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电影摄制过程管理

2017-11-16杨湖兴

新闻前哨 2017年10期
关键词:部门数字

◎杨湖兴 李 杨

数字电影摄制过程管理

◎杨湖兴 李 杨

数字电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高科技的产物。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可视为完整意义上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不仅避免出现胶片因光源照射导致的老化、褪色,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而且可以凭借充分的像素稳定性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观众再也看不到像雨点一样的划痕磨损现象。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胶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数字传输技术的保障,使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院,也不管定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观众可坐在不同的数字影院里欣赏同一部高质量的数字电影。

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进行记录。数字化技术将图像分解为最小的单元像素,然后,再重新组合,以改变或者重建一部分的影像和场景,创造出一般摄影方法根本达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镜头。数字电影只是在记录方式和传输方式上的改变,数字电影摄制流程和传统电影是相同的。

对于一部数字电影摄制过程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既定的计划和预算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合理利用剧组资源组织生产;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对摄制组的全方位保障;保证生产及人员的安全;对财务及计划实施的督导;对外联络及宣传。

在一个摄制组中,导演往往以负责艺术创作为主,制片主任以负责生产、行政管为主。导演、制片主任负责对影片思想、艺术、技术、质量和工作进度以及影片的费用核算等共同负责。导演、制片主任应定期向制片人及投资拍摄方汇报工作,并接受制片人及投资方的领导和检查。数字电影的摄制管理,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酝酿时期的剧本管理

例如数字电影《辣嫂》文学剧本经中央台电影卫星频道审查通过后,就要同时确定导演,与剧本作者交换和统一创作意图,完善电影文学剧本。再好的剧本,也必须经过导演吃透、消化、进行加工和提高,还让导演与其他主创人员统一创作意图,对未来的影片有比较完整的设想,甚至有了初步的雏形。他们和剧本作者一起反复研究、补充和修改剧本。这个时期的案头工作做得越扎实越细,就越能保证影片的质量。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初步定下外景地,物色主要演员,商定分镜头方案。

二’筹备时期的制片管理

导演和主创人员要集中精力进行分镜头,待分镜头剧本完成后,经制片人审查通过后,就可以进行其它准备工作:

(1)分析分镜头剧本。

是借助专用的分镜头细目表,将已通审查的完整剧进行量化分解,获得单个数据,将分镜头剧本转变成彼此没有关联的独立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同类元素进行必要的归类或合并,以便于每个部门使用。同时导演完成导演阐述,完成场景表的制作。

(2)主创人员选择外景地。

数字电影《辣嫂》在完成分镜头剧后,就开始看景工作。根据剧本提示,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湖北农村,一个叫槐树边的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剧组就在湖北省的红安、蕲春、罗田、通山、通城等地进行选景。最后选择在通山县的黄沙镇曾家湾进行影片的拍摄地,这个小山村基本满足剧本场景要求。确定了拍摄地,美术部门就可以进行布景设计,绘出平面图。

(3)制片部门制定拍摄计划。

制定拍摄计划是制片发挥组织才能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可变因素:1.外景地的分布;2.演员的合同;3.昼/夜拍摄比例;4.外景/内景比例;5.尽量按顺序拍摄;6.群众演员的情况;7.戏中的时间变化;8.季节;9.天气状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解决办法制定出可行拍摄计划。

(4)创作部门完成开拍前的准备。

包括落实演员,试镜头;完成布景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摄影与照明统一创作意图,提出照明设计方案,准备器材;录音提出全片声音构成的设想。

(5)制片部门制定经费预算。

根据拍摄计划各部门长提出摄制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确定各部门经费预算。《辣嫂》制作经费预算,主要分为剧本阶段费用;前期准备阶段费用;拍摄阶段费用;后期阶段费用;以上阶段的总合就为制作经费预算。

开机前对筹备工作的全面检查验收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每个部门设计方案的检查验收,这样就能保证拍摄不停顿地进行,保证影片按周期顺利完成。设备的试机检查也必须认真完成,还有不合格的应检修或更换。

三’拍摄时期的制片管理

拍摄期是影片摄制周期中工作节奏最快,工作调度最复杂,费用支出比例最高,一旦这个时期出现问题造成损失最大的阶段,抓好制片管理,影片顺利完成拍摄工作就有了保障。这个时期对既定的计划和预算进行严格的执行管理。

数字电影 《辣嫂》拍摄周期定为15天。全剧为109场戏,52场景,其中八十年代的戏8场。开机定于2010年3月15—3月17日在武汉进行拍摄,在武汉拍摄2天半,共完成13场戏的拍摄。在3月18日下午全剧组转场前往通山县的黄沙镇曾家湾。从3月18日—3月29日共12天,在曾家湾完成96场戏的拍摄。每个工作日的平均拍摄量为3.5页纸 (全剧共有48页纸),在拍摄周期内得拍摄工作照和剧照便于后期宣传使用;影片停机后,制片部门得做好对内、对外的善后处理以及结清账目;摄影、美术、照明、置景、服装、道具、化妆等进行本部门各种器材物资的登记清理,作移交入库的工作。

四’后期制作及作品发行

本阶段以导演为主进行全片的剪接再创作,配合工作的有场记、剪接师、录音师、制片部门。后期阶段是完成导演创作意图最有效的关键时期,应按照创作规律,给导演的工作提供保证。

数字电影 《辣嫂》后期制作完成后,把完成片交给电影频道出品电影审片组进行影片的审查工作。审片组分别对思想、艺术、观赏、制作(指创作阵容、拍摄场面、精良程度)、技术等五个方面给出评分。对影片的评价后,才能报送电影局进行终审。待影片终审结束后,就可以播放和发行。

一部数字电影摄制完成后,必须及时投入市场发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片管理部门需要负责把拍摄的产品进行市场包装和广告宣传,并制作出预告片,海报和宣传手册等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进行广泛宣传,广开销售渠道。

(湖北电影制片厂)

猜你喜欢

部门数字
数字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应对挑战需多部门联手
成双成对
新形势下县级发改部门职能转变思考
7部门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