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红色电影转型与英雄形象
2017-11-16赵博翀李婷婷
赵博翀 李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030)
红色题材电影是传播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产红色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红色电影呈井喷式发展,如《地道战》《董存瑞》《上甘岭》等,主旋律红色电影在该年代成为电影产业的主流。但在步入新时期后,随着文化诉求多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的红色电影逐渐失去了市场,能否再度风行于世就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1]国家精神的塑造是红色电影在新时期成功的关键,而纵观近些年的国产电影,鲜少有影片能给观众带来国家精神和价值的回味与想象。
影片《湄公河行动》的上映打破了红色电影不叫座的桎梏,在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中,《湄公河行动》以突破性的势态,从四个方面为主旋律红色电影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供给侧改革影响下影片叙事策略改变
事实上,源于中国电影市场内部自我谋求变革的力量似乎从未消失,一旦有了适合创新发展的政策、市场、媒介、观众等生态要素,便立即焕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2]《湄公河行动》的火热源于电影市场和观众心理的自我变革。当红色电影走向衰落与国家主义意识不断强化和苏醒成为对比,中国电影市场的自我变革由此产生。如《湄公河行动》这种新型红色电影在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下,在叙事策略上与其他国产影片有着很大的不同。
整部影片围绕抓捕糯卡展开,但在叙事上对传统红色电影却极具颠覆性。传统红色电影力图使片中人物形象都表现得极为丰满,但本片中除了高刚和方新武,其他人的死亡或是受伤均未能在人物表现上有足够的力度。无论是队友的受伤还是哮天的死,都没有给予牺牲者“放大式”的描绘。导演通过此种手法表达一种观念:在国家利益面前,小我的牺牲是必然会发生的,另类的“英勇就义”的表达方式更是凸显了影片中人物对于爱国主义使命的坚持与决绝。
这种叙事策略的改变是新时期下生态要素的变化所引起的,是市场自我发展和革新的必然结果。在传统红色电影中,统一性和原则性是红色电影所传达的基本原则,却与当代电影观众崇尚自我的个性相悖。在本片中导演摒弃了主旋律电影常用的集体意识,用英雄叙事代替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载体,用个体的情感来渲染国家尊严。
个体的英雄主义与人物情感的处理,都是电影市场自我变革后,导演依据观众需求所做出的迎合市场与政策的叙事策略。这些变化对于红色电影来说是积极求变的一种方式。
二、非典型性的英雄塑造
英雄人物的典型性一直是国产主旋律电影走不出的桎梏,影片中为了凸显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会避重就轻地将其塑造得完美无瑕,这种过于高大的人物塑造方式使得影片的说教性大大增强。目前,中国电影受众以青少年为主,这些人崇尚自由,对不真实的说教方式感到反感。所以太过刻板、虚幻的英雄形象并不能获得更高的接受度,也无法使观众认同电影传递的价值观。
诚然,英雄主义是红色影片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也成为影片需要表达的正义的载体,但完美的英雄主义却并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中出现了一些较为惊喜的变化,观众眼中的英雄人物开始变得接地气,纵观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更加接地气的英雄形象是红色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
如果让受众接受英雄人物不完美的一面,则需要更加符合人性的人物设置以及更加合理的故事情节发展逻辑。观影并非一种单向活动,电影创作者和观影者通过影片相互沟通、相互说服,当受众踏进电影院时,电影创作者更加需要尊重受众的价值观,信任受众对人物的包容。
从早期红色电影的完美英雄,到如今的缺憾式英雄,这种过程在中国电影发展中有迹可循:如《集结号》中的谷子地,导演在保留其英雄主义的同时,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贴近现实,增加观众对人物的认同感。亦如《战狼》中的冷锋,以问题青年的形式另辟蹊跷,将非主流的英雄形象和个人英雄主义作为代替集体主义的方式,使英雄人物浪漫化,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来塑造新型的英雄形象,来规避此种类型片给观众带来的刻板英雄形象。
《湄公河行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做得更加极致,方新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更不是存在于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形象,他并没有明确的价值体系支撑,人物设置更接近于事实,即使是最后的牺牲与奉献,也始终无人将英雄的头衔给他,因为方新武缉毒的目的并没有那么高尚,他是因为女友吸毒,所以他要更直接地打击毒贩,这种打击罪犯的形式跳脱了中国警方的“严于律己”,私人情感的因素被放大,方新武枪杀邢登,更违背了警察的原则。这种反传统化的形式将影片中的英雄塑造得更加贴近现实,也更容易使观众从情感上产生共鸣。
影片中,方新武的“不完美”体现在三点:第一点是影片开始他对待罪犯时采用了逼供的方式套取情报;第二点是方新武为了知道糯卡的位置,用直升机吊着罪犯进行逼供;第三点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点,方新武在追赶当年杀害其女友的毒枭时,因仇恨冲击头脑,私自枪杀了毒枭。显然,这三点可以体现方新武是一个不守规矩、心狠手辣的警察,并且在警察的身份和复仇者的身份中他选择了复仇。但是观众并没有对此感到反感,也不觉得方新武因此而发生了变节,观众本能地包容人物的情感选择,也选择了相信人物。
影片《湄公河行动》中,高刚和方新武两个角色互为掎角,是一种英雄和普通人之间的辨析,在这种性格的纠葛下,传统英雄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在影片中不断切换,既满足了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又增加了传统英雄主义下国家意志的传递。
