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纪录片国家形象塑造
——以《一带一路》为例

2017-11-16王庆福文三妹

新闻前哨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跨文化语境

◎王庆福 文三妹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纪录片国家形象塑造
——以《一带一路》为例

◎王庆福 文三妹

纪录片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和传播国家影响力起着重要作用。选择《一带一路》作为案例,运用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其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当下国内纪录片对外传播中国形象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跨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 一带一路 纪录片

所谓国家形象就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国家政策、物质基础、国务活动、国家行为、民族精神及其成果的总体评价和认定。 全球化时代,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跨文化、跨时空、真实生动属性的现代传播形式,正在成为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有效载体。以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的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于2016年9月5日在中央一套播出后,随即在学术届成为热议的话题,在对这部纪录片各方面价值解读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国家形象塑造。

一’纪录片《一带一路》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中提出“高语境(High context)”和“低语境(Low context)”的概念,并根据信息依赖语境的程度将各种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的社会成员由于历史、传统、民俗风土等高度的重叠性,绝大部分信息都已储存于既成的语境中,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资源,因此更擅长借助共有的‘语境’进行交流;而低语境文化的成员由于缺少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很难形成非语言的心灵感应,他们在交往中必须更多地借助直接的、清晰的符号编码信息。”按照现代传播学的观点,一种民族文化在向另一个民族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磨损、变形等现象,即“文化折扣”。由于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中国的纪录片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文化折扣现象。为了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减少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就要突破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壁垒。因此,一部纪录片若要成功实现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呈现方式、作品题材、人物故事和表达主题方面具有如下优势。

(一)呈现方式的跨语言

首先,纪录片本身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它能突破语言的障碍,让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生动和更容易理解。以新闻报道为例,以文字为主的宣传方式容易受到语言的障碍,不识中文的外国人对中文报道的接受度基本为零。但是换成视频,即使存在语言障碍,人们还是能够通过画面中所刻画的符号、语言对信息进行很大程度地理解其传达的信息。这一优势使纪录片能够突破语言的限制,被他国观众所接受。其次,由于纪录片本身包含的数据而不容易接受,纪录片在制作过程必须使抽象的数据变得生动,才易于跨文化,如《一带一路》就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后期对大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使受众对数据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据统计,《一带一路》全片共出现数据可视化动画28次,包括7次地图式动画和21次图表式数据表,例如讲述哥伦布东航、郑和下西洋时以地图式动画展现他们去过的地方;片中描述各国经济增长、经贸合作区数据、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企业并购交易额等都运用了图表式数据来展示,这些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能将繁杂的数据简单化,减少语言造成的障碍,使受众便于接受理解。

(二)题材内容的跨国别

题材内容的跨国别是指纪录片的题材能够突破单一国家的地域限制,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如纪录片《一带一路》就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呈现出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金融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生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进展。影片取材内容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涉及沿线30多个国家及20多个国内省市自治区,共计109个城市,包括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希腊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埃及、泰国等,落后国家几内亚、老挝等。这种题材上的跨国别使纪录片突破了国内题材纪录片的局限,为纪录片国家形象塑造赋予宽广的视野。

(三)人物故事的跨民族

不同于普通纪录片仅仅面对国内观众,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纪录片所要面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根据媒介传播过程中接近性原则,人们在欣赏一部作品时更容易与自己相关、相似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因此纪录片就必须设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故事,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如纪录片《一带一路》纵向以人物故事为切入点,挖掘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被采访的各类嘉宾一共约有103人,包括50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以及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从政府人员到普通市民、从国家领导到企业员工、从历史古人到学者,人物覆盖类型多样。通过对这些跨国际、跨民族的人物故事使纪录片塑造的国家形象变得生动可感,如吐鲁番少年吐尔逊的故事,就通过他的跨国学习塑造出一个勤奋好学的中国少年形象,这里既有通过他的行为记录所呈现的“形象自塑”,也有通过对西班牙教练采访所呈现的“形象他塑”。

(四)关注人类共同发展命题

跨文化纪录片所面对的不同国家的受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文化视角,然而无论差异多大,都会面对如环境、能源消耗、摆脱贫困、追求富裕这些人类共同问题,纪录片若要进行国家形象的全球传播,必须关注人类共同发展命题,才能征服最大数量的观众。纪录片《一带一路》正是因为关注丝路沿线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发展这一共同问题,才使这部纪录片的跨文化特点更加突出。可以看到,这部纪录片在对发展问题的阐述方面,既有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国家之间的设施联通、国家间的贸易互通宏大叙事,也有诸如交通闭塞中亚国家女孩卡米拉画火车、因电力短缺小女孩曼娜扎只能在路灯下苦读,非洲移民聚集吉步提海岸收集来自邻国的信号这样的细节刻画。宏观与微观结合形象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各国人民的福祉。

