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电影的恐怖美学文化

2017-11-16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28

电影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英美感官

李 漫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8)

恐怖是人类基本情感中的一种。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都可以生发出恐怖感。而恐怖在宏观上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恐怖,即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遇到某种抵触的事物而产生的害怕、恐惧或恶心的心理;另一类则是艺术恐怖,艺术恐怖意味着恐怖已经进入到了审美领域。艺术恐怖与现实恐怖的区别就在于,现实恐怖丝毫不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而艺术恐怖却是能够令人在害怕、反感之余又感到满足、愉悦的。人们尽可能地规避现实恐怖,然而却往往对艺术恐怖趋之若鹜。电影艺术以其在视听等感官上多重刺激受众的优势,能够炮制出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人工幻境,因此电影可谓是实现艺术恐怖的重要方式。目前,在实现艺术恐怖的电影中,英美、日韩乃至中国香港等地的电影无疑都以各自的特点大放异彩,甚至形成了特有的恐怖美学文化。其中英美电影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恐怖文化产业的领导者。而在具体的内容和美学风格上,英美电影又与亚洲电影有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是值得注意的对象。

一、感官盛宴的营造

袁鼎生曾经提出过“审美场”的概念。在审美场中,除了审美主体本身要有审美愿望以外,还需要有审美客体,而在电影的欣赏中,电影无疑就是审美对象。英美电影往往能够全方位地给观众打造感官盛宴,让观众获得急速心跳甚至是忘情尖叫的经历,这种感官上的体验是审美的前提。审美是和感觉密不可分的,在电影中,只有观众经历了感官被触动的这第一个步骤,审美活动才成为可能。

以《八面埋伏》(Mindhunters,2004)为例,电影中七名FBI学员与一名教官在弗涅戈小岛上的虚拟小镇演练搜捕一名连环杀手。然而似乎真的有一名连环杀手存在,教官与学员们一个个地以恐怖的方式死去,凶手看起来就在八个人中间,八个人既无法获得外界的援助,彼此又开始相互猜疑。电影中在设置死者死亡的场景时可谓极为用心,以实现统一的恐怖效果。如教官哈里斯最先失踪,学员们用热感应器搜遍全岛也没有找到他,此时观众已经可以预感哈里斯已经遇难。次日哈里斯的尸体被发现,他被按照吊在空中的假人的方式以绳索吊在房间中,不仅观众为之大吃一惊,学员们作为FBI中的干将也为之战栗。又如列夫之死,所有人都喝下了带有迷药的咖啡,而这咖啡恰恰是列夫自己冲的。大家醒来以后,发现列夫的头颅被残忍地割了下来,而其身后的墙壁上用血写满了字。更为诡异的是,在大家昏睡的时间内,凶手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杀人、取血、写字这一系列工作的。又如文斯因为恐惧而自己带着枪守在冰库之中,结果却因枪支受冻炸膛而死。妮可之死则是香烟被做了手脚,里面有酸液,最后妮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被酸活活腐蚀而死。这些画面或是高度血腥,或是残忍不堪,而每一个又都有较为合理的解释,这使得观众在感官上接触到的恐怖是细致入微且真实可信的。

在这方面,英美电影又与日本等东方电影有所区别,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色。英美电影更追求写实,而东方传统艺术则更为含蓄内敛,追求神秘、写意,电影中的场景更为虚无缥缈,更多地需要观众用自己的想象对场景以及事件的后果进行填补,如《午夜凶铃》(Ring,1998)中的录像带等。二者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让观众惊恐无限。如在《八面埋伏》中,JD之死是因为他一贯以七个人之中的队长自居,遇到危险时处处走在大家之前,结果不慎在查看房间时打翻氦气,小腿迅速因为氦气而冻僵。在队友前来救他时,他因为看出了房间内有机关而阻止队友上前,最终液态氦气瓶翻倒,队友眼睁睁地看着JD被氦气喷满全身,瞬间成为一个冰人并四分五裂。这一全身冰冻并被分尸的场景尽管没有鲜血喷涌、内脏横飞,却是极为骇人的。而凶手设计之精巧、心机之深重又让观众好奇接下来凶手还能有怎样的杀人方式从而在审美中欲罢不能。

同时,英美电影又努力在刺激观众感官的具体方式上有所调整和创新。这方面较为有代表性的是《万能钥匙》(TheSkeletonKey,2005)。电影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残暴的杀人方式,最终的受害者也仅有两名。然而由于电影中的各种铺垫做得极为到位,如静谧的夜、阴暗的老宅、神秘的宗教仪式等,已足够将恐怖感沁入观众的心底。甚至电影有意采用一种缓慢的叙事节奏。而在最后电影也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揭露了真相——善良的女主人公卡洛琳在巫毒之术下被换了身体,成为那个衰朽不堪的老太婆,而老太婆用她的年轻美丽的躯体继续生活下去,观众只看到沉默的卡洛琳流出的不甘且恐慌的泪水,相比于灵魂交换的巫术,这一好人无好报的结局更能给人一种震撼的、沉静的恐怖感。换言之,英美电影也在尝试着用氛围的营造来取代色彩浓烈、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元素。

二、审美超越的满足

感官刺激仅仅能够打开审美的闸门,也就是抵达观众的审美阈(不同的观众又拥有着不同的审美阈),观众获得了惊惧、痛苦等感觉之后还要上升到快乐、愉悦感时,恐怖才能被称为艺术恐怖,电影本身才能是文艺欣赏的对象,即艺术品。

