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城市文化创意品牌的推广研究
2017-11-16刘华柏
摘 要:互联网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株洲市现状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株洲市城市文化创意品牌的推广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创意品牌;推广
一、株洲市概况
株洲为湖南省辖区内的地级市,位于长沙市东南方向,处湘江下游,东接井冈山市,南连衡阳市,北与长沙市毗邻,南于湘潭市相接。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是当代中国的老公也基地之一。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在株洲交汇,是株洲成为十字型铁路枢纽城市之一,因此可以将株洲称为交通城市。
株洲名字的由来颇具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在人文集中已可见株洲之称。若追溯株洲的建城时间则更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且根据考古发现株洲垅磨山发现距今6000年前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因此株洲也具备被称作历史文化名城的潜质。
二、城市文化创意品牌的定位
随着现代城市理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了建设自身文化创意品牌的必要性,这是其在经济不断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城市培养其自身独特竞争力,促进城市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很多城市在建设的自身创意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单纯地认为建设能够成为城市代表性特征的产业、建筑就能够打造出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因此国内有不少城市仿照上海的“东方明珠”的发展模式进行建设,而忽略了自身城市的特点。典型的案例有青海某城市以修建具备国际特征的广场为手段来打造城市品牌,斥巨资但收效甚微。因此在建设城市文化创意品牌时不能生搬硬套已取得成功的城市的建设范例,而是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或性质,对城市文化创意品牌进行合理定位,再扬长避短地进行建设,使其成为能够代表城市的“天际线”。
株洲市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打造城市文化创意品牌时需将其利用起来。如以株洲的龙山文化遗址、大溪文化遗址为核心打造以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城市创意文化品牌。或以株洲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建国后至今的悠久文化作为底蕴,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的打造,在城市创意文化品牌中突出历史特征,突出历史沉淀给株洲带来的文化底蕴。在明确的品牌定位下,结合有效的规划和科学管理手段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从史学、美学、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打造最符合株洲市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打造株洲市创意文化品牌的具体方法
1.历史文化资源
株洲市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这是株洲市所具备的其他大部分城市所不具备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株洲市创意文化品牌时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心,体系性地建立历史标识、文化标识,可以以历史文化内容为“卖点”打造文化系列产品、同是结合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传播的特色,将株洲的历史标识、文化标识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展示给外界,使更多的人认可株洲的历史、欣赏株洲的文化、向往株洲的文明底蕴。
2.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与城市的文化创意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创意品牌存在严重偏差,被外界得知后则会对城市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应当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同时建设城市内部的精神文明。株洲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的城市,辖区内约401万常住人口,2.3万为少数民族,包括汉族在内共46个民族聚居于此。因此株洲的城市精神不妨以此为基础,以民族和谐、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将株洲人民的和谐风貌、各民族人民的勤劳的风貌展示给外界,使外界了解株洲的城市精神、认可株洲的城市精神、弘扬株洲的城市精神。
3.城市形象
如果说历史文化、城市精神是城市创意文化品牌的抽象内容,那城市形象则是城市创意文化品牌的具体内容,是外界对城市产生初步认知的最直观内容。构建城市形象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城市建设工程的实施,但需要根据具体条件从实际出发。株洲市在建设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不妨结合株洲交通城市的特点,从细节出发。如城市绿化、城市交通建设、城市“天际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4.服务业建设
株洲具有典型的交通城市特征,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流动人口众多,这些人只会在株洲进行短暂的停留,对株洲的认识有可能不会深入到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资源中,但其会在停留的过程中直接时享受株洲的服务业。株洲的服务业所展现的精神,将会代表城市的精神传递给短暂停留的客人,因此株洲建设城市创意文化品牌时不能忽视城市服务业的建设。规范服务行业行为、稳定服务行业秩序、强化服务行业收费管理等。同时在网络媒体上开设大众点评功能。方便来往的客人对株洲的城市风貌进行点评和建设建议等。
5.特色品牌
城市品牌多种多样,如餐饮、旅游商品、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甚至包括高校、电台、網络媒体等。一个城市拥有的特色品牌越多,在外界看来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越丰满,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城市符号
这包括城市特有的景观、建筑、市徽、市花、市歌、特色文物、特殊民居、特色市场、著名历史街区等。基本上属于城市视觉系统的代表性符号。其中城市的建筑色彩、民居形制、道路标示系统、行道树木品种、商铺招牌等,又都是城市符号中的敏感符号,只有经过认真的创意设计,这些设施才能以文化要素的身份,纳入有机的城市符号体系之中。同时这些城市符号可以作为城市宣传的内容展示在网络中,如以株洲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色民居为城市符号进行宣传,大溪文化遗址的贴图为城市符号进行宣传等。
参考文献:
[1]方乐.网络在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视界,2015(23):157.
[2]许纪霖.近代上海城市“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的文化精英(1900—1937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6):58-67.
[3]张凯.“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文化形象传播[J].青年记者,2017(5):120-121.
[4]章妮.我国城市文化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以青岛市为例[J].青年记者,2013(24):44-46.
作者简介:
刘华柏(1977.9—),男,籍贯:湖南,学历:本科,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注:课题来源:2017年度株洲市社科课题立项,课题编号:ZZSK17073,基于“互联网+”视角的株洲城市文化品牌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