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海拔》的纪实美学
2017-11-16刘丽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刘丽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5年上映的影片《绝命海拔》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素材。故事原型为1996年两队登山人员在攀登珠峰过程中,由于天气和人为因素,导致8人遇难的事故。与很多冒险类影片相比,《绝命海拔》的讲述方式相对独特。影片在镜头处理、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方面以浓郁的纪实风格为基调,以内敛和客观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壮阔粗粝的自然和人性的脆弱与坚韧。这种叙事风格与当今流行的冒险类或灾难类电影有很大区别,虽然缺少强烈的情感抒发和惊心动魄的情节设置,但影片对登山场景、自然景色以及人物形象的纪录式展现,具有别样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纪实美学是电影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艺术理念之一。在电影诞生之时,电影创作者以镜头向观众展现生活中各种客观的、极具现场感的生活画面,以不同的角度和题材去揭示现实生活的真实。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电影可以逼真地展现出人们头脑中的任何梦幻式的图景,纪实美学风格仍然在电影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绝命海拔》便是如此。本文从镜头处理、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三方面出发,分析影片的纪实风格。
一、纪实性的镜头语言
不同的镜头语言塑造不同的美学风格。纪实美学也有其独特的镜头表达形式。为了既突出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作者主观干预的痕迹,纪实风格的影片,通常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机位。同时,电影画面也更多地采用大面积构图与长镜头相结合的形式,对人物则更多选用跟踪拍摄模式,以增强影片的现场感。《绝命海拔》的镜头语言相对朴素和内敛,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悲情的冒险故事,但电影创作者并未将表现的重点集中于此,而是以客观的角度记录了这一次登山事件,电影语言纪实感强烈,很多场景都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首先,影片很多场景采用大面积构图,在对雪山的展现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展现上,都是采用这一拍摄方式。一方面,大面积构图可以更好地突出自然景观的壮美;另一方面,这种构图也削弱了人的核心地位,使得电影的纪录式审美倾向更加鲜明。例如,影片开头就展示了攀登雪山的队伍,他们被安全绳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条长链。白色的雪山成为巨大的背景,在白雪上的一长串人显得十分渺小。而雪山未被白雪覆盖的凸起处则呈现出青灰的质感,有一种虽不言说却雄伟刚毅的气势。当镜头逐渐拉远,人物已经从画面上消失,剩下的只有雪山,巨大的山脊漂浮着氤氲的雾气,这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也是充满危险的地方。
其次,长镜头在《绝命海拔》中的运用也比较常见。长镜头是电影纪实美学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相对于短镜头而言,长镜头采用连续拍摄的形式,对审美客体进行描写与刻画。由于时间和空间变化上的连续性,电影长镜头中的空间与时间保持着与现实的一致性,这种自然过程的展示,将整体与局部联系在一起,与蒙太奇相比既有独特的审美境界,也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例如,登山队伍在躲避了强风之后,趁着夜半风息的窗口期,开始了向珠峰的攀登。凌晨4:30,队伍来到了Balcony平台,这里海拔8400多米,长镜头中,队员们费力地向上攀登,步履沉重,相互之间进行着交流。贝克·威瑟斯出现了不适,他缓慢的动作都被领队罗布·霍尔看在眼中。罗布上前询问,贝克告诉他自己的眼睛在几年前做了手术,现在出现了视物不清的问题。此时,镜头中其他队员仍旧缓慢前行,而贝克则被罗布安排在一边的背风处休息。罗布试图安排贝克下山,但贝克坚决不同意,这个决定使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长镜头真实地展现了登山者在高海拔处行走的困难,此时的登山者面临的不仅是体力上的挑战,也面临着感性和理性的抉择。
最后,跟踪拍摄也是纪实美学重要的镜头表达方式。在《绝命海拔》中电影创作者将长镜头与主观镜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影片既有真实感,又不乏一定的情感张力。同时,这也在人物内心世界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更好地揭示出影片的立意与情绪。当冰风暴过后,恭子南波已经冻死,而脸上覆盖着冰雪的贝克·威瑟斯艰难地呼出了一口气,他缓醒过来,朦胧中仿佛有妻子和孩子在召唤他。贝克缓慢地爬起来,摇摇晃晃地向营地走去。此时的镜头跟拍贝克的行走,他虽缓慢却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他对生的渴望。跟拍镜头将人在绝境中的顽强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内敛质朴的人物形象
内敛质朴的人物形象也是影片纪实风格的一个重要表征。纪实美学强调真实、自然地展现人物形象,避免刻意的人为雕饰与烘托。《绝命海拔》中也采用了这种人物塑造方式。