第一,观众要在代入感中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电影的主人公要能使观众产生移情。恐怖美学文化并不仅仅存在于恐怖片中,在其他类型的电影中也同样会有能够制造惊颤审美感受的恐怖美学。如传记电影《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2001)中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因为精神分裂而产生了幻觉,他相信用自己的数学才能为国家情报部门服务,最后国家抛弃了他,并宣布他患有精神病,而他则要在无数医生的禁锢中证明自己的清白。又如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1993)中恐龙因为电网停电而逃离了人类为自己圈定的栖居地,开始向岛上的人类发动攻击等。无论是国家机器与个人的对抗,抑或是体型庞大的史前霸主恐龙对人类的袭击,人都是处于极端弱势的情况下的,而观众显然更容易将自己代入到被迫害、被追杀的主人公身上,恐怖感也由此形成。悬疑类电影也不例外。在《神探夏洛克》(Sherlock:TheAbominableBride,2016)中,一般来说,在欣赏传统的侦探片时,观众的视角便是侦探的视角,侦探的安危自然也是最牵动观众的心的。在《神探夏洛克》中,只要是对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稍加了解的观众便首先掌握了两个信息:一是,主人公福尔摩斯和华生是不会死的;二是,除了大反派莫里亚蒂以外,一般凶手是不会将福尔摩斯和华生当成谋害对象的,反之,他们是福尔摩斯的“猎物”而非“猎人”。因此,电影为了让观众能够在代入感中又获得恐怖感,便安排福尔摩斯和华生通宵守在迷雾笼罩的豪宅旁边等候凶手“幽灵新娘”的到来。随着豪宅玻璃的破碎,侦探不顾自身安危冲进城堡中,猎人与猎物的关系有可能发生倒置,观众便获得了惊颤感受。

第二,观众与电影人物之间存在共鸣,但是又是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这样观众的恐怖才会由压抑转为宣泄。从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来看,观众在艺术品中以虚拟的怜悯、恐惧驱逐了真正的怜悯、恐惧这些不健康的审美情绪,审美超越也随之完成。例如,在《沉默的羔羊》(TheSilenceoftheLambs,1991)中,电影中的两大恶人都有严重的心理疾患,都给主人公克拉丽斯造成了恐惧。野牛比尔活剥女性的皮,而汉尼拔教授则攻破了克拉丽斯的心理防线。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不难发现,汉尼拔欣赏、喜爱克拉丽斯,成为她抓捕野牛比尔的助手而不是自己伤害的对象。尽管汉尼拔残杀医生等情节是恐怖的,但是却不是令人煎熬的,观众在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害的、突破性的快感,这种快感在最后克拉丽斯成功击败野牛比尔,并且不再在心中听到羔羊的惨叫而达到高潮。当主人公解决生死问题时,观众在其中得到了身心的解脱,与汉尼拔、克拉丽斯内心深处病态想法类似的不健康感情被电影代谢掉了,这便是一种审美的超越。

三、社会文化的反思

英美电影在给予观众恐惧和愉悦的同时,又避免“为恐怖而恐怖”,敦促着人们对社会文化进行反思。这首先体现在对人类滥用科技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上。如在《后天》(TheDayAfterTomorrow,2004)中,温室效应引发的灾难是全球性的,随着冰川的融化,整个地球都会重归冰河世纪。在这一劫难中,无论国家秉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有着怎样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力量,都在劫难逃。观众看到主人公们在冰天雪地中,被困在曼哈顿的图书馆中靠烧书来取暖时,必然感受到了挥之不去的压抑感。而这也促使观众反思灾难来临的原因。尽管银幕上呈现的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因为其中的危机是有可能真实出现的,因此观众在恐怖感的影响下不得不正视这些问题。除此之外,人类在面对恐惧时所表现出来的互助互救等,也是恐怖感的正面影响之一。

其次,英美电影还利用恐怖将关注的目光延伸到更为宽泛的领域,为人们展现人自身力量的局限、人性中难以避免的弱点,以及弱势者有可能面临的生存困境。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人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知识、智力以及暴力。而人之所以会在面对这个世界时产生恐怖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人所拥有的知识、智力和暴力手段无法应对、处理客体。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终极面试》(Exam,2009)。电影巧妙地凭借一场笔试而将叙事全部集中在一个房间之中。在三条苛刻的规则之下,八名入围考试的精英男女最终只有一个人能成为面试的赢家。这个考试的教室看起来也是暗藏着机关。八名男女为了赢得工作机会而不得不接受人性与智慧上的考验。电影有着很浓的人性批判意味。原本只是一场事关就业的考试,然而电影却通过应试者的反应不断地堆积恐怖感,如亚裔女子只写了一行字就被逐出考场,其他应试者打破灯箱、点燃试卷甚至彼此构陷等。观众惊讶地发现,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先是合作,但很快就彼此反目。在一个无关生死的场合,人们只要得到一个凌虐他人的理由,就有可能百般欺负、凌辱自己的同类,而内心良知尚存者也只能选择静观其变。而在几名应试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人性的阴暗面后,电影又告诉观众这场考试实际也是关乎生死的。电影的背景设置在未来,当时的人们大多罹患一种奇怪的致死病——“破伤风”,而举行招聘的这家公司则是研发了治愈“破伤风”药的大制药公司,而这种药物又是昂贵的。因此,为了赢得救命的机会,应试者们甚至夺下警卫的枪要置彼此于死地。此时观众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枪战的恐怖,而是人性困境带来的能让观众长期回味的恐怖“后遗症”。

英美电影在实现了恐怖的视觉化的同时又逐渐实现了恐怖的美学化。这首先体现在以各种方式给观众打造感官上的盛宴,并在叙事上使观众得到审美超越,而更具深度的电影则会在其中灌注主创对社会文化的反思,引发观众恐惧的“后遗症”。凡是成功的、以恐怖为出发点的英美电影,其最后都走向了美的提升。

猜你喜欢

英美感官
英美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究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感官训练纸模
Blue&White赋予眼镜店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