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环境下体验式采访的现实意义

2017-11-16崔磊磊刘朝霞

新闻前哨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时效性体验式新闻报道

◎崔磊磊 刘朝霞

自媒体环境下体验式采访的现实意义

◎崔磊磊 刘朝霞

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自媒体的相继出现与迅猛发展,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自媒体时代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却也给传统媒体带来坚守的理由和发展的机遇,促使传统媒体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品质和内容的深度,而体验式采访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新闻报道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利弊,从而强调体验式采访的现实意义。

自媒体 后真相时代 传统媒体 体验式采访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无论是在时效性、信息量、新闻评论的即时性等方面,自媒体都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自媒体的新闻报道,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媒介做到随时随地发布,更能第一时间与用户进行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有着很大的差距。自媒体作为新兴媒介,凭借着它优于传统媒体的交互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变化,报道自由程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自媒体的报道在抢夺时效性的同时也使其新闻产品内容鱼龙混杂,甚至有的和事实真相相去甚远,在重视新闻评论功能的同时也存在“评论第一,事实第二”的严重误区。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所坚持的体验式采访就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一’自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

(一)时效性强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三微一端”发展迅猛,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及时推送、评论、点赞、转发,微博消息的发送和话题热度的持续发酵、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第一现场,客户端获取新闻的方便快捷,使得自媒体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热点追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也让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特点愈加明显。尤其是突发事件报道,比如地震洪水等灾情发生时,自媒体能立即作出反应,通过微信消息推送的持续跟进,微博热点的实时更新,和微直播对救灾现场的呈现,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二)互动性和平民化

与此同时,自媒体环境下让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贴吧等自媒体的兴起,给用户提供互动和发表意见的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账号管理者和其他参与进来的公众也会回复你的留言。这样一来,彼此之间形成一个意见交流圈,有时会对报道的深入起到推动作用。公众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第一现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自媒体发布信息和自己的观点,人们不再是扮演者“旁观者”的角色,而是充当新闻信息的 “参与者”。自媒体时代似乎也是“平民新闻”的时代。

但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自媒体在给人们带来更多内容的同时,其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明显。

二’自媒体新闻报道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弊端

(一)自媒体新闻报道及时但缺乏深度

毋庸讳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让传统媒体的时效性较之自媒体风光不再。在众多自媒体平台抢时效、博眼球的环境下,公众对时效性的需求已不再迫切,他们更关心的是新闻的准确和深入。

自媒体平台上富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的短短几分钟就发布,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固然及时,但容易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对很多事件的事实描述只是动态的,而对于事件发生原因、事件进展、后续处理、反思等内容,只有专业媒体记者深入新闻现场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够呈现。

在自媒体环境下,记者不仅仅是生活的观察者,更是思考者和引导者。有思想的新闻,是自媒体时代职业记者应该提供给公众的“定制”产品,公众对新闻信息量的追求,正在被追求有品质有深度的新闻需求所取代。

(二)自媒体兴起后成为舆论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而且自媒体更提供了公众发表意见和看法的“会话所”,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个人观点,评论的辛辣和极强的主观性,会煽动部分公众的情绪,给其他公众带来一定的错觉。而传统媒体时代,公众只能在内容的另一端远远观望;而自媒体时代,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转发、点击、点赞、评论,深度参与到公共事件中,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甚至编造谎言。同时自媒体能够迎合大众心理,一味地注重阅读量,忽视了对事实的核对。如此“自由”的语言环境下,舆论因此可能被误导。

(三)自媒体报道可能煽动部分公众的情绪,淹没真相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只关心自己的立场、对问题的态度,情绪化的传播往往使人们越来越远离对事实真相的追寻。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接受的只是我们希望接受的,我们正在以“自我欺骗,自我逃离”这种特殊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某一热点新闻,看到后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哪怕对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与其说我们是在关注新闻热点,阅读文章,不如说我们是在寻求情绪的盟友,而这些事件和文章都恰好适时引发了共鸣。这些强烈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现象背后社会现实更强大,所以说情感的需求太强烈,事实都不够用了。腾讯网总编辑李方在 《当每个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已经没有记者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了!》一文中说: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每个人都想从帽子里变出一只兔子,而不是从田野中把它揪着耳朵拎出来。这就是今天繁荣的自媒体的真相,很可能也是我们媒体生态的真相。

