘他眼中的端午节的女性是:“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22]杨无咎《齐天乐》在词中则用“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23]形容端午节时民间女子的时兴着装。端午节小孩子佩戴香囊,具说可以避邪驱瘟,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通常会在香囊里面放入香料、碎雄黄、朱砂等物,散发着浓浓香味的香囊用丝绸包住,用五颜六色的彩线将其缠住,并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结索,这种香囊不仅外观异常好看,也有驱虫防疫的功效,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以看出,五月五日杀虫灭毒,避邪驱毒,这是与自然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

3.竞渡活动

每年在汨罗江畔,每逢端午佳节,人民群众都穿着节日的新装,家家户户呼朋唤友来到江边,观看竞渡。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描绘过龙舟竞渡时的场面,“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24]

但竞渡活动也不是汉民族独有的,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保持着赛龙舟的活动,时间各异,如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廿五至廿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的胜利和祈祷秋天的大丰收。另外在南方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也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赛龙舟活动。因此,这种民间竞渡“送瘟病”的说法有可能是端午节正式形成后才被人们附会上去的。另一种说法认为竞渡起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训练水兵,隋杜公瞻注引《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25]但竞渡是否与端午节有必然的联系还是有疑问。张伦笃、黄靖中《竞渡、龙舟与龙舟竞渡》一文认为,“竞渡是一种娱乐,一种游戏”[26]“可以独立地、不受他人、别人集团影响而产生。越地是如此,楚地也如此,黄河流域和云贵高原湖泊地区亦复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游戏性竞渡(一种没有固定时间、地点、目的,没有成为惯例的活动)并非只能在中华民族生活的这块土地上产生。即凡早期人类居住的水网区,都是孕育游戏性竞渡的场所”[27]结合文献资料提供的信息,这一看法应该更贴近历史事实。

4.食粽子

粽子,古时称之为“角黍”,是因为粽子的形状像角。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西晋周处的《风士记》,书中有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8]南朝梁文学家吴钧《续齐偕记》记载:“屈原投汨罗而死,楚人甚哀,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29]于是后人相袭成俗,可见人们对屈原忠义之心的敬仰。粽子的起源说法也有很多,现在学界普遍认同的便是“包烹”这种说法。据说我们的远古先祖在发现用火烹食时,为了使食物适口,则用树叶将食物包裹放在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这大概就是粽子的雏形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群众逐渐用粽子这一物事代替角黍,将其原材料由之前的黍米改为现今的大米,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说文解字》曰:“糉,芦叶裹米也,从米声。”[30]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道:“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今近世多用糯米矣。”[31]据文献资料显示,粽子的起源说法很多,但都与当地的传统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今为止,每逢端午节,我国民间群众都会制作各式各样的粽子,其不仅种类繁多,更是色香味俱全。从馅料看,北方粽子多为红枣陷、豆沙陷,多为甜味;南方则有豆沙陷、鲜肉陷、火腿陷、蛋黄陷,基本以味,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享誉全国。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千百年以来,在我国经久不衰,且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

(二)端午民俗的地域性表现

1.北方习俗

北方的习俗自古以来传承性都较好,有些端午节习俗一直沿用至今。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民众纷纷奔走相告,一起去土谷祠祭祀,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各地区在端午时节都有驱虫害的传统,北方地区也不例外,在过去的时候,北方曾流行一种“引龙回”的习俗,就是洒石灰在地上,从家门口一直沿路洒到卧室、厨房,在最后还特别要沿着家里装满水的水缸洒一圈,据说这种做法可以祛除百虫。对于北方的一些地区,比如北京,农历五月初五不仅仅是端午节,最为特别的是这一天也是“女兒节”[32]。由于北方的北京等地区没有大面积的水域,所以无法像南方一样普遍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虽然没有赛龙舟,但取而代之的一是外出“耍青”的习俗。二是“绒花簪头”[33]。北方地区,特别是老北京人有戴头花的习惯,据地方志记载,北京的崇文门外的花市上,整条街上都有卖绢花、绒花、纸花、通草花等摊贩。端午时节,未出嫁的女子头簪绒花,成为旧京风俗的一道靓丽风景。三是身佩葫芦。这种葫芦是为端午节特质的,很有新意。手工艺者先将棉花团子扭攒在一起,然后转成筷子头大小形状的细腰小葫芦,在小葫芦的外面缠上一圈五彩丝绒线,用彩丝线将若干个小葫芦穿起来,钉在女孩子的衣服上,据说这样可以驱瘟避邪,小粽子、小香包等小挂件也具有同样的祈福效果。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北方端午节具有宗教仪式性强、节日气氛浓厚、娱乐性强等特征。

