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动画片中的民族元素

2017-11-16杜丽娜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1

电影文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民族性动画片将军

杜丽娜(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1)

一、中国动画片民族化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初,西方动画片开始在中国影院上映,新鲜的表现方式瞬间刺激到了先锋电影创作者的神经,其中万氏四兄弟率先扛起了中国动画发展的旗帜,开始在毫无创作经验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开发动画片,1922年一部时长仅有1分钟的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问世,正是这部在故事内容和表现方式都甚显苍白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启了中国本土动画片的发展历程。[1]在整个20年代,万氏四兄弟始终没有停止对动画片创作的探索,先后创作出了《大闹画室》《一封书信寄回来》《纸人捣乱记》等动画片,虽然这些影片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方式上几乎完全模仿西方动画片,但依然成为奠定中国动画片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侵略的战火在中华大地上燃起,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民族自觉性不断高涨,万氏兄弟的动画片创作也逐渐向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方向发展,《同胞速醒》《勿忘国耻》《血钱》等影片也获得了民众的认可。与此同时,对本土故事的关注也逐渐拓展到了对民族传统文艺作品的改编借鉴之上,《蝗虫与蚂蚁》《龟兔赛跑》等改编自中国传统寓言故事的影片也成为30年代中国动画片的重要类型,自民族传统文艺中汲取养分也使中国动画片开始踏上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在万氏兄弟对中国动画片创作的坚持中,越来越多早期中国电影人也投入到本土动画片的创制之中,20世纪40年代,《铁扇公主》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首部动画长片上映,获得了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东北制片厂成立并创作了动画片《皇帝梦》《瓮中捉鳖》,在题材方面充分展现了民族特色的同时,还创新借鉴了中国传统木偶戏的表现方式,在表现方式方面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动画片在民族性方面的探索。

在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后,以中国历史上首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为开端,中国动画片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黄金期。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动画电影人已经从学习西方的热潮中冷静下来,开始关注民族传统文艺的重要价值并将其应用到本土动画片的创作中。在叙事内容方面注重从民族传统文艺作品中选取题材并进行改编,寓言、小说、民俗故事等都成为中国动画片的重要汲养,如《大闹天宫》《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在表现形式方面逐渐开拓了水墨动画片、皮影动画片、剪纸动画片等形式,并在动画人物塑造和场景设计方面重点融入了戏剧元素,充分地展现出中国动画片的民族特色,《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小鲤鱼跳龙门》等均为代表之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中国动画创作领域还产生了著名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在后续创作中对民族性的遵从和坚守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动画片的独立发展。

在因“文革”而短暂蛰伏后,中国动画片乘“双百”文艺发展之风再次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一系列颇具民族风的作品活跃在影坛之上,如《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九色鹿》《山水情》《女娲补天》等优秀作品使中国动画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焕发出了新时期的民族光彩,此时中国动画片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叙事题材和表现方式上对传统文艺的借鉴,还逐步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片开始踏上现代性与民族性共存的发展之路,在坚守民族性的同时不断从美国、日本等动画发达国度的动画片中学习先进经验,在创作技术层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宝莲灯》《大鱼海棠》《大护法之黑花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动画片在口碑和票房上均获佳绩。本文将在把握中国动画片民族化发展道路中的重要节点的基础上,从古典戏曲、传统文学、国学文化三个层面探析中国动画片中的民族元素。

二、中国动画片中的古典戏曲元素

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戏曲片成为主流,电影也被称为“影戏”,可以说中国电影的产生与中国古典戏曲具有很深的渊源,在中国动画片的产生发展中,戏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公认为正式开启中国动画片民族性发展征程的标志性作品《骄傲的将军》上映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中最具民族性的元素就是影片主人公将军的形象塑造,无论是从将军的样貌衣着,还是具体的肢体动作均呈现出鲜明的京剧特色。《骄傲的将军》中的将军拥有典型的京剧中的花脸,花脸之上有着长长的胡须,衣着既具有中国古代将军服饰的特色,又呈现出京剧中武将戏服的特点,整部影片围绕着将军的故事展开,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都具有京剧人物的风范。将军因在战场上的胜利而备受尊重,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在行走时肩膀高耸、身板挺直,在站立时双脚分开,呈八字状,这些动作设计都体现了将军得胜归来后的趾高气扬,尤其是在小人的吹捧之下,将军更是得意地捋动胡须。捋动胡须是京剧中经常出现的典型动作,大多数情况下表现的是得意、骄傲的心理活动,《骄傲的将军》用这样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典型京剧动作暗示了将军逐渐呈现出居功自傲的状态。日益骄纵的将军不再操练,终日鱼肉欢饮,在一次乡间游玩的过程中,将军看到村民正在练习武功,骄傲的将军决定在村民面前显露一番,伸手去抓石盘,然而石盘并没有如愿地举过头顶,而是纹丝不动,即便将军再发力也未能举起石盘。这时影片中又一重要角色即小人活跃在银幕之前,他围在将军身边不断呈上奉承之词,上蹿下跳,与京剧中的丑角形象如出一辙。从将军到小人,《骄傲的将军》中的动画人物形象塑造均融入了鲜明的古典戏曲元素。

