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解剖技术探究
2017-11-16刘鑫
摘 要:虚拟解剖技术,利用影像学的相关技术获取尸体表面及内部的影像学信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验技术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法医学解剖技术来说,它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因此,在侦破案件时,应综合考虑,将虚拟解剖技术和传统的法医学鉴定手段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虚拟解剖技术;优势;劣势
“虚拟解剖”(virtual autopsy,virtopsy),是指利用影像学的相关技术,如表面扫描、X射线、磁共振等方法,来获取尸体表面及尸体内部的详细的影像学相关信息,从而来构建人体器官组织的图像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验技术方法,用无创或微创的方法来取代传统的使用解剖刀或剪刀的尸体检验方法。虚拟解剖可以较为客观准确的反映出尸体的骨折情况,软组织、创道、器官等的损伤情况,从而推断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为法医学的鉴定提供线索和证据。
虚拟解剖技术,它是法医学、现代影像学、诊断性影像学、磁共振波谱学、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远程通信、生物力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应用的技术理论体系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面扫描技术、微观放射线扫描技术以及体素扫描成像技术等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1]。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它是以X射线从多个方向沿着头部某一选定断层层面进行照射,测定透过的X射线量,数字化后经过计算机算出该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技术。而核磁共振(MRI),是指核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核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众所周知,传统的法医学解剖,都需要对尸体进行破坏性的取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传统的法医学解剖无论是在宗教伦理还是人文关怀方面,都存在着让遇难人家属难以接受的困境,从而造成了诸如尸检率降低,尸检相关材料的复核困难,原始资料无法很好的保存等诸多问题。而虚拟解剖的出现,适时的弥补了这些缺憾。虚拟解剖相较于传统的法医学解剖技术来说,具有许多的优势,如:
(1)无创(微创)性和原位性。这对在某些法律、宗教、文化等禁止侵害身体的情况下,提供了可选择的检查方法。
(2)保存性。虚拟解剖所形成的三维图像资料,可以通过图片和数据的形式长期保存。
(3)客观性。对于传统法医解剖来说,对解剖结果的判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虚拟解剖则生成客观的图像照片。
(4)科学性。虚拟解剖技术可以精确的反应出器官病变或者损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等等。
(5)可重复性。虚拟解剖可以重复多次的进行。
(6)便捷性。虚拟解剖大大提高了法医学的鉴定效能[2]。
虚拟解剖技术在损伤鉴定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颅脑损伤、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枪弹伤、高坠伤、交通伤以及其他损伤方面进行。其中,利用MSCT,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可以检测骨质损伤、骨骼的损伤、软组织损伤、出血、体内气体等一系列的损伤情况,能够反映出尸体解剖中难以发现或者是较难观察的骨折等,并且对于深度、潜在危险性甚至致死性的创道也有着极高的检出率。
在机械性窒息方面,虚拟解剖技术则可以利用MSCT技术检测出阻塞试管的食物,从而为由食物导致上呼吸道梗阻而引起的机械性窒息案件提供线索。
在溺水案件中,虚拟解剖相比较于传统的解剖检验来说,具有[3]:
(1)能更直观的表现各个器官的生理病理性变化,尤其是呼吸系统;
(2)在判定支气管痉挛方面比传统的检验方法更为准确;
(3)不需要破坏尸体就可以判定相应的结果;
(4)检验资料更为客观、更容易保存。
在高低温死亡案件中,MSCT和MRI也被用于检验低温、碳化等特殊的尸体。研究发现,MSCT和MRI可以显示出烧伤案件中的人体的损伤反应情况,也可以显示出低温致死案件中形态多变的、非特异性的损伤形态。
综上所述,虚拟解剖可以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的法医学鉴定。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虚拟解剖技术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1)在物资和人员配备上消耗较大。虚拟解剖技术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而且其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臨床上的影像学设备的检验并不能成为检验某些疾病的“金标准”,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3)虚拟解剖技术不能提供细胞分子水平的相关信息;
(4)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虚拟解剖技术所依赖的数字图像,存在着可以更改伪造的问题。
因此,虚拟解剖并不能完全代替尸体的解剖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我们在进行相关的案件侦破时,要将虚拟解剖和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一系列的其它法医学鉴定手段相结合,以求更快更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忆久.虚拟解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4.30(5).360-365.
[2]沈春宇,陈正莲,陈新山.法医学的革命:虚拟解剖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医学与法学.2014.6(6)82-84,89.
[3]鄢思倩,刘力.虚拟解剖技术在溺死检验中的研究进展[J].刑事技术.2016,41(1)13-15.
作者简介:
刘鑫(1988.11—),女,汉,籍贯:山东淄博,助教,研究生,山东警察学院,研究方向:法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