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意识下的《神奇动物在哪里》
2017-11-16赵荣改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马 莉 赵荣改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英国女作家J.K.罗琳本人拥有鲜明的左派政治态度,从她所构建起来的魔法世界中不难看出,罗琳坚持了较为鲜明的性别立场。她甚至曾表示自己便是《哈利·波特》中的女主人公赫敏·格兰杰,从赫敏的成长中,罗琳的性别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体社会性别意识依然对女性有着偏见的情况下,罗琳在其小说以及由其监制拍摄的电影中对两性关系的描写、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等,对于扭转社会性别意识中的落后部分,有着特别的意义与贡献。
在《哈利·波特》系列告一段落之后,罗琳与大卫·叶茨合作,推出了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FantasticBeastsandWheretoFindThem,2016)。对于这一部电影,人们往往注意到了罗琳像英国魔幻大家托尔金一样建立庞大魔法体系的野心,却很少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解读。
一、《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时代背景与女性地位
如前所述,罗琳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表现出了一种“托尔金”式的野心,即在近20年的苦心经营下,编织起了一张密致的魔法世界之网,搭建了一个经得起推敲的魔法世界。而与托尔金所创造的远离现世,带有中世纪韵味的“中土世界”不同,罗琳的世界则是植根于现实的,她并不想创建一个“世外桃源”。罗琳的这种创作意识也就使得其魔法世界始终是与现实的“麻瓜世界”相互渗透的。小说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并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影响而存在,包括现实社会的琐碎、污秽等,也都映射在了魔法世界中。因此,在考究这部电影的社会性别意识时,我们有必要对电影的时代背景以及该时代的女性地位进行大致的整理。
与时空背景设置在21世纪前后的英国的《哈利·波特》系列不同,《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则将时空背景安排在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该时期被称为爵士时代(Jazz Age)、黄金时代(Golden Age)和咆哮的20年代(The Roaring Twenties),而海明威等经历过一战创痛的年轻人则成为这个五光十色年代下的“失落一代”。随着时代与文化的进步,美国的女性们也开始在各方面追求着解放,“时髦女郎”(flappers)一词也应运而生。所谓时髦女郎,指的是当时喜爱派对上的爵士乐、喜爱纸醉金迷的生活、打扮摩登的女性。从外观上看,她们热衷于穿闪亮合体的短裙,抽细长的女士烟,喝酒,开车,化浓妆,在舞会上尽情跳舞甚至拥有开放的性态度等。电影里,蒂娜和奎妮这对姐妹(除了她们还有绝大多数的女性角色)都是短发。当两姐妹去酒吧找妖精黑帮成员时,随着魔杖的挥舞,她们瞬间便换上了宽松、闪亮、腰线降低的典型的时髦女郎服装。但时髦女郎依然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概念,女性依然是男性包装和赏玩的对象。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黛西的贬抑态度就可见一斑。直到二战之后,美国女性逐渐争取到工作的权益,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权运动,社会性别意识才有所改观。
而在与现实世界彼此缠绕的魔法世界中,女性的地位也是十分低下的。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奎妮尽管拥有不弱的魔法,甚至还有读心术天赋,却不能出去工作。而姐妹俩合租一个公寓,房东都不允许她们带客人来。更为严峻的是,麻瓜世界对魔法世界的迫害很大程度上便是体现在对女巫的压迫上。如电影中的“第二塞勒姆”来源于真实的宗教迫害案,在1692年的“塞勒姆审巫案”中,大量“女巫”被烧死;又如《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提到的“默默然”和“默然者”(这也是电影相对于《哈利·波特》系列来说最为精彩的再创作之一)。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罗琳交代了邓布利多妹妹的死因。邓布利多妹妹阿莉安娜幼年时曾经施放魔法而被邻居麻瓜男孩看到,麻瓜男孩们强迫阿莉安娜再现刚才的魔法,当阿莉安娜无法做到时,麻瓜男孩们就强暴了她,给她留下了终身的阴影。此后,阿莉安娜出于恐惧而永久压抑了自己的魔法,成为一个默然者。然而积聚在她体内的黑暗力量默默然使她很容易因为刺激而爆发出强大的破坏力。在一次爆发中,格林德沃、阿不福思和邓布利多中的一个人不得不杀死了阿莉安娜化身的默默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格林德沃也正是因为见识了默默然的威力而心怀不轨。这个默默然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又一次出现,成为格林德沃追索的对象。而这一次默默然附身的则是男孩克雷登斯。罗琳通过这一故事来说明,当男性对女性进行压迫、凌辱后,所酿成的恶果实际上是需要男女两性共同承受的,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也是很有可能超出人们的控制的。
二、《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女性家庭与社会意识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在《第二性》中指出:“当今男权制度赋予女性社会身份,但是她们却依然是男人的附属品,以致最后她们还是要臣服于男人的权力之下。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则是他者。”这种依附关系基本上便是体现在家庭关系上的。而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蒂娜与妹妹奎妮两人组成家庭,有条不紊地在做饭等家务上密切合作,男性被她们排除出家庭关系中。而与激进女权主义者不同,罗琳并不认为婚姻是阻挡女性获取解放的要素。当纽特·斯卡曼德和雅各布到来时,两位女性并没有在爱情面前畏缩不前,甚至主动跨越了身份和国籍的限制。
