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谍战类电影的文化内涵分析

2017-11-16冀淑辛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电影文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谍战特工文化

冀淑辛(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由于谍战活动自身的神秘性可以充分地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和热情,因此,谍战类的故事、人物成为电影艺术所热衷的题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什么是谍战类电影的定义还不够统一,最基本的界定是这样表述的:“以刺探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情报活动为题材的影片,是西方电影中较早出现的惊险样式片种之一。”通常情况下,谍战类电影大多以谍战活动的展开和发展作为影片的叙述主题展开,通过塑造谍战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以凸显某一历史事实或者表达某种品质或精神。而且,由于题材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谍战类电影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片中人物会出现如“特工”“卧底”“特务”等不同的身份,或者以“特工片”“侦查片”“间谍片”等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这一类型片领域,美国好莱坞无疑处于领军地位,对其进行分析并解码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我国谍战类型片的发展。文章在探讨美国谍战电影发展史的基础上,从人物形象以及价值观念两方面,来分析美国谍战类电影的文化内涵。

一、美国谍战电影发展史

谍战类题材的影片,是美国电影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观众群体。谍战片从美国问世至今,一直是观众所青睐的电影题材。说起谍战类影片在美国的发展史,可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如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拥有英美两国国籍)拍摄的电影《39级台阶》(The39Steps)就是30年代最经典的谍战类作品,同时,为谍战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他所拍摄的谍战类影片《深闺疑云》(Suspicion)、《西北偏北》(NorthbyNorthwest)等作品,不仅丰富了谍战片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而且为谍战类影片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当然,也有人指出,在希区柯克导演的谍战类影片中,更多的是突出了悬疑的色彩,而对于谍战层面的内容展现得不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人彻底弥补了谍战片中谍战色彩不浓的缺陷,二战中的明争暗斗为谍战片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改变了谍战片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影片有:《满洲候选人》(TheManchurianCandidate)、《秃鹰72小时》(ThreeDaysoftheCondor)等。这些谍战类电影与20世纪30年代的谍战类电影有所不同,这一时期的电影内容往往与现实社会中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而且从电影内容的叙事来看,在进行谍战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或某些特殊的工具,甚至谍战会得到某个社会组织或政治力量支持,这些都成为这一时期谍战类影片的重要特征。

与传统的谍战片相比,美国现代的谍战片,表现出更多新的特征,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科技上,尤其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都获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日益提升,对于电影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影艺术也获得快速发展,不仅更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电影的创作之中,而且高投资、大制作也日益成为全球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在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的基础上,美国谍战类电影中增加了不少火爆的动作场面,各种电脑特技被应用到谍战片中,改变了传统谍战片中冷峻的风格,呈现出新的魅力,并成为美国电影产业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谍战影片,如《真实的谎言》(TrueLies)、《碟中谍》(Mission:Impossible)系列、《谍影重重》(TheBourneIdentity),以及《绝命反击》(TheLosers)、《特务风云》(TheGoodShepherd)、《双面特工》(Breach)、《叛谍追击》(Erased)等。而且,影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影视产业的发展。

二、人物形象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当代社会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它在人们的认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电影创作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传播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谍战影片也不例外。美国谍战片通过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来促进剧情的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美国的文化观念。

首先,谍战片中往往有靠一己之力逆转局势的精英特工存在,这体现出了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美国谍战片中的人物,无论是在言行举止上,还是思想行为上,都表现出极强的个人意志。作为个体的特工往往是依靠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能力,克服所有的困难和险境,从而取得成功,这可以说是美国谍战类影片的固定模式。这一模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这与美国崇尚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一致,在个人自由与社会约束面前,明显地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美国的建立过程,还是不断发展的历史,都使美国人民觉得,开拓者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美国梦”的实现与“个人英雄主义”是相联系的。正是在这种世俗观念的影响之下,美国谍战片中才涌现出了众多英雄。例如,《谍影重重》中的主人公杰森·伯恩是原美国特种部队的上尉,他参加了中情局的“绊脚石”计划,并被训练成了顶尖的特工。杰森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他会说多国语言,有很强的记忆力(能背出门外六辆车的车牌号),对危险的感知十分敏感(看出“外面卡车里有枪”),并且擅长格斗、追踪与反追踪、枪械等。这些能力使杰森成为超人一般的存在,而他要做的是找回自己的身份,并与中情局对抗,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英雄人物。杰姆逊曾经评论说,美国电影里无所不在的英雄崇拜的虚幻图景的打造,其独特的审美意识某种程度上是与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结构相吻合的,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结晶,是“美国精神”构造和疏通的“艺术献媚”。谍战片中的孤胆英雄,同样可以归入此列。

