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PA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评估
2017-11-16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广州 510053)
中国MPA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评估
代凯
(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广州 510053)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是MPA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研究方法是权衡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构建研究类型、研究策略和研究技术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对六届86篇全国优秀MPA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是MPA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从趋势上看,混合研究日益增长,一手资料收集逐渐上升,二手资料利用逐渐下降,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日趋增多。进一步提升MPA论文质量,需要加大对研究方法的课程教育,增强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
MPA;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
从2001年至今,中国MPA教育已经走过了蓬勃发展的16个年头。16年间,MPA培养院校由最初的24所发展到现在的225所,学生报名和录取人数同样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01—2002年度MPA报名人数11847人,实际录取3746人;到2013—2014年度,MPA单双证实际报名人数超过30000人,实际录取人数达18443人。”[1]MPA论文是MPA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结构、技术方法与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MPA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PA教育的质量。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指导性意见》指出,MPA论文属于应用型论文,不宜过多强调文献综述,而是在选题上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或案例剖析明确问题,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可以看出,MPA论文的评价标准重点在两个方面:选题与方法。
已有文献对MPA论文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构建MPA论文的评审指标。学者指出,评判MPA论文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即论文选题、文献及政策综述、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性、写作能力和论文规范性等。[2]第二,指导MPA学生完成论文写作。例如,郭小聪从选题、研究和写作三个环节分析了导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3]孔杰从流程管理的视角探讨了指导MPA论文的方法。[4]第三,对MPA论文的选题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例如,孙莎莎等对我国部分高校MPA论文的选题进行了统计分析;[5]郑方辉等对某高校MPA学生的论文选题意向进行了调查研究;[6]冯锋等对两届全国MPA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7]这些研究对我们认识我国MPA论文质量的现状、提升MPA论文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然而在对MPA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上尚存一定的局限。这种局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二是数据的来源。
本文关注我国MPA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情况。之所以聚焦研究方法,是基于如下考虑:一方面,从整个中国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现实来看,虽然近年来研究方法的使用日益多元和规范,但与国内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以及国外公共管理学比较起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使用仍然存在一定差距。[8]MPA属于公共管理类别,学科整体氛围势必影响MPA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对MPA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上而言,我们认为,研究方法训练是提升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关键。马骏指出,“对于MPA教育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力训练。作为一门应用型学位,这主要是涉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9]掌握系统、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公共管理者的政策分析能力和公共管理水平。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我国MPA论文主要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使用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采用最新的数据,我们希望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MPA教育的变化,探讨MPA教育的方向。
二、评估指标设计与样本来源
(一)评估指标设计
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估结果的关键。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MPA论文在研究方法层面遵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通用规范。已有研究中,何艳玲从研究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统计方法层次等方面构建了评估公共行政学论文研究方法的指标。[8]冯锋等归纳了系统方法、其他方法、数据运用、数据分析、决策技术、经济学分析和数学分析等MPA论文研究方法分类标准。[7]基于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文构建出研究类型、研究策略和研究技术的三级MPA论文评估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MPA论文评估指标体系
1.研究类型。MPA论文属于应用型、问题导向型实证研究论文。基于哲学基础、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研究策略、资料收集和分析方式的不同,将实证研究论文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三种类型。
2.研究策略。在上述研究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研究方法已有分类,将定量研究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和二手数据分析四种策略,将定性研究分为民族志、扎根理论、案例研究和历史比较分析四种策略。
3.研究技术。根据以上研究类型和研究策略的分类与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将研究技术分为资料收集技术和资料分析技术。资料收集技术分为一手资料收集技术和二手资料收集技术,一手资料收集包括问卷、访谈和观察三种技术,二手资料收集包括统计年鉴、其他统计、媒体报道和其他文档四种技术。其中,其他统计主要指官方统计年鉴之外的、一些组织和个人收集汇总的相关数据,其他文档主要是国家、地区、部门和各类组织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制度文件、工作方案总结等文字材料。资料分析技术分为定量分析技术和定性分析技术,其中定量分析技术包括数学模型、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三种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数学模型不同于统计模型。数学模型分析使用的数据大多是模拟数据,而统计模型使用的数据主要是调查而得的样本数据。