虽然方新武的角色并非按照英雄的形象来塑造的,但是《湄公河行动》始终是一部显然易见的红色电影,影片不再通过人物来传达正义的力量,却始终立足人物。即使英雄的形象不再虚幻,但人物在影片中的转变过程却一直影响着观众对正义和国家的理解,电影创作者给予观众一部电影的时间,促使观众从一个普通人转变成讴歌正能量的积极分子,这种转变是由于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有着不自觉的代入感,方新武以一种看似“自私”的目的展开缉毒行动,却在缉毒过程中慢慢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境界,由小爱到大爱的转变正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的辩证结合。由此,在影片的开始,观众理解方新武,在影片的结尾,观众理解了影片。
三、爱国主义与民众意识的重合
红色题材电影除了展现与恶势力斗争的残酷外,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就是爱国主义。大量的红色电影对于爱国主义的强调都是直接的,用镜头和语言不断提示国家意识,使影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与国家意志相关联,但口号化的爱国主义语言在影片中不断重复,却让影片产生了教条性,这种教条性被年轻观众所排斥,致使票房低迷。
在《湄公河行动》整部影片中,爱国主义并没有被反复提及,只出现在影片开头“公安部长”的话中:“当国民安全受到威胁时,国家不会坐视不理。”其他片段我们看到的只是高刚和方新武等人冲破一切阻力的行动。导演将说教淡化,用柔和的方式向观众传达片中人物的信念,激发观众在认知和信仰上的认同感,使影片中的人物信念与观众意识重合。此类手法常见于近期香港警匪片的风格,如《寒战2》中:“公仆,是我们的身份,我们的公权力基于民众的信任 所以我们是民众的仆人……”这段台词在影片的开头不仅奠定了影片的红色性质,也从心理上感染了观众。
电影中戏剧冲突和悬念是观影持续性的保证,如方新武女友吸毒的场景放在全片开头,辅以说明本片背景的画外音。一来可以从更直观的角度观察吸毒者,二来也为影片中段方新武女友的故事设计悬念。观众在欣赏电影时对于情节的探索欲望的增强,是保证影片爱国主义内核、减少观众对说教排斥的重要因素。
爱国主义核心在本片中通过更加接近现实主义美学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看到的是毒贩所设置的各种困难、以身殉职和一往无前的主角们。导演通过情节的处理,用镜头和人物提炼出影片的核心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3]以本片来说,其社会效益就是民众意识的共鸣性。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但凝聚民族意识的影片却少之又少,当美国的超级英雄们在银幕前诉说着美国的价值观时,中国观众更为期待的是一部可以与当前民众意识相吻合并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影片。《湄公河行动》中,大量的动作设计和镜头调动,是导演对于经济效益的索求,也是导演较为擅长的部分。而影片开头“公安部长”掷地有声的话语和结尾处糯卡案的最终结案则是导演对于社会效益的贡献的表达。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红色电影并非与电影市场的观众需求大相径庭。在中国电影市场,成熟的导演会利用和借鉴好莱坞英雄电影的长处来满足属于中国观众自己的价值和认识。这类影片目前虽然并未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但在中国观众的民众意识不断崛起的今天,这样的影片已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途径。
四、互联网+语境下的话题时效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点击率、评分机制、话题关注度已成为电影传播和票房的保证。而多途径媒体的传播速度也进一步推动着电影创作、推广和发行的改革。
在此基础上,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话题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游戏故事,当事件的关注度达到一定高度,依托互联网的广泛宣传,是互联网给予电影行业创作革新的重要方式。而对于红色题材的电影来说,依托话题的时效性将近些年所发生的热门事件加以整理,通过网络发酵的方式筛选出可弘扬民族价值的事件,从而提炼出适合的故事,这是互联网赋予红色电影的市场机遇。
真实事件往往是现实主义的有利依据,《湄公河行动》的火热正是依托了该真实案件的敏感性和将糯卡抓捕归案的话题性。从《解救吾先生》《心迷宫》《追凶者也》到《湄公河行动》,真实事件依托网络热点都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改变电影行业的不仅仅是题材的选择,还有营销方式。片方虽未利用明星和网络对影片进行炒作,但《湄公河行动》在上映之初,因其本身事件的反响程度,各大网站通过对事件的回顾、案情的梳理,利用互联网作为营销渠道,依托事件本身的市场号召力,来对影片进行宣传,无形中增加了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度。在影片上映的过程中,又恰逢湄公河事件5周年,话题性和时效性再度依托网络增加,且延长了本片的舆论热度,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五、结 语
《湄公河行动》的成功是主旋律红色电影一次颇有意义的转型尝试,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合是红色题材的电影借英雄主义传播价值观和文化观的一种途径。从某种程度来说,《湄公河行动》的成功已远远超越了作品本身,在受众心理、话题时效性、叙事策略、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可作为研究的案例。本片的票房佳绩也可以说明,中国电影观众对于主旋律电影是包容的,他们所排斥的仅仅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和虚幻的英雄形象。《湄公河行动》的成功虽然改变不了红色电影长期以来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其他类型影片的差距,但可以作为一种方向性的指引,若想在电影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红色题材的电影必须出新求变,在各个方面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