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大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中后期管理建议
2017-11-16常冬梅李信超
刘 亮,常冬梅,李信超
(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衡水 053000)
衡水市大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中后期管理建议
刘 亮,常冬梅,李信超
(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衡水 053000)
文章介绍了近几年衡水市大豆种植情况,分析了该市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大豆生长情况提出了中后期管理建议。
大豆 生产 问题 管理建议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恢复和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大豆的生育期在6~10月之间,雨热同季。推广大豆种植既符合中央关于压减玉米面积和玉米去库存化精神,又实现了节约灌溉用水,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
1 衡水市大豆生产现状
衡水市传统的大豆种植以夏播为主,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7%左右,大部分为零散种植。近几年,该市实施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调整种植模式项目和耕地季节性休耕项目,农民传统的冬小麦加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渐向冬小麦、夏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等多种作物共同种植的模式转变,再加上近几年玉米价格下跌和扶贫项目补贴共同影响,大豆面积发展较为迅速,并逐渐向规模化种植方向发展。目前,该市大豆规模化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阜城县和武强县。阜城县从2016年推广大豆规模化种植,至2017年已发展大豆种植面积近万亩,其中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种植面积400hm2;武强县从2017年开始大豆种植,以种植大户为主,共有面积140hm2。
2 存在问题
2.1 种植较为分散
长期以来,衡水市大豆一直处于小规模零散种植状态,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面积小,而且主要分布在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块,因此产量水平较低而且不稳定,平均产量仅为100~110kg/667m2左右。由于种植区域分散、区域差异大、机械化程度低,影响了大豆播种、施肥、喷施农药、收获等各个环节机械化的应用,种植大豆的成本相对要高些。2014年以前,受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和国外大豆的共同影响,农民反映种植大豆的效益比不上玉米,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
2.2 种植技术落后
一是机械化程度低。受传统种植模式影响,衡水市大豆种植多为人工方式,机械化尚不普及。由于该市近两年刚刚开始推广规模化种植大豆,缺少大豆专用的播种和收割机,且替代品调试不理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播种出苗效果不好、收获时籽粒损失率过高等问题。
二是技术推广服务相对滞后。由于该市长期以来大豆种植面积零散,技术服务部门大豆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量和推广力度均不足,更不用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了,而且服务内容少,科技含量较低,影响了大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新品种更新速度缓慢。由于农民种植大豆多为自用或者用于交换豆制品,农民自留种现象普遍,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自留种的比例在60%~80%左右,致使大豆品种比较混杂,影响了优良品种产量性状的发挥,混种混收,商品质量不统一,加工企业不易收购到质量标准统一且有相当数量的加工原料,所以宁肯花重金从外地购进,也不使用本地大豆。
3 中后期管理建议
3.1 病虫害防治
从田间调查来看,2017年大豆病害不严重,部分地块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害虫咬食叶片较重,应重点监测田间害虫种群动态,在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以上的地区,可以采用农业、生物、化学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发生程度偏轻,可结合防治其它害虫进行兼治,用吡虫啉或者氟虫腈,配合高效氯氰菊酯在开花期之前打药,如果害虫较重,间隔7d再打一次。
3.2 田间管理和收获
2017年7 月份衡水市平均降雨量102mm,较常年偏少32%。据调查,大豆生长基本正常,没有出现旺长情况,可结合浇水施尿素5~10kg/667m2。后期如果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涝,出现旺长时可以适当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
收获之前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以免收获时杂草残渣附着在豆粒上,影响品相。收获时尽量采用大豆专用收割机,如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要更换挠性割台和调整部件。
收获之后要清除田园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压低越冬虫源基数。尤其是在深秋翻耕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不仅能直接消灭一部分地下害虫,并且将大量害虫暴露于地表,使其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寄生等,一般可压低虫量15%~30%,明显减轻第二年的发生与危害。
4 结语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粮豆轮作、恢复面积。因地制宜开展粮豆轮作,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麦豆一年两熟或玉米大豆间套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933.3万hm2,增加266.7万hm2左右。”
衡水市有多年的大豆栽培历史,当前恢复和发展大豆生产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扶持,推进经营体制创新,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积极发展大豆种植生产;另一方面,市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引进大豆新品种、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积极推广玉米大豆轮作等技术。重点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成规模、集中连片种植,提高单产,增加种植效益,切实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另外,可以参考阜城县“益彰模式”,加快开展农企合作,提高对本土大豆加工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大力支持精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之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豆深加工企业,带动大豆产业发展。
[1] 卢思慧,胡铁欢,等.河北省近年大豆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360~364
[2] 李素真,李继存,等.山东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山东农业科学2010,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