以上特点为跨文化纪录片的所必备,纪录片《一带一路》正因为具备这些特点,才使其能够在众多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下中国纪录片成功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

二’纪录片《一带一路》成功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

正如福柯所说 “话语即权力”,一个“好”的国家形象毋庸置疑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源泉,跨文化纪录片的魅力正在于突破单一文化的限制,为国家形象输出提供了对话的空间。从国家形象塑造技巧的角度考察纪录片《一带一路》,可以发现其分别在如下四个方面形成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 ,用事实展现“大国亲和形象”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可见,国家形象是国家间的一种相互认知,是通过互动和反馈来实现交流对话的。纪录片《一带一路》与以往同类题材纪录片的不同在于充分考虑到西方文化语境对纪录片接受的影响,将 “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用事实展现“大国亲和形象”。如第二集 《互通之路》中,讲述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货车司机苏加纳每天上班不用再排队等半小时一班的轮渡,改走中国建造的泗马大桥从而节省大量时间的小故事,印证了中国建设桥梁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所带来了巨大便利。第三集《光明纽带》里,用来自斯里兰卡的麦娜可回到家放心充电、做饭和看电视的小细节,引出了中国建造的普特拉姆电站给当地居民带来低价电力的造福工程。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赴几内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疗团队成员陈旭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看望生病的母亲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能够打动普通观众,展现了中国的“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破除中国“霸权主义”和中国“威胁论”的说法,通过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帮助塑造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一带一路”策略涵盖60多个国家、44.6亿人口以及高达2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的规模。在这长达四年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和重视,各国市民能够直接感受到中国物品,从间接的关系中对中国建立起印象。

(二)平衡内容,去意识形态

在纪录片的影像文本中,采访是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部分。对《一带一路》全片330分钟六集(包括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统计出来的数据如下图 1、2:

图1 :纪录片《一带一路》的采访对象人数

图2 :纪录片《一带一路》的采访对象类别比例

以上显示,被采访的各类嘉宾一共约有103人,在众多嘉宾中,“政府官员”格外突出,权威性得到保证。各国政府官员占节目嘉宾总数的44%,省部级以上高级官员占其中的87%。在“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实施的大环境下,各国政府要从国家视角进行发声,从而保证了纪录片对诸如亚投行成立等大型活动报道的权威性。其次,国外政要的出境受访极具国际代表性和可信度,44位国内外政要中有27位是外国政要,这其中包括习近平总书记、俄罗斯总统普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几内亚总统孔戴等现任国家领导人,也有澳大利亚前总统陆克文、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等原国家级高层领导。再次,除国内外政要外,社会各界嘉宾均有涉及,且来自国内、国外的人数比例合理。受访专家学者11人,约占总数的11%;受惠普通百姓17人,约占总数的16%;“一带一路”项目工程负责人14人,约占总数的13.5%。其中,普通百姓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直接受益者,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从切身角度出发的解读,能够更朴实、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工程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增益。最后,为了平衡一带一路中出现的国家,纪录片 《一带一路》中提到的城市以外国城市为主,中国城市的出现次数少、时间短。被提到的109个国家城市里面,中国城市被提到了44次,而外国城市被提到65次。 (图3)

(图3:纪录片《一带一路》的采访城市分布)

最后,由于视频中的采访者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采访语言除了中文以外,还有泰语、寮语、傣族语、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各种语言,以此弱化中国可能造成的中心化,保证内容的平衡,塑造追求平等和公平的国家形象。