2.西南习俗

端午节,在我国西南地区流行着一种称之为“打李子”风俗,据地方志记载,在端午节那天,民众会携带很多李子到城东南角城楼处对打,这种以打闹形式实则寄托寓意的民俗做法在古时并不少见。据说这种做法可以强身健体,消灾驱难。而在农历五月初五,四川小凉山彝族人则会呼朋唤友地一起进山采集草药,草药可以用来防病治病。仫佬族则抬着纸船到田间,族中主管祭祀的巫师巡船,驱赶害虫,祈求上天保佑庄稼禾苗快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乡,每逢农历五月初四初五,这里的白马藏族人会以举办“采花节”的形式来庆祝端午节,“采花节”分“抢水”、“采花”和“祝福”三个部分。在“抢水”活动开始之后,与白马藏族歌舞相结合的“采花”和“祝福”活动则是各个村落不分男女老少联合起来进行的。如今,“采花节”已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已经演变成融文化、经济、旅游、体育、宗教、民俗为一体的民间狂欢和节日盛会。汉族赛龙舟从祭龙神向纪念英雄人物转变;苗族赛龙舟主要是为祭祀神灵和先祖。受汉族龙文化影响,傣族赛龙舟时允许女性参加,赛前需焚香杀鸡以祭师,以糯米祭龙,男女老少相互泼水狂欢,极具本地化民族色彩。

综上所述,而今我们南北都流行端午节吃粽子,我国有江河湖泊的地方多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甚至北方有些地区也挖人工湖,也要进行赛龙舟活动。为强身健体、祛病避害,有些地方食“五黄”,即黄瓜、黄豆芽、黄鱼、黄鳝和雄黄酒。

文化人类学把人类社会看作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以整体性视角研究整个人类社会。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我国各地端午节的差异实际上是这个节日为适应各个地区的社会综合环境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复合体,这也体现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非洲裔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的“文化复合体”或“特质复合体”理论认为,文化特质的分布状态在彼此关联中存在,并不是任意分布的。乡土节日空间是独特的拥有公共产权的文化现象,是周期性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体演练也是民间自组织能力的周期性活动载体,是村落结构的自然边界、物候秩序、民间社会组织、无形公共产权共同构筑的文化复合体。

参考文献:

[1]朱林宝.《中华文化典籍指要》[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2]《唐诗新选》[M].秦似主编,2001.

[3](汉)蔡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4][14][22]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

[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全十二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2.

[6]刘德谦《文史知识》[M].1983.

[7](唐)歐阳询《艺文类聚》[M].中华书局,1979.

[8]《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下)》[M].王瑞祥主编,2009.

[9](清)孔广森著《中华再造善本》[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10]《湖北地方古文献研究》[M].林久贵编,2009.

[11]余冠英等.《唐宋八大家全集·苏轼集》(上)[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12]李时珍著.紫图绘编《图解本草纲目》[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刘焕.沙元炳等纂《中国地方志集成》[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5](宋)孟元老著;高嘉敏编著,合肥:黄山书社,2016.

[16]赵青撰.《嘉兴历代才女诗文徵略中》[M].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4.

[17](汉)应劭撰.王利器注.《风俗通译》[M].中华书局,1981.

[18]唐长孺著.《武汉大学百年名典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19][20][21](清)富察敦崇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23](宋)李昉.《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1960.

[24]全唐诗第4册卷216-卷27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25]傅经顺著.《唐宋文学欣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26]韩广泽.李岩龄著《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M].1992.

[27]林音等注析.《传统文化经典读本》[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8]欧清煜编《中华龙文化词典》[M].中华书局,2002.

[29]赤峰学院学报[N].2010年7月第31卷第7期.

[30]邱德仑.《宋代宫廷水秋千的民间传承》[J].江苏地方志,2014.

[31]《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N].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32]《中国地方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上)》[M].数目文献出版社,1991.

[33]许慎撰《注音版说文解字(东汉)》[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猜你喜欢

粽子民俗
走一走 请你走出这个粽子迷宫吧。
寻梦江南春 热闹的民俗节日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端午节,粽子香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