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末代皇帝》的视听风格
2017-11-16王信博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王信博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讲述中国历史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讲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电影也有很多,但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肯定是特别的一个:它是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获准进入紫禁城进行实景拍摄的外国电影;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讲述中国历史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本片艺术成就极高,在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九项大奖。片中主要讲述了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束缚的一生,并从西方视角展示了中国近现代从清末至“文革”时期的发展历程。影片中有许多独到的表达,使影片在表现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具有相当浓厚的艺术张力。
一、时空结构
从大卫·格里菲斯开始,电影当中对于时空结构的探索就一直在持续。《党同伐异》中四个不同时代的交叉剪辑让我们目不暇接,虽然可读懂性影响了这部影片的票房,但不影响其艺术造诣。所以说,时空结构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于大部分电影的单一时序叙事,《末代皇帝》这部影片的时空结构采用了两条线构成。主线的时间从1950年溥仪从苏联被押解回国受审到现代游客参观游览紫禁城,这条线索以顺序的时态表现,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状态的一种写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80年代,从精神图腾崇拜到“文革”这一中国历史特殊时期,再到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中国,每个年代的精神面貌都大不相同。片中溥仪的故事一直到他回到紫禁城,将“蟋蟀”送给保安的儿子结束,但是影片并未结束,而是以游客参观故宫作为结尾,或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态度:生死成为轮回,一切已成过眼云烟,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某一人而停止转动。
在主线之外,伴随着溥仪坐火车遣送回国,并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审和改造的过程,影片引入了第二条线索,也就是溥仪从入宫登基,一直到抗战胜利被苏联红军抓获的时间线索,将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及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领导者的重要节点展示给观众。这样做除了能够丰富影片的内容,也能够表现出本片的历史厚重感:这些节点不仅是溥仪政治生涯的转变,同样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变化。这种平行剪辑能够将溥仪性格、命运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今后的影响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且使得故事的呈现更加立体而且紧密。两条线索在画面和剪辑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影片开始溥仪归国受审,因为内心压力导致他在盥洗室割腕自杀。典狱长发现盥洗室大门紧锁,随着他敲门并大喊“开门(open the door)”,画面切换到溥仪被送入紫禁城前醇王府大门的场景,通过对白引导剧情的发展和时空变化,不可谓不高明。这种场景转换的方式还出现很多次,比如典狱长阅读庄士敦写的《紫禁城的黄昏》,第二段正是庄士敦给溥仪送了一辆自行车,画面转换也是从书中庄士敦手扶自行车开始的。
二、视听风格
时空结构是一部影片的叙事基础,有了扎实的根基还需要丰富的表达形式以便影片有更好的视听呈现。除了立体且紧密的时空结构之外,《末代皇帝》当中还具有独特的视听风格,使其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隐喻元素
影片《末代皇帝》中具有许多隐喻元素,其中对叙事和溥仪命运表达最重要的两个事物当属“门”和“蟋蟀”。“门”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也是能够将一个空间与其他空间区分的一个物体。本片中与溥仪有关的“门”其实指代的是对溥仪的束缚。从影片的开始就不断出现这种元素,伴随着片头的音乐,出现了多次剪影形状的门,而背景以故宫的景色为主,这也预示着溥仪在宫中被束缚的生活。溥仪登基的场景中,幼年溥仪耐不住性子站在龙椅上,父亲醇亲王说了一句“就快完了”,这也是对满清统治即将终结的预示;而当溥仪走下龙椅准备离开太和殿时,一扇黄色的帷幕将他的视线遮挡住,也就预示从登基开始溥仪就进入了被束缚的生活。而在影片中,又出现了许多次溥仪与“门”的画面,比如庄士敦被聘请作为溥仪的老师入宫,溥仪与他会面的第一个镜头,画面中溥仪坐到龙椅上,龙椅就在画面正中,而门框将溥仪框在其中无法挣脱。溥仪在战犯管理所受审改造的场景中也有“门”的元素。管理所有一扇绿色的大门,这扇大门总共在片中不同时间段出现了4次,每一次门上的绿色都会更鲜艳,直到最后溥仪被特赦达到最高峰,这代表着溥仪终于获得了自由。同样,每次溥仪身边亲近的人离开他时,也有“门”出现,比如他骑上自行车想出宫去看望逝去的母亲,却被侍卫拦住,大喊“开门”却无人听从他的命令;婉容被日本人送走时面对紧闭的大门,只能无力地喊出“开门”。在溥杰带领溥仪爬墙看到袁世凯登基称帝一幕时,溥仪走下城墙,发现大门被墙堵死,这不仅是防止溥仪与外界交流,更是残留的守旧派作茧自缚,保护好自己仅存的城池。
而“蟋蟀”这个元素则是对溥仪自身命运的隐喻。蟋蟀第一次出现是溥仪登基时,太傅送给溥仪一个装着蟋蟀的竹套筒。这只蟋蟀象征的是溥仪作为孩童的童真与纯洁,同时预示着溥仪的生存空间已经在封闭的空间之中,被皇宫和皇权的枷锁束缚住;而在影片结尾处,溥仪回到紫禁城,找到这个竹筒套送给了保安的儿子,然后自己消失不见。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代表了一种生命的传承,并用蟋蟀爬出套筒隐喻溥仪最终得到了解脱,挣脱了束缚。隐喻的元素在本片中出现了很多,也提高了影片的戏剧价值,并且阐述了导演对于溥仪这个角色的态度。