(三)微观叙事,进行文化表达

文化按照层次划分可分为浅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浅层文化能够短暂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注意力,深层文化则能引发观众共鸣,撼动观众内心的深层情感。浅层文化的传播主要通过物质文化来进行,深层文化则通过非物质性文化来传播。例如,服饰、建筑、用品、乐器、食物、文体活动等都是浅层文化的范畴,通过浅层文化所映射出的生存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哲理意义、传统文化理念等则属于深层文化的范畴。由于西方观众属于低语境文化,很难发现其背后的深厚文化,他们并不喜欢富有内涵的大段解说,而更倾向于用画面直观地承载意义,所以《一带一路》中能够体现历史厚重感的中国文化内容很少通过解说词铺陈,而是以具体的画面和场景呈现出来,例如韩国在大海发现的沉船中的古铜钱产于中国唐代、美国国家美术馆陈列的《诸神的盛宴》里描绘了中国的青花瓷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直接展现一带一路的历史年代之久远,将抽象的历史背景简化为直接的画面,便于受众理解。第四集《财富通途》中讲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影响,用俄罗斯姑娘柳芭穿着网上买的唐装,出席朋友宴会备受称赞这一细节表现中国服饰的美丽。第六集 《筑梦丝路》开篇的《千回西域》,虽然是俄罗斯姑娘的舞蹈,但在展示绚烂的舞台效果和舞蹈动作的同时,以中文旁白的形式解说了同期舞蹈中的“冰山雪峰、沙漠胡杨”场景,复原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记忆,配上舞台现场气势宣扬的背景音乐,着实展现了一幅让人震撼的古丝绸之路的景象。虽然其背后的文化受众很难看懂,但是将这些文化以具体的事物:丝绸、茶、舞蹈、画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受众就能慢慢理解并接受。此外创作团队还巧妙运用“情景再现”手法,在客观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演员扮演以及声画对位或错位的设计,真实地呈现历史故事。如第六集《筑梦丝路》里,由演员扮演张环到阿拉伯访问时在集市上的场景,其他如古丝绸之路时路上行走的骆驼和商旅队伍,无不将历史事实以画面的形式直接在观众面前演出来,以此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拉近国家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国际传播强调对外媒体大众传播所起的核心作用,对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重视不足。这种倾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进行反思与更正,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外文化的互动与传播更加重要。所以,《一带一路》纪录片更多地立足于“合作”,例如片中以国际合作、各国企业合作等来展现“一带一路”的各国互动关系。如跨国合作公司阿帕奇公司,来自中国的张洪和美国、埃及的管理团队进行了跨国合作,此处引入美国财政部的直接采访,展现国际之间的跨文化经济合作是可行的并且是卓有成效的;来自白俄罗斯的娜塔莉在明斯克北京饭店里,这座由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建立的国际酒店,是中国和白俄罗斯商旅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从一个小小的酒店反映国际交往和沟通的大势所趋。

相对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将具有更强的现场感、互动性和交融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跨文化的交流。《一带一路》第六集《筑梦丝路》中描写的跨文化合作案例除了经济贸易合作以外,还有教育合作,如中缅边境第一所边际学校银井小学,实现傣语和汉语双语教学,缅甸的学生和中国的学生同在一起上学,享受义务教育,体现一带一路的核心 “互联互通”。跨文化沟通的交流在各国都有体现:匈牙利的第三个孔子学院的建立,恒大足球西班牙海外分校接收中国学生。这样的案例拉近了普通民众和权威政府官员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同国家的距离,在纪录片中,无数成功的跨文化案例,既能作为国家之间合作沟通的主题,也能激励受众加深对“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理念理解和接受。

三’结 语

赵启正指出:“要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能寄希望于西方媒体来公正客观地报道中国,更不能寄希望于他们主动填补早已存在的舆论鸿沟。能否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外政策等介绍出去,首先取决于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跨文化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于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有重要意义。它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对内容选择的挖掘和表达上,还表现在用国际化的叙事技巧来讲故事、考虑东西方文化语境差异的跨文化传播技巧等方面,纪录片《一带一路》将跨文化传播策略运用到作品创作中,立足于多元受众,将国家文化融入具体的事物中、以小人物的故事塑造中国的大形象,这种成功的形象塑造策略对于提升国产纪录片的国际沟通能力,壮大国际影响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昆,徐琼.国家形象雏议[J].国际新闻界.2007.03.

[2]霍尔(著), 何道宽(译).《超越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2.

[3]何建平,赵毅岗.中西方纪录片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3):100-104.

[4]郑翰君.国家形象:软实力的源泉——基于中国国家形象片的解读[J].人民论坛.2011,20.

[5]张红军.纪录片美学随想[J].电视研究.2001,1.

[6]李宇.《对外电视与文化传 张昆,徐琼.国家形象雏议 [J].国际新闻界.2007.03.

[7]霍尔(著), 何道宽(译).《超越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2.

[8]何建平,赵毅岗.中西方纪录片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3):100-104

(王庆福: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三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纪录片跨文化语境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