(二)样本来源
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分别在2005、2007、2008、2011、2013和2015年开展了六届全国优秀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从全国数百所MPA教育培养单位中评选出88篇优秀(含提名)论文,这些论文成为本文很好的样本来源。全国优秀MPA论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MPA论文的最高水平,优秀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也代表了MPA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最新进展。虽然样本来源中没有包含优秀论文之外的其他论文,但这些优秀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仍然具备较强的代表性。首先,这些论文是从全国所有MPA教育培养单位中评选出来的,有近40家培养单位的论文获选,这就避免了论文研究风格的相近性;其次,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讲,六届优秀论文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时期研究方法使用情况的时间序列变化;最后,优秀论文暴露出的研究方法使用问题可以更深刻的反映某一时期所有MPA论文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剔除第一届优秀论文中的《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再造与MPA教育》(非实证研究)和《军人职业安全研究与思考》(无法获取)2篇论文,选择其余86篇实证研究论文作为样本(见表1)。
表1 样本情况
三、统计分析
(一)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总体情况
首先对六届86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情况进行了整体层面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在研究类型上,论文采取了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尤其以定量研究较为突出,占据了其中近一半的比例,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各占其中的四分之一。第二,在研究策略上,论文虽然涉及了多种研究策略,但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仍是主流,这两种方法也分别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研究策略。二手数据分析的使用也不在少数,占据其中的近三分之一,而实验研究、内容分析、民族志和扎根理论很少被使用。第三,在研究技术上,论文使用了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技术和资料分析技术。资料收集方面,二手资料收集技术的使用明显比一手资料收集技术多,各类统计年鉴、其他统计和文档很受研究者青睐,问卷技术也常被使用,而访谈法和观察法使用相对较少。资料分析方面,绝大多数论文都会使用描述统计,一半以上的论文使用定性分析,推断统计使用比例相对较低。
表2 MPA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总体情况
(二)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时间序列分析
在对86篇论文研究方法总体使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类型、定量研究策略、定性研究策略、资料收集技术和资料分析技术等方面,对六届MPA优秀论文进行深度剖析,观察研究方法使用的时间序列变化,发现其中呈现出的趋势。
1.研究类型变化。图2展示了历届MPA论文研究类型。从图2可以看出,在历届MPA论文中,属于定量研究类型的论文数量虽有所起伏,但定量研究仍然是MPA论文重要的研究方法;单纯的定性研究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最近两届中大约占五分之一;混合研究正逐渐受到学生欢迎,使用比例越来越高,代表了MPA论文研究类型的走向。
图2 历届MPA论文研究类型
2.定量研究策略使用变化。图3展示了历届MPA论文定量研究策略使用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调查研究的使用比例呈现明显上升的势头,在最近两届中的使用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二手数据分析的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从最初的近二分之一降到了现在的约十分之一;内容分析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比例依然很低但已经开始涉及。可以推断,在今后的MPA论文中,调查研究将会越来越多,二手数据分析将会更加减少。
图3 历届MPA论文定量研究策略使用情况
3.定性研究策略使用变化。图4展示了历届MPA论文定量研究策略使用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在历届MPA论文中,案例研究虽然有所起伏,但仍然是定性研究的主要策略,占据其中的一半左右。历史比较分析的使用变化很大;扎根理论已经有论文使用;民族志则一直无人问津。可以预测,在今后的MPA论文中,案例研究依然是主流的定性研究策略。
图4 历届MPA论文定性研究策略使用情况
4.资料收集技术使用变化。选择问卷、访谈统计年鉴和媒体报道这四种资料收集技术作为代表。图5展示了历届MPA论文资料收集技术使用情况。从图5可以看出,问卷技术的使用比例逐年递增,从最初的约五分之一增加到现在的五分之三;访谈技术的使用比例虽有所起伏,但仍然呈现上升的态势;统计年鉴技术的使用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仍然被很多论文所使用;媒体报道技术的使用则相对平稳,一直维持在四分之一左右的比例。问卷和访谈属于一手资料收集技术,统计年鉴和媒体报道属于二手资料收集技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一手资料收集技术的使用比例正日趋增加,二手资料收集技术正日益减少,这种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今后MPA论文资料收集技术的使用走向。
图5 历届MPA论文资料收集技术使用情况
5.资料分析技术使用变化。图6展示了历届MPA论文资料分析技术使用情况。从图6可以看出,在历届MPA论文中,描述统计基本上是所有论文都会或多或少使用的分析技术;定性分析技术使用比较平稳,大约维持在一半左右的比例;数学模型分析技术使用所占比例较低;推断统计呈现出明显地增长势头,尤其在第六届中,其使用比例已经达到二分之一。可以估计的是,在今后的MPA论文中,描述统计将依然被大量使用,定性分析依然相对平稳,推断统计的使用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
图6 历届MPA论文资料分析技术使用情况
四、结论与讨论
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从演绎到归纳、从理论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研究规范性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数据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统计变量从单元到多元,统计手段从手工到信息化的演进过程。”[10]通过上述对86篇优秀MPA论文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是MPA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从趋势上看,混合研究日益增长,一手资料收集逐渐上升,二手资料利用逐渐下降,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日趋增多。可以看出,MPA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特征与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总体特征演进是一致的,这些优秀论文呈现出的研究方法使用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MPA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总体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统计方法的运用上,统计分析逐渐由单一的描述统计向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结合转变,尤其在近两届的论文中,很多推断统计采用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高层次统计方法,这些变化代表了MPA论文研究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当然,在我们的分析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值得反思:
其一,研究方法的使用混乱。不少论文没有清晰的研究方法概念,没有很好地厘清研究方法的类型与层次。例如,一些论文在导论部分标明论文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诸如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等,然而在正文中并没有呈现上述方法。又如,一些论文将定量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列为论文的研究方法,这就将研究类型、研究策略、资料收集技术、资料分析技术混为一谈,暴露出学生混淆了研究方法的层次。
其二,研究方法的使用不规范。本文虽然采用统计方法对86篇优秀MPA论文进行了分析,然而,在编码的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分类的困难。事实上,不少论文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研究方法特征,二手数据分析只是简单地分析了一些相关的数据,案例研究并非严谨的案例研究,一些国内外经验借鉴对比的论文并非严格的历史比较研究,很多论文没有明确的资料收集技术说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48篇定性分析技术使用论文上,只有10篇论文在文章中直接引用了访谈对话,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研究方法的使用混乱和不规范反映出我国MPA论文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说这些全国优秀MPA论文都存在上述问题的话,那么其他论文存在的问题可想而知。尽管近几届全国优秀MPA论文在研究方法的使用和规范性方面已有很大改善,但这些问题仍然不可忽视。MPA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部门和领域,学科专业背景各异,研究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相比,MPA专业学位论文的理论性要求虽然不高,但在研究方法的要求方面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如何使学生在2—3年的时间内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认为,加强对MPA学生的研究方法指导和训练依然是MPA教育特别是论文写作的重要工作和内容。对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予以努力:
一是加大培养院校对研究方法的课程教育。美国MPA教育的著名大学学院,例如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公共环境事务学院和佐治亚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都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或统计分析作为MPA项目培养的核心课程。[11]我国在MPA研究方法教育方面也非常重视。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将“社会研究方法”设为MPA教学培养的核心课程,绝大多数培养院校也在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社会研究方法”设为必修课。近年来,全国MPA核心课程“社会研究方法”师资培训班和研究会在北京、上海等地连续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上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加大对研究方法的课程教育,除了任课老师之外,还需要发挥导师对MPA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
二是增强MPA学生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学生首先要树立清晰的研究方法意识,认识到学位论文与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的区别,避免将之混为一谈。在此基础上,厘清研究方法的不同层次,重点掌握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操作程序。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出发,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规范性地加以使用。对于调查研究而言,其实质主要是通过数据关系分析,对研究对象的状况和变量关系进行探讨,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调查研究一般要有具体的研究假设,对数据的收集方式和程序尤其是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说明,进而开展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分析。对于案例研究而言,其实质主要在自然情境下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系统互动,分析组织的运作流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实现对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描述和解释。案例研究通常要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综合运用各类资料收集技术,“将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模式与建立在预测(或几种可能的预测)基础上的模式相匹配”。[12]146在讨论中,直接使用被访者的原话以呈现其态度和观点。
总之,通过培养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科学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MPA论文的水平,提高MPA教育的质量。
[1]周建国, 陈谦. 中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11):88-92.
[2]孙多勇, 王瑞. MPA学位论文评审指标问题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11):57-60.
[3]郭小聪. 如何指导MPA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环节与内容[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06):13-17.
[4]孔杰. 指导MPA学位论文的流程管理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07):6-10.
[5]孙莎莎, 王国华. 对我国MPA学位论文选题的统计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02):74-77.
[6]郑方辉, 张凤凉. MPA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意向调查及其评价体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0):39-43.
[7]冯锋, 司尚奇. 基于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方法统计分析的MPA培养策略思考[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04):121-125.
[8]何艳玲. 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J]. 政治学研究, 2007 (01):93-104.
[9]马骏. 中国公共行政学:回顾与展望[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4):7-11.
[10]范柏乃, 楼晓靖. 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 2013 (02):94-100.
[11]刘朔, 杜海峰, 李秀兵. 能力导向的美国MPA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08):61-65.
[12][美]罗伯特·K·殷.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146.
C31
A
2095-7238(2017)05-0007-05
10.3969/J.ISSN.2095-7238.2017.05.002
2017-01-06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旧城改造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D16XZZ02)的阶段性成果。
代凯(1988-),男,管理学博士,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
编辑:邵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