在《骄傲的将军》之外,还有许多中国动画片十分重视古典戏曲元素的运用,比如在动画片《哪吒闹海》中,重要人物形象哪吒和其父亲李靖的动作设计就体现出鲜明的京剧特色。在李靖夫人生产时,李靖捋髯俯身探问生产情况;在听闻哪吒闹海时,李靖挥剑指责询问,在愤怒和惊恐中不停摇头并将胸前的胡须高高一扬;在哪吒自尽时,他提剑转身自刎,留下了剑横颈前的背影等,这些动作都与京剧中的动作十分相似。此外,《贵妃醉酒》《红娘》等动画片中的扇子等道具也是中国动画片中古典戏曲元素的代表。

三、中国动画片中的传统文学元素

中国传统文学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小说诗词等都是中国动画片题材选择和叙事风格发展的重要汲养。可以说,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动画片独立创制发展的强大保障,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区别于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文学资源,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上映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系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这部影片在叙事题材方面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为蓝本进行节选再创,在叙事风格和表现形式等方面也极具民族之风,在国外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大闹天宫》中的造型艺术是迪士尼动画公司无法完成的,这是一部完美展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佳作。上映于20世纪末的动画片《宝莲灯》,其题材取自沉香劈山救母这一传统民间传说,沉香的母亲三圣母被其兄长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同时二郎神还盗走了宝莲灯,15年后,长大成人的沉香凭借着勇猛之力和爱母之心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宝莲灯也重新绽放光芒。这个古老的传说在历史中曾被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多次改编,动画片《宝莲灯》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次编创,这部影片不仅引发了民众对中国本土动画片的关注,还荣获了金鸡奖的最佳美术片奖。在题材借鉴方面,除《大闹天宫》《宝莲灯》等上述影片之外,还有许多中国动画片融入了传统文学元素,比如改编自传统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神笔》《自古英雄出少年》;改编自少数民族故事的《马头琴的传说》等都是不同时代的优秀代表作品。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动画片的创制中再次掀起复古浪潮,而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改编再创作尤为集中,其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被认为是近十年来中国动画界少有的现象级作品,同时荣获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被小和尚江流儿所救,二人在斩妖除魔的过程中寻找自我并最终实现了心灵的救赎。总的来说,影片采用了传统文学名著《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重要人物形象,但在孙悟空随唐僧取经的故事上进行了颠覆性的再创作,在带来陌生化的审美效果的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民族性和现代性更好地融合,同时这部影片还使用了3D技术进行创制,在国内实现了2D和3D同步放映,这种改编方式也成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中国动画片中的国学文化元素

在融入中国古典戏剧和传统文学元素的同时,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动画片在创作中开始关注国学文化精神的融入,中庸圆合之美的儒家文化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成为中国动画片中最主要的国学文化元素。中庸不仅是儒家文化所力导的入世方式,而且是数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一。同时,在刚柔之间、理智与情感之间寻找平衡的圆合之美也是中国文艺创作的理想状态。动画片《过山猴》上映于20世纪中叶,讲述了一只猴子抢帽子的简单故事,事实上这个小故事更像是滑稽剧,但这部影片将写实的造型和夸张的动作设计相互结合,避免了过度的搞笑和戏谑,呈现出一幕诙谐灵动又恰到好处的动画作品。中国动画片中的中庸圆合之美还体现在“大团圆”的结局设置上,《大闹天宫》就大胆地改写了原著的结局,孙悟空不仅没有被如来所制压于五指山下,还打翻八卦炉大闹凌霄宝殿,使天庭大乱、玉帝自危,就影片内的主人公孙悟空和影片外的观众而言,这样的结局设置无疑是圆满的。[3]

在体现中庸圆合之美的同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生存观也在中国动画片中多有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源自中国国学文化经典道家文化,无论是老子的“道法自然”,还是庄子的“达生忘我”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融的价值观。[4]在著名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尤为凸显,这部影片上映于20世纪80年代末,讲述了年迈的琴师与渔家少年之间的故事。生病的琴师在山中被善良的渔家少年所救,在身体康复后琴师将抚琴的技艺传授给少年,并将古琴赠与少年,二人之间真挚而幽淡的情感在影片中娓娓道来。《山水情》通过水墨画中经典笔法和着墨方法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朦胧深邃的意境美,模糊了人眼中的自然和自然之中的人的界限,使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于水墨山水之中,在浩瀚自然之中的真挚师生之情交相呼应,带来了“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这部影片不仅荣获了金鸡奖的最佳美术片奖,还获得了包括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加拿大国际电影节、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等国际级电影节、奖项的认可。

纵观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民族性一直是其坚守不变的创作原则之一,在全球动画电影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起步较晚、发展进程较缓慢的中国动画片在创制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民族性,同时在民族元素的运用中融入更多的时代内涵,在民族性和现代化交融并进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动画片的独立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性动画片将军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我家的“将军”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将军
推荐一部动画片
将军驾到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