因此,自媒体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坚守的理由和发展的机遇,促使传统媒体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品质和内容的深度,而体验式采访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自媒体环境下体验式采访的现实意义

(一)体验式采访落实“走转改”,是传统媒体应对自媒体挑战的成功坚守

2011年,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一步在新闻宣传战线落实新闻工作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促使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新闻,并使“走转改”活动制度化和常态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19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新闻现场,进行长时间的体验式采访,才能做到心里有时代、有群众、有感动,才能报道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无论网络多么发达,从网络获取信息多么容易,都无法代替记者深入采访现场,切实观察和体验,这也正是如今媒体强调“走转改”的意义所在。体验式采访选材贴近生活,贴切群众,一般选择的是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的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每期选择一个午夜零点后仍在忙碌的行业,通过体验式采访,用纪实的手法呈现消防员、环卫工人、高铁隧道工人等严冬午夜里在岗位上的坚守,通过个案故事折射出这些特别的行业人们的生存现状。感受辛苦背后的感动和温暖。这些令观众倍感温暖和感动的故事,是记者深入行业一线体验,长时间蹲点跟拍,才让这些记录有了温度,也是新媒体环境下走基层报道的全新尝试与成功坚守。因此,在自媒体环境下,体验式采访更是落实“走转改”的正确选择与坚守,它能培养记者深入基层的好作风,增强记者的群众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报道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二)通过体验式采访可以还原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

新闻事件发生时,在一些自媒体热衷于进行情绪化传播、二手信息传播、不负责任的评论时,专业新闻记者所做的体验式采访既要有对舆论的回应,更要体现对事实真相的挖掘与对舆论的导引。体验式采访不是简单地去完成新闻报道,而是意味着通过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的深入了解,给公众展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真相,让报道更具有权威性。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新闻事件当中,和当事人一起,感受真实、体验真情,做全方位、立体式报道,让报道为事实说话,为公众发声。这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也是传统媒体应对自媒体挑战的看家利器。

(三)体验式采访可以成为独家新闻,赢得受众

在一些自媒体靠时效性、情绪化的报道、夺人眼球的标题吸引受众的情况下,体验式采访另辟蹊径,通过深入新闻现场,抓取独特的报道角度,丰富的现场细节,也可以报道出独家新闻,赢得受众。

记者在体验式采访中,因为人在新闻现场,可以方便获取不同的新鲜的新闻切入点,成为独家的角度,也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确切的资料,充分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度。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存在大量失实的新闻报道,或者说对于一些报道公众会对它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些记者或者编辑仅仅凭借采访对象的口头阐述或者在某个平台随意摘抄文字就可以形成一篇报道,没有真正深入新闻现场。而在这个时候,体验式采访就会使自己的独家新闻更有保证。

记者通过体验式采访,在现场捕捉到的新闻细节使新闻报道更具有现场感。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新闻采访更是如此。无论是采访新闻人物,还是报道新闻事件,深入现场,有时会使记者“触景生情”,获得真切的具象的感受,得到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素材。新闻报道的传播力量,来自于新闻事实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报道往往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受众,感染受众,让受众仿佛亲临新闻现场一般,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

[1]郑佳蕾、许正林:《新媒体环境下,体验式报道的价值期待与现实难度》,《艺术科技》,2014 年第 2期

[2]李允:《体验式报道的独特魅力》,《记者摇篮》,2015 年第 9期

[3]李方:《当每个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已经没有记者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了》,虎嗅网,2017-2-21

(山西传媒学院)

本文系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卓越计划”背景下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61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时效性体验式新闻报道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