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虾“一次投苗,双季养殖”技术模式研究

2017-11-16陈晓方石小平曹义林

中国水产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幼虾投苗青虾

文/陈晓方 石小平 曹义林

青虾“一次投苗,双季养殖”技术模式研究

文/陈晓方1石小平2曹义林3

本文中双季养殖分别是秋季养殖和次年春季养殖,作者从秋季养殖中的池塘条件、放苗前的准备工作、养殖管理、成虾捕捞和次年秋季养殖的苗种来源、投饵、肥水、捕捞,最后在用双季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作比较来给大家介绍的。

传统青虾双季(或双茬)养殖技术模式,是指当年年度内的青虾春季养殖和秋季养殖模式。笔者在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马鞍山综合试验站基地安徽省当涂县苦菜圩养殖公司的技术试验过程中发现,青虾市场价格随着自身生长情况、节日、气温和市场供需等情况,大致呈“W”型波动规律。根据这一走势,2015年调整养殖模式,进行“一次投苗,双季(秋季、春季)养殖”技术新模式(也称跨年双季养殖模式),2016年继续按此模式养殖。现将“一次投苗,双季养殖”新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一、秋季青虾养殖

秋季青虾养殖是指从夏季到冬季的养殖和捕捞的过程,时间从当年7月份至跨年3月份。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面积5亩~8亩,东西走向,池深0.8m~1.5m,坡比1∶3,池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每亩配置0.25kw的微孔增氧设备。

2.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消毒:6月初清塘,暴晒池塘10天~15天,至塘底龟裂。虾塘进水,用80目筛绢网过滤。每亩用75kg生石灰或10kg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间隔2天~3天,每亩用7.5kg~10kg茶籽饼浸泡后,全池泼洒,消灭野杂鱼类。

(2)解毒调水:消毒7天~10天,用有机酸等解毒产品对养殖水体解毒,同时用EM菌或芽孢杆菌调节水质,使水体达到“肥、活、嫩、爽”。虾苗放养前,用虾苗试水4h,没有伤亡,投放虾苗。

(3)放养苗种

青虾亲本大部分选自本地大水面野生虾,小部分从河蟹青虾混养池中挑选,5月至6月采用专塘培育。7月上旬,虾苗用链条网拉网,规格4000尾/kg~6000尾/kg,亩放12.5kg~15kg。虾苗放养15天后,放养鲢鳙鱼夏花,亩放100尾,鲢鳙比例4∶1。

3.养殖管理

(1)移植水草:青虾放养后,移植水草,水草以轮叶黑藻、苦草为好。在池四周,离岸边1m~2m,间隔6m栽植,水草种植面积以不超过35%为好。水草盛期,要割除草头,泼洒壮草专用肥,保持水草生长旺盛,防止水草衰败。及时捞出水面的浮草。

(2)饵料投喂:投喂专用配合饲料(南美白对虾料也可以),前期投喂1号料,蛋白质含量40%,后期投喂2号料,蛋白质含量38%,每天上午8:00~9:00,下午5:00~7:00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各占30%、70%,4h之内吃完为准。

(3)水质调节:水位逐渐加深至1.2m。定期泼洒EM菌、光合细菌、枯芽孢杆菌等,晴热天气,多次使用,保持水体活、爽。8月后期,多使用强氧化改底,配合使用微生物改底,避免底泥发黑发臭。透明度保持40cm~50cm左右,抑制青虾秋季繁殖。晴天下午、凌晨定时开启增氧机,雷雨、闷热等异常天气及时开启增氧机。

(4)疾病预防

在水质良好的情况下,青虾一般很少生病,如若生病,很难治愈。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除保持良好的水质,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底。在饵料中,每15天添加氟苯尼考、大蒜素、Vc抗应激制剂等,每次连续使用5天。11月份,用硫酸锌粉防治纤毛虫,每周一次,连续两次。

