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悲剧性解读

2017-11-16兰玉玲齐齐哈尔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电影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林恩战事比利

兰玉玲 (齐齐哈尔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李安是一位极具悲剧意识的导演,纵观其电影,尽管它们背景、题材乃至文化指向各异,但其中几乎都体现着某种悲剧精神。李安根据作家本·方丹(Ben Fountain)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Lynn’sLongHalftimeWalk,2016)亦不例外。尽管在影片上映前后,围绕电影的讨论基本上都围绕李安大胆采用的,能给观众带来空前清晰感、立体感的120帧技术展开,但在形式之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叙事也是值得进行解读的。电影以比利·林恩在一场橄榄球比赛前后的数小时时间的活动给予了观众情感震撼,表达了导演的悲悯情怀。

从悲剧的深度而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依次存在三个层次的悲剧,分别是战争的残酷、社会的无情以及人生的无奈。不难看出,随着这三个层次的递进,其所涉时空范围便越大,能够对悲剧感同身受的人便越多。

一、表层悲剧:战争的残酷

只要对李安作品稍加了解就不难发现,无论是面对东西方题材,现实或奇幻、魔幻题材,李安都秉承着一种东方特有的节制与含蓄。其电影往往取材于他人的小说,而在对小说内容进行影像化的时候,李安总是采用一种“中性立场”,其隐藏在镜头背后的终极人文关怀往往需要观众自行品味。在张扬悲剧意识时亦是如此,李安并不会单纯地为观众展示人生无边的绝望与彻底的荒诞,使观众痛苦并不是李安的最终目的,启发观众发现潜藏于哀伤、苦难之后的人性才是李安的目的。

就这一点而言,可以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对战争场面的表现与同样经典的《拯救大兵瑞恩》(1998)、《生于七月四日》(1989)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同样是表现战争的残酷,后二者选择了对战争场面进行高度还原,如《拯救大兵瑞恩》以长达20分钟的时间浓墨重彩地表现士兵在诺曼底登陆时相继死去的场面,以为“大兵瑞恩是否值得被拯救”提供一个讨论的背景。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战争场面却并不宏大、血腥,也并无某种史诗性的厚重感,数个战争镜头是以闪回的方式出现的,而直接表现死亡的则只有两处:一处是蘑菇班长的阵亡,一处则是一个与林恩近身肉搏的“圣战者”的死去。这一来是与导演对战争性质理解的区别有关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已被定性的,《生于七月四日》中的越战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则通常是被否定的对象,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伊拉克战争则去今未远,在美国乃至国际社会有着极大的争议)。二来则是与导演的个人艺术偏好有关。与高度张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拯救大兵瑞恩》,以及具有明确反战态度的《生于七月四日》不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好处于一个微妙的中间点。李安有意识地选择了方丹这本表现美军出兵伊拉克的小说,主人公因为这场尚未有清晰定义的战争而被置于一个微妙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是国家的英雄,受到万众瞩目的礼遇;另一方面,包括姐姐在内的亲人则认为他们是“侵略者”。在李安的处理下,电影的主题是暧昧的,它既不是一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擅长的主旋律式电影,更不是一部纯粹的反战之作。

然而,尽管电影无意于指向反战,但对于战争的残酷性依然有着到位的揭示。这也是电影给予人悲剧感最为直观的元素。首先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生死之隔就在须臾之间,蘑菇班长在行动前一个个地对士兵们说“我爱你”,正是预见到自己随时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对于民众来说,战争也同样是残酷的。电影中表现了美军士兵在伊拉克居民家中搜查时妇女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双方在无法沟通情况下的敌意。而作为“入侵者”一方的家属,林恩的家人也日夜生活在失去亲人的担忧中。其次,更为残酷的是在战场之外,大量士兵罹患了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而无法适应社会。如在电影中,赛克斯在被舞台的烟火吓到以后情绪迅速激动起来,开始打推搡他的工作人员,在观众席上因为有观众轻佻地谈起军队里的同性恋问题而将那名观众锁喉致其昏厥等。战争带来的创痛势必在美国大面积、长时间地蔓延下去。

二、次层悲剧:社会的无情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较战争更深一层的悲剧是根深蒂固的社会症结。首先,展现着一种当下美国社会中的冷漠现象。B班的战士们在橄榄球的现场茫然地被一群人指挥着,换军装,听到某句歌词的时候站在某个地点,然后立正不动一直到表演结束,等等。在嘈杂的比赛现场,战士们全部无法理解导演的意图,对这些交代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导演也没有解释的耐心。林恩们成为塑像一般的表演道具,无论他们曾经怎样出生入死,在这个时候他们实际上都是“真命天女”等明星的陪衬,是观众需要的激情、娱乐的一部分。在喧闹的表演结束后,战士们依然呆立在原地,各怀心事。林恩是想起了战场时的悲惨景象,而战友们则有的是激动于终于见到了碧昂斯等偶像。然而舞台工人们因为只有九分钟的装台时间,迅速与这群迟迟不肯离去的战士起了冲突,两边都正情绪激动的小伙子很快就大打出手。在被保安拉开以后,舞台工人选择了在停车的卸货区蹲守,在士兵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再次冲出来,两伙人又一次陷入缠斗之中,直到戴恩鸣枪示警,这一次斗殴才宣告结束。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性的桥段,B班士兵在一个节目的时间内就从被邀请、被吹捧、被拥护的对象成为被遗弃、被围殴的不受欢迎者。这两种身份都不是士兵们主动选择的。他们以一无所知的状态来参加这一次球赛,又糊里糊涂地败兴而归,并且在离开之后还要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当舞台工人在打架时说“这就是我们的兵”,言下之意便是这样的军人不值得纳税人供养时,B班士兵们的心中发出的声音则是“这就是我们拼死保卫的人民”,双方处于一种对立的位置,都认为对方辜负了自己的付出。