其次,在美国谍战类电影中,男性主宰的局面正悄然发生变化,这显示出了美国两性文化正在向平等的方向迈进。受平权运动影响最深的美国,其电影又可以说在女性主义方面取得了最显著的发展。美国谍战电影中的男性主角多为“硬汉”形象。综观美国谍战类题材电影,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多以“对抗性”作为高潮,而故事中设计的男性形象多可用“英雄”一词来形容,其外在形象上也大多是高大威猛的,同时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如《碟中谍》系列中的主人公伊森·亨特,便是硬汉形象的代表。当然,在美国谍战片中也存在其他类型的男性形象,但如同伊森·亨特一样的硬汉形象却成为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英雄式人物形象,不仅成为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观众渴望这样的英雄人物出现在银幕之上,以满足内心的审美需求。而美国谍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则具备了集美艳与能力于一体的特征。一般来说,受传统男性占统治地位观念的束缚,在美国电影中女性多为配角存在,而且多通过男性的视角来对女性的形象进行塑造,传统的谍战片也不例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美国谍战片中的女性形象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众多集美艳、聪明、勇敢、坚毅于一身的女性形象,如《碟中谍2》中的卧底神偷奈雅、《碟中谍3》中的美女特工李珍、电影《特工绍特》中由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绍特等。这些出彩的女性形象,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形式,而且在促进两性文化发展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价值观念

谍战片由于在题材上、内容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传播某种社会意识形态时更具有优势。美国的谍战类影片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此类影片中对美国国家形象的展示十分重要。国家形象的内涵广泛,主要指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实力在公众心目中的存在地位。这个评价不仅包括本国内部公众的认可程度,而且也包括国际上的认可,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从社会背景上来看,美国大规模的谍战活动主要发生在美苏冷战期间,获取对方的军事机密成为谍战的重点工作,当然,“情报工作”仍然是现代美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因此,美国的谍战类影片通常都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当代环境之下,影片中的内容也经常与美国的现实相挂钩,如反恐、生化危机等,这些都与目前的国际现实非常接近。美国谍战类题材电影在故事的叙述和组织上,既融合了传统社会中的因素,又将现代社会中的元素融入其中。以斯皮尔伯格的《间谍之桥》为例,片中主人公詹姆斯·多诺万是一名保险律师,他被选中代表美国政府与苏联斡旋交换人质事件。当鲁道夫·阿贝尔冷静地对多诺万说“你以为你们国家就没有人在苏联从事一样的工作吗”的时候,镜头切换到中情局在汽车旅馆中秘密招募数名飞行员,在短暂的培训之后,鲍尔斯等人的侦察机准备起航。此刻观众基本上都可以预料到电影必将走向“交换人质”事件,但多诺万能发挥何种作用,美国政府会提供何种支持,这都是观众无法预料的。斯皮尔伯格在片中着力讴歌多诺万的个人魅力的同时,也抬高了美国的国家形象。例如,鲁道夫作为苏联间谍,在美国没有遭到严刑拷打,而且还有律师为他辩护。反观苏联一边,对盖瑞·珀沃思的人道主义对待则要差得多。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美国的国家形象,也宣传了美国的自由与民主思想。

此外,美国谍战类电影在传播普世价值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流意识形态包括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美国,普世价值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既能够体现美国自由、民主的政治思想,又能够为美国的军事和经济策略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美国非常注重对于“普世价值”的传播,以此来凸显自身的价值观念,美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扮演着传播“普世价值”的责任,谍战类影片作为美国电影中备受关注的类型,自然也非常注重对于普世价值的传播。例如,《逃离德黑兰》(Argo)中,CIA的特工托尼·门德兹受命解救被困在德黑兰的6名美国人。虽然自己的救援方案被白宫方面否定,但他为了6人的性命,仍旧义无反顾地坚持实施方案。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责任的坚守和人道主义的光辉,这些都是普世的价值观,也是影片宣扬的重点所在。

综上,好莱坞在各种题材的电影中始终坚持着以某种或明或暗的方式鼓吹美国具有的政治制度,市场经济秩序以及文化传统是先进的,是值得其他国家效仿的。尽管好莱坞电影也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对异质文化的兴趣或褒扬,但是其本质依然是美式意识形态唯我独尊的文化产物,谍战类影片亦不例外。美国谍战类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与电影中充满悬疑的故事情节、所制造的紧张气氛、塑造的立体化人物形象有密切的关系之外,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软实力,增添了电影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谍战特工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AI谍变
变身特工
我是特工
谁都别想随便当特工
谁远谁近?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DECODING A SPY SAVANT
DECODING A SPY SAVANT
书桌上的小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