首先,与很多冒险类影片不同,《绝命海拔》中没有无所不能的英雄式人物,没有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也没有强烈的情感抒发,在人物塑造上是内敛与质朴的。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罗布·霍尔和斯科特·费舍尔都是商业登山团队的领导者,二人从事的登山顾问是赖以糊口的职业。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二者的相互合作,也是出于互利共赢的目的。罗布和斯科特中并无一人表现出无私无畏的精神,他们也不是全能型的英雄,但在二者身上,我们看到了职业登山者的真实一面。1992年,新西兰人罗布创立了业余人员攀登珠峰的顾问团队,在1996年之前,他已经成功带领19名客户登顶而没有任何伤亡,他具有丰富的登山经验,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在看到贝克视力出现问题后,他阻止贝克继续攀登,这无疑是明智的决定。而当身体状况已经不佳的道格·汉森坚持冲顶时,罗布出于对道格的同情而没有做出理性的抉择,登顶的时间窗口已过,他们随时都可能面临风险。事实证明,这个错误的选择让二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斯科特则是送队伍中的伤员下山,在未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又返回协助团队中其他人继续攀登。体力的透支使他在下山时已经失去力气,他不希望拖累队友,让队友自己下山,而他则永远留在了山峰上。二人并没有充满传奇的故事,但朴实带来的真实质感,使影片的纪实性更加强烈。
在处理人物感情方面,影片也采用了内敛的方式。被困山顶的罗布与妻子的两次通话,本可成为影片的催泪部分,但影片没有进行煽情的渲染。罗布没有什么豪言,而妻子简在鼓励他的同时,也只是默默流泪,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这种对情感克制的方式,使观众看到的是面对强大自然时人力的渺小。在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诺尔首次成功登顶珠峰后,接下来的40年中,专业登山者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向珠峰发起挑战,而其中则有四分之一死于登山事故。罗布和简都明白,在那种情况下,罗布是没有生存可能的。两者做出的是平静的诀别,而非歇斯底里的情感宣泄,这种更合乎平常人的表达方式,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去主角化的,并用大量的篇幅对不同阶层和背景的普通人给予了描摹。片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他们的经历不同,来攀登珠峰的目的也各有不同。但这些普通人因共同的梦想与爱好而相聚在一起,他们构成了登山团队。影片在塑造这些人物时,用到了群像刻画的手段。群像刻画的目的便是通过塑造多个人物或一个人物群体,来描摹出一种集体形象,或一种特定的社会氛围。片中的群像刻画中,群体的典型性被抽取出来。例如,罗布团队中死去的道格、恭子以及受重伤的贝克,都具有对登上顶峰的执着。道格是为了向孩子们证明自己;而恭子已经征服了全球七座高峰中的六个,只差珠峰;贝克则认为登山能使他逃离现实,获得一种超越。他们一起构成了业余登山者的群像。而罗布、斯科特以及海伦·威尔顿、盖·考特等人,则构成了登山顾问团队的群像。他们为登山者提供专业的登山知识资讯,他们有丰富的登山经验,在面对意外时往往可以做出最合适的选择。登山顾问团队中罗布与斯科特的死亡,也显示出攀登珠峰的巨大危险性,纵使这些职业的登山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对抗强大的自然力量。
三、叙事的纪实性色彩
电影所采用的整体叙事策略和具体叙事技巧都会对影片的审美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纪实风格的电影与很多戏剧性很强的影片在叙事方式的选取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不同之处,在《绝命海拔》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首先,影片有意淡化剧情冲突,让观众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对商业登山运动与登山者的反思上。影片开始就不厌其烦地介绍了大量关于商业登山顾问团的信息。1996年,除了罗布的团队外,包括斯科特的“疯狂登山者”在内的其他商业团队也参与到珠峰攀登中,超过20个团队要在相同的两周时间窗口内登上珠峰,这种“拥挤”的状态,是导致出现不确定因素的重要诱因。罗布曾表示过这种担忧,他甚至调侃海拔53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快成联合国了,其言外之意就是各国的商业登山团队都参与进来。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充满了商业气息,在登山团队云集时,氧气瓶被炒到了325美元一瓶,贵得离谱。而罗布的团队有《户外》(Outside)杂志的知名记者乔恩·克拉考尔参团(乔恩只付机票钱,免费的代价是5000字的文稿报道罗布团队以及杂志封面照)。斯科特也找来记者报道自己的团队,激烈的商业竞争也凸显出来。在职业登山中,登山者出现状况,往往要自己来承担。商业登山中,则需要登山顾问来帮忙。而这种照顾的代价,有可能是更多的伤亡。片中,罗布的死亡与他照顾道格息息相关,而斯科特也同样是在帮助团队的过程中过多消耗体力。影片借用淡化的情节让观众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商业登山的反思上。
其次,为了强化影片的纪实性,影片在叙事细节的把握上,也注重真实性而减少戏剧性。影片在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用字幕的形式告知观众。例如,1996年3月30日,罗布团队到达加德满都,他们完成了进山前的检查证件和金山祈福后,向主峰大本营进发。4月23日,罗布与斯科特达成协议,合作登山。这种类似流水账的形式缺乏戏剧性,却强迫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事件的发展,使纪实性得以增强。此外,影片中对登山前的准备工作事无巨细地交代,也是纪实性的一种表现。例如,队医对业余登山队员进行指导,同时对他们的身体指标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参与到最后的攀登珠峰团队。而为了让业余登山者适应稀薄的空气,顾问团队还安排了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适应性攀登。同时队医还向队员讲解了登山导致的脑水肿、肺水肿等症状,并解释了极度缺氧导致的非理性行为(在海拔8000米处觉得热脱衣服等),这些都与后来的登山过程形成了呼应,使影片的纪实性进一步增强。
综上,《绝命海拔》有着鲜明的纪实美学风格,电影创作者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20世纪末发生在珠峰之上惨烈的登山事故。同时,影片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纪实电影。这种创作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观众的审美预期,繁多的人物和登山细节等为很多人所诟病,但其诸多纪实美学元素的运用,使这部影片有别于传统的好莱坞冒险电影或灾难电影。它淡化了理想主义,赋予了影片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绝命海拔》对于这类影片的创作来说,显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