(二)画面表达
本片的画面表达也是独具特点的,在画面结构、场景布置、摄影机运动、光影及色彩上都有其独到之处。皇宫卫队在晚上去醇王府迎接溥仪这场戏中,在大门打开的一瞬间好像狂风卷起,门外尘土飞扬,整个画面充斥着大块儿黄色和高光,但是画面之中并没有过多的光源,好像门外火光冲天,再加上紧张的音乐响起,这表示着进宫这件事对于溥仪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就像是官兵抄家一般。溥仪觐见慈禧时也有类似的画面表达,画面之中烟雾缭绕,光线斜射进入宫殿,表达出清末的一番破败景象。
溥仪在醇王府被接进宫时,迎接队伍走到了紫禁城的边缘,此时画面构图表达的含义耐人寻味:左半部分画面中下方是低矮的平房,天空在左边占到大部分的比例;而右侧则完全被紫禁城高大的城墙所笼罩,完全没有任何空间可言,画面传递出来的压抑感极强。这种画面构成方式正是为了表现出溥仪从自由、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进入到紫禁城这一个充满了禁锢和束缚的地方,暗合了影片的主要表达:溥仪被束缚的一生。这种表达在影片中也有其他表现,比如溥仪和溥杰在宫中学习,室内的背景是一扇窗,有意思的是窗外却是一堵高墙,虽然有阳光却见不到外面的景色。在紫禁城中的先王妃们代表的是陈旧的思想和保守的势力,她们每次出现在构图上的仪式感也很强,人物四周经常会有“画框”一样的封闭线条,好像古旧的画像一样,而且人物造型上毫无生气,将这种“旧”的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影片中画面形式感强,画面叙事能力也极强。在文绣雨中逃离张公馆的场景中,文绣跑出公馆,仆人送出雨伞,这时摄影机随着文绣的奔跑向右侧横移,画面内比较开阔,充分表达了文绣在片中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追寻自由的态度;然后川岛芳子乘车前来,摄影机下降到围栏之下,向左侧横移回来,又表明了溥仪没有摆脱束缚和困境的意味,运动镜头的表达能力可见一斑。
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皇帝的庆典上,婉容所有的出场大都在阴影之中,而她走向舞池的镜头一个人被柱子间隔,这种画面的分割表现出她的寂寞和孤独感。而后溥仪前去与她交流,溥仪的形象先是出现在镜子里、属于镜中空间,而婉容的形象则存在于真实空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二人关系的明确表达?接着婉容孤独地回到房间,走廊的光线和颜色在纵深方向上由高调明快的亮色过渡为阴冷压抑的蓝色,表现出婉容与庆典的格格不入;在她与川岛芳子亲热的戏份中,二人在画面之中也是分别占据了画面的明亮与阴暗的区域。川岛芳子诱导婉容吸食鸦片、引发她性格转变从而孤立溥仪的阴谋也揭露了出来。而在溥仪在码头送别庄士敦的场景中,由一扇门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国人乘船的区域,画面亮度较低,色调阴冷,体现出当时中国人民的处境;而门的另一侧是外国人乘船的区域,看起来则是高调的照明,色彩也明亮了许多,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光影色彩的对比在大的段落上也有体现,溥仪归国受审的场景之中画面大都是冷色,表达出心理的阴郁;而在紫禁城的画面大都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象征权力和地位;而溥仪出狱之后的场景则色调回归正常,变成了常态的生活,溥仪骑着自行车从人海中出现正预示着他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平凡但自由。
(三)音乐表现
音乐一般在电影当中会起到渲染气氛和情绪的作用。《末代皇帝》的电影配乐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作曲有坂本龙一、戴维·伯恩和苏聪三位音乐家。本片的背景音乐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乐器相结合,不仅有马林巴琴的轻灵、小提琴的悠扬,也有二胡的悲伤,而这些主题音乐也在影片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溥仪亲近之人离去之时,就会响起OpentheDoor的主题音乐,这首音乐中二胡的声音传达出悲伤,是溥仪内心情感的外露;而小提琴则代表了怯懦与无奈,溥仪无法抗拒乳母、婉容的离去,作为统治者的无力、权力被架空的现状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西方视角
《末代皇帝》是由西方导演来讲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的一生,所以会带有西方社会的文化认知。首先,影片中真正把溥仪当作普通人来看待,他曾经是帝王,但是在片中更像是一个一直努力但不断失望的人。他最初对权力的渴望来源于玩耍,在溥仪和溥杰最初见面时,溥杰问“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不是真的?”溥仪的回答是“当然,如果我淘气了,就会有人代我受过”。但是当他想去追回乳娘、想看望母亲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不可以”。而每当溥仪想要改革的时候,总有各种力量阻挠他达成目的。这正是作为一个人普通应该有的情感,片中没有大肆描述溥仪作为帝王的奢靡生活,他反而比很多老百姓过得都不如意。
再者,片中出现了西方文化开化东方文化的思想。在影片中溥仪被塑造成一个严重西化的人。溥仪接过庄士敦送他的自行车,骑得很好,这便代表他放弃了代表东方文化的马、轿子,而开始接受西方文化,想冲破传统体制但是没有成功。而视力出现问题需要佩戴眼镜则是东西方文化的角力,西方文化的代表庄士敦与东方文化的代表内务总管之间的对抗中,最终庄士敦胜利,从此溥仪开始佩戴眼镜,即从西化的观点看待身边的世界,包括后面割掉辫子准备改革都是如此。所以他在受审时说过这样一句台词:“任何西方的东西都好。”片中对于西方文化的赞许由此可见。
四、结 语
《末代皇帝》一片以及其成熟且富有艺术性的手法展示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片中除了对于溥仪跌宕起伏的人生的讲述,还有导演对于中国社会变革的独到视角以及对西方文化的赞许和褒扬。影片也以非常规化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立体的时空结构、丰富的视听特点都让我们为之赞叹。有人评价这部影片“既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又反映了西方文化界眼里的中国文化”。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却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