以奎妮为例,尽管被束缚在家庭当中,但是奎妮却能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男性的附属物。在拥有男性垂青的同时,奎妮又能够清楚地对男性进行“读心”,在两性关系中取得一种较为主动的地位。即使是在与男性的对峙中处于弱势,奎妮也会保证自己绝不受男性所宰制。在与雅各布的关系上,奎妮取得了法律与私情之间的平衡,她既没有因为爱雅各布而选择不让他淋失忆雨,又在雅各布成功开了面包店以后出现在他的店里,又一次获得了对方的青睐。
在魏红霞、郭佳佳等学者对女性意识的定义中可以发现,除了基本的性别差异以外,女性意识包括了女性对自己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等的意识。她们认为,女性应该自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履行自己的使命、责任和义务,在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到了这一步,“人”和“女人”才实现统一,女性的追求才是既包括性别同时又是超越性别的。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上。与《哈利·波特》相同,《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的魔法界女性以她们独特的方式来对魔法世界、麻瓜世界进行改造,试图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电影中,蒂娜便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女性。蒂娜原来工作于美国魔法国会(MACUSA),并且因为自身的优秀素质而成为一名出色的傲罗。但是蒂娜本人也有自己的缺陷,出于对克雷登斯的同情,蒂娜在深入第二塞勒姆这个神秘组织时,为了解救克雷登斯而对克雷登斯的母亲施咒。她的“过激”行为导致了她被美国魔法国会会长塞拉菲娜停职,被分配去做了无关紧要的文员工作。而蒂娜并没有接受自己这一职业生涯上的挫折,尽管失去了傲罗的身份,蒂娜依然保留了傲罗的敏锐性和责任感。当纽特的嗅嗅在纽约的银行内出入,攫取大量金银财宝时,是在一旁的蒂娜抓住了始作俑者纽特,并且及时采取了措施,消除了周围麻鸡们的记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而在知道纽特的身份后,又是蒂娜带他到魔法国会报备。然而蒂娜的警觉却没有得到官员们的重视。
而除了蒂娜之外,担任美国魔法国会主席的瑟拉菲娜·皮盖瑞同样也是一名女性。在罗琳的设定中,自1892年的“大脚怪之乱”后,美国魔法国会总部共进行5次迁移,直到20世纪20年代定居纽约为止。数十年间,来自萨凡纳、天赋异禀的女巫瑟拉菲娜女士一直任职美国魔法国会的最高领导者。并且瑟拉菲娜的魔杖是维奥莱塔·博韦的黑魔法魔杖,这暗示了瑟拉菲娜有可能是一位参加过战争的英雄巫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电影中,瑟拉菲娜尽管有固执颟顸的一面,但她始终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男性巫师都心服口服地接受瑟拉菲娜的领导。瑟拉菲娜的职业地位很有可能是她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功勋获取的。在影片的最后,当纽特提出要动用雷鸟和蜷翼魔的毒液来降下大雨,以消除纽约市民的记忆时,也是瑟拉菲娜具有魄力地、果断地同意纽特的建议。可以看出,尽管美国魔法界依然有性别不平等现象,但是相对于麻鸡世界而言,女性的地位还是更高的。
三、《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两性的拯救和被拯救关系
当社会依然保持着“男权至上”的社会性别时,男性与女性之间就只能是启蒙与被启蒙、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平时女性是男性的观看(包括了审美观看和欲望观看)对象,而在遭遇危机时,女性也是男性拯救的对象。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从霍格沃茨毕业的纽特当然是行动的主导者,正是他带来的魔法动物在纽约的逃逸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故事。但是,只要对故事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纽特在面对魔法动物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拯救者和保护者。然而,在两性关系中,纽特却不是女性的拯救者,相反,他一直在接受着女性的指导与帮助。甚至可以说,在人生地不熟的纽约,纽特成为一个边缘人。而另外的男性角色雅各布以及克雷登斯等人,则是蒂娜和奎妮拯救的对象。
在电影中,纽特的问题在于皮箱被调包,大量神奇生物脱逃。而蒂娜姐妹则给身为通缉者的他提供了栖身之所,帮助他抓回各种各样的生物。从对隐形兽的抓捕来看,如果没有蒂娜和奎妮的魔法,单凭纽特和雅各布是不可能成功的。而雅各布的问题则是不能从银行成功贷款,以至于自己开面包店的愿望不能实现。蒂娜、奎妮和纽特则给了雅各布一箱用来抵押的金蛋,并且神奇动物也直接给了雅各布制作面包的灵感。克雷登斯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他在被默默然附身的命运面前几乎完全是一个无力自救的被动者,面对他时,蒂娜和奎妮则试图一再挽救,尽量避免对他的伤害。
从罗琳的魔法系列小说中不难看出,罗琳希望人们理解这一点:相比起伏地魔、格林德沃这样有形有质、生命有限的大魔王,某种无形的、割裂社会的、阻碍社会进步的东西才是更为可怕、更需要去战胜的,那就是隐藏于人类内心、难以被消除的偏见。
当人类社会依然带着“9·11事件”等留下的伤口在新世纪踽踽而行时,罗琳始终试图用寓言的方式来提醒人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既包括在不同文化(巫师与麻瓜的对立)上的,也包括两性关系(男性与女性)上的。在人们发现《哈利·波特》七部曲成功地塑造了赫敏等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甚至影响着艾玛·沃特森等人加入现实社会的女权运动时,塑造了给人们带来希望的蒂娜、奎妮等女性角色的《神奇动物在哪里》也同样表现出罗琳对社会性别意识的解读和理想女性地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