其次,对这种冷漠电影给出了答案,这是消费时代必然的产物。政治本身就是冷血的,战争在任何年代也都是残酷的,但是在林恩所处的时代,他所经历的冷漠无情在于这是一个几乎一切都可以商品化的年代。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抱有一种娱乐至上、利益至上的生活观,而急促的生活节奏也致使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情绪,这导致了一种扭曲。在林恩们前往球场时,组织他们的制片人就声称他们的故事将被著名导演拍成电影,他们将每人得到十万美元,兴奋的战士们甚至已经计划好了这笔钱的用途。然而就在球赛的短短几十分钟内,这个电影拍摄计划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片人带班长戴恩和作为主角存在的林恩去到投资方的包房里,告诉他们,第一,电影并不会展现整个B班;第二,他们每人只会得到5500美万。这是重视战友情义的戴恩和林恩无法接受的。而投资方奥格尔斯比先生则高傲地解释道,他们曾经值得这笔钱,但是现在距离林恩勇救班长视频在网络上的火爆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对于好莱坞来说,两个星期和两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原本谈好的巨星表示对这个题材没有了兴趣。换言之,林恩曾经的九死一生在消费主义时代下已经迅速地贬值了。

三、深层悲剧:人生的无奈

在对《断背山》(BrokebackMountain,2005)进行总结时,李安曾经表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以此来形容人生总有各种遗憾,人们有可能会因外在压力和自我认同问题而阻碍自己得到幸福。由于李安在每一部电影中都流露出的“以小见大”的艺术追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同样可以被引申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次中场战事”。

电影中最深层的悲剧在于,李安以林恩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处处不自由,而人对这种不自由是无力抵抗的。首先,不自由体现在人选择的有限上。林恩本人虽然身为以服从为天职的军人,但是他并不是没有选择的。在电影中,林恩主要做了三个影响自己人生之路的选择,以这三个选择花费他考虑的时间排序,依次为:不顾自身安危营救蘑菇班长;拒绝了奥格尔斯比先生的无理要求;婉拒了姐姐请心理医生帮助他开假医疗证明以避免再上战场的恳求。从表面来看,林恩根据自己的意志支配了自己的命运,然而他最终依然无法平衡个人意识与时代洪流之间的冲突,“回归战场”仅仅是林恩所能够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最后踏上加长悍马(在林恩的幻觉中,悍马车成为战车,车上坐着已经牺牲了的蘑菇班长)的林恩热泪盈眶,战友们一个个对他说“我爱你”,但此时林恩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获得平静和坚定,相反,他依然是惶惶不安的。林恩代表了有如尘埃的芸芸众生,几乎每一个个体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只能被各种外在因素裹挟着走完自己的人生。

其次,不自由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难以互相理解上。在电影中,年仅19岁的林恩是一个高度孤独的个体,林恩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给予他共情、理解和归属感。他出场时的定位是国民英雄,然而他却厌恶因为“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给他换来荣誉,这些荣誉反复提醒着他那段痛苦的回忆。广大群众热爱在镜头前、聚光灯下的这群英雄,与其说是真心实意地尊敬他们,倒不如说是一种获取爱国感、正直感的自我满足(在电影中有一个蒙太奇镜头是人们在近距离接触林恩的时候实际上对林恩谈论的都是自己,如“我也曾经穿过制服”等),这种对他人热爱的满足的代价是林恩将自己置于人间地狱中;而最在乎林恩生命的姐姐,也即林恩参军的直接关系人,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林恩参加这场战争,她想保全弟弟的生命以及“纯洁”;而即使是林恩最后选择的以戴恩为代表的、和林恩生死与共的战友们,实际上也并不能理解林恩,当林恩试探性地询问戴恩有没有想过退伍时,得到的是戴恩义正词严的呵斥。

与拉拉队员菲姗的一段短暂的情缘是林恩在这场“中场战事”中邂逅的唯一美好,菲姗的存在也确实动摇了林恩继续军旅生涯的信念,然而这仅有的美好也很快被打破。在两人告别时,林恩坦承他曾经想带菲姗私奔。而菲姗的第一反应是“你不是要回战场吗,你是授勋英雄啊!”这彻底地断绝了林恩最后一丝利用假医疗证明远离战场的念头。这一刻的林恩明白,菲姗所爱的,仅仅是比利“授勋英雄”的光环而非他本人,菲姗从来没有真正打算与他厮守,两人所拥有的也仅仅是一面之缘带来的好感,是与爱无关的。最后林恩的一句对姐姐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我可能要以处男之身死去了”流露出他对这段实际已经无疾而终的感情的绝望。

综上,李安的跨文化背景成为其遴选剧本的宝藏,而李安本人敏感思辨的心智则是其创作的源泉,其电影往往以大悲无言的姿态,表现着现实的质感以及生活的凌厉。其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以高清的120帧技术吸引着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在叙事上清晰地洞察着人性和社会的细微之处,传递出悲剧美。李安匠心独运地在电影中表现了战争、当代消费社会以及人生三个层面的悲剧,而在使观众感到遗憾与悲伤的同时,李安又不忘促使观众体味主人公的自省与救赎。可以说,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切入点来观照李安电影的悲剧感,是兼具现实意义与审美意义的。

猜你喜欢

林恩战事比利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二战“军中甜心”歌手薇拉·林恩逝世,享年103岁
木兰从军
中国最早记载的一场战事竟因盐而起
布尔和比利
布尔和比利
只要我们在一起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