(5)日常管理

青虾养殖成败在日常管理的细节中。每个塘口做好生产记录,勤巡塘,观察塘口有无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定期用地笼抽检,观察青虾生长情况、有无病害,根据青虾生长情况,及时换水,或加深水位,保持“夏满、秋勤、冬深”,及时控制青虾秋繁,保证春季养殖有大规格的青虾苗种。检查池塘底部,有无剩余饵料,底泥是否发黑、发臭。观察水草生长情况,及时割除老化水草并捞取,及时补充水草壮根生物肥,保持水草生长旺盛。

4.成虾捕捞

春节前或春节后一段期间,商品虾市场需求旺,价格高,用大规格网目捕捞成虾。捕捞成虾规格要求在4.5cm以上,延续至3月份结束,存塘幼虾留作春季养殖。

二、春季青虾养殖

春季青虾养殖是指从成虾捕捞后,不干塘,存塘幼虾继续养殖和捕捞的过程,时间从次年3月份至6月份。

1.苗种来源

春季青虾养殖的苗种来源为上年度成虾捕捞后留塘幼虾,规格为800尾/kg~1000尾/kg,不需再补放青虾苗种。

2.投饵

当水温超过10℃,天气晴好,开始少量投喂配合饲料,查看吃食情况,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加量。

3.肥水

水温连续一周12℃以上时,将池塘水位下降,用茶籽饼杀灭一次野杂鱼,防治一次纤毛虫。进行解毒,改底,补充藻源,生物肥水,防止青苔的发生。

4.捕捞

成虾从4月下旬开始,捕大留小,6月下旬干塘,曝晒塘底。

三、“一次投苗,双季养殖”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分析

“一次投苗,双季养殖”模式与传统双季养殖模式的差别,从两年实践来看,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分析:

1.养殖捕捞时间差异

主要是捕捞时间差异,传统养殖两次捕捞在当年的11月~12月和5月~7月;一次投苗双季养殖两次捕捞在跨年的1月~3月和4月下旬~6月。(见图1)

图1 跨年度双季青虾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时间差异

2.养殖成本比较

传统模式两次干塘,两次投放苗种,一次投苗模式在年度养殖周期内,只有一次干塘,减少干塘次数,省工,省时,省力,亩节约成本300元。

3.经济效益对比

一次投苗模式秋季养殖的商品虾是在传统养殖池塘干塘后上市,弥补商品虾上市的空档期,可以在春节前,也可在春节后,市场价格比较高,一般高15%~20%,甚至可以高达30%;亩效益高出300元~800元。(见图2)

图2 跨年度双季青虾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的青虾市场价格对比

4.池塘环境对比

在春季养殖阶段,传统养殖模式需干塘,重新投放虾苗;而一次投苗养殖,不干塘,不投苗,池塘水深、水质没变化,水体环境比较稳定,幼虾适应性强,早投饵,早开食,早脱壳,早上市,可以提前5天~10天,价格也较传统养殖高,一般高10%~25%,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5.春季养殖幼虾密度和生产能力情况

传统养殖模式二次投放幼虾密度,每亩15kg~20kg,成虾收获30kg/亩~40kg/亩;一次投苗模式通过养殖分析,春季留塘幼虾密度一般在30kg/亩~35kg/亩,上年秋季养殖水质较肥的塘口,秋繁苗成活率较高,幼虾密度可以达40kg/亩~45kg/亩,需根据塘口实际情况,将幼虾密度较高的塘口进行分塘。成虾收获35kg/亩~45kg/亩。

四、小结

“一次投苗,双季养殖”技术模式,充分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潜力,结合市场对青虾的供求情况,使青虾价格达到峰值,从而使青虾的亩产量和亩效益得到较大的发挥。此外,省工,省时,省力,省苗种,可以大力推广“一次投苗,双季养殖”的技术模式。

作者单位:1.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安徽省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3.安徽省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幼虾投苗青虾
不同环境因素对克氏原螯虾后代幼虾生长状况的影响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投苗季将临,这条年产量20万吨的鱼,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饵料类型、遮蔽比例与养殖密度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湖北地区温棚养殖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生长特性研究
不同隐蔽物环境下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研究
投苗要趁早!疫情黑天鹅冲击国内对虾产业,上半年存在利好
创历史新高!这条鱼亩利润可达万元,今年投苗量或将再增30%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