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王朔电影的美学特征

2017-11-16翟婧倩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王朔小说

翟婧倩

(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探析王朔电影的美学特征

翟婧倩

(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在1988年的电影创作中,王朔的4部影片经过改编被搬上银幕,引发了一场王朔电影热。王朔小说的电影改编一方面展现了电影本身的艺术特色,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真实状态,也成为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标志性事件。另一方面,王朔电影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和大众化进程,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朔电影;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了社会转型期,那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1988这一年中,王朔的四部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几乎同时搬上电影银幕,引起了文化界的巨大反响。这四部影片分别是:《轮回》、《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和《大喘气》。而这在之后,又有《动物凶猛》、《我是你爸爸》、《你不是一个俗人》、《过把瘾就死》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被称为“王朔电影”,影片更多体现出的是王朔的创作色彩,而在对比之下忽略了导演的创作特色,这在中国电影史中实属罕见。

“王朔电影”的出现,成为了中国大陆电影由精英电影向平民电影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影片开始关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生活,所有的琐碎的小事都能成为影片的题材和内容。而在影片的主题思想方面,也有了对社会更加深刻的剖析以及对生活在那一时期的人们的内心深处的探索。

一、王朔电影的艺术特色——颠覆性

谈到王朔电影,就没有办法忽略王朔小说的文本创作,王朔的小说从精英阶层走出来,走向了平民阶层,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大众化的氛围使得王朔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戏剧性,颠覆性成为王朔电影重要的艺术特色。这首先体现在其对于现实的颠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第五代电影”尝试创新电影语言,反思民族文化的时候,王朔电影将焦点放在了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人群,探索生命个体的意义,琐碎的日常生活成为影片的核心。王朔电影的颠覆性在语言的使用方面尤其突出,影片摒弃了优美的措辞以及富有深刻内涵的对话,取而代之的是人物之间的日常对话,运用反讽、自嘲等作为人物对其自身的独白。

其次则是对于人物身份的颠覆,人物关系的转换是颠覆固有身份的具体反映,犹如在电影《爸爸》(根据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中,由冯小刚饰演的“爸爸”这个身份,为了与儿子更好地交流,经过各种类型的尝试,“爸爸”内心深处所想象的与“儿子”的朋友关系最终演变成了一种父子关系的颠覆,并且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再次是对社会地位的颠覆,王朔电影明显地表现出对于精英人士尤其是文艺界人士的不屑以及对于他们所获得的社会地位的否定。

二、王朔电影的主题转移

在电影改编过程中,改编者首先需要确立的就是影片的主题,只有这样才根据主题来安排故事的发展情节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然而,由于作品传播媒介的不同和表现形式的不同,主题的修改成为了分析王朔电影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一方面,编者想要实现电影的艺术特色,在其成为一件“商品”之前首先是一件“艺术品”,然而作为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电影文本,加之电影创作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之大,使得改编者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迎合市场需求,迎合大部分观众的审美,满足观众的观影心理,电影中的人物最终“改邪归正”,走上正途,而影片也一般以“大团圆”为结局。“因此,电影改编既要符合观众的欣赏品味还要实现电影的艺术成就,就必须要将小说的故事性、文学性和电影的娱乐性、通俗性有机的结合、统一。”[1]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影响,对于电影的主题、内容、台词等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这种限制则为电影的改编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在讲述故事的前提下,还要删减掉小说中犀利的部分或者涉及到政治的部分。因此,电影在改编过程中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而这一调整,则有可能会使小说的主题和电影最终表现出来的主题产生很大的偏差。

以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为例,影片其实只选取了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中的一部分内容,剩下的情节则是导演自己添加的。在小说中,王朔想要表达的是通过主人公们荒诞的行为来讽刺当下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而在电影中,虽然冯小刚延续了王朔“调侃式”的语言风格,但是为了电影审查的通过,避免在政策上的风险与对抗问题,他还是摒弃了小说中具有颠覆性的、叛逆的、犀利的部分以及涉及到不利于政治和政策方面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柔和”节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讽刺,同时也表现出了较浓的意识形态特征。

在小说中,他们创办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每个人的梦想,由每一位身份不同的人串起整个故事,但是这样一来作品就缺乏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只是单纯地用一条主线将分散的故事串联起来而已。在电影中,不论是在公司打出的口号“成全了你,陶冶了我”还是在结尾时姚远将自己的新房免费借给妻子身患癌症的路人甲,都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当时社会所提倡的“奉献”主题,包括他们每成全一个人的“好梦”,电影的教育作用表现得很明显。由此可见,在电影改编时小说的主题就已经发生了转移。

三、王朔电影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便逐渐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电影能否获利成为了在行业内生存的重要前提,这就导致电影与观众建立了直接的经济关系。因此,电影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电影创作者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从而获利。 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的大众文化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而王朔小说的出现,极大迎合了小市民读者的口味,它直接表现出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反中心、反文化、消解权威、增长痛苦成为王朔创作与后现代主义的契合点。”[2]

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有一些影片甚至曾问鼎国际大奖,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是你爸爸》等,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那一时期,王朔电影以一种调侃的语气诉说着对社会的不满,成为了那一代青年的宣泄口,然而在这背后隐藏着的却是那一代因为信仰丢失而感到迷茫无助的青年人的痛苦。

无论是在《轮回》中石岜利用官僚机构的腐败来从中分肥,还是在《大喘气》中的丁健与李白玲、张燕生之间相互利用,倒卖汽车、彩电,这些无疑都是当时社会中“倒爷经济”的真实再现。电影所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都使观众不得不从荒诞的影片回到对于现实的思考上来,这种对于现实的问题的揭露,迫使我们开始寻找改变这一现象的对策。

一种反文化的倾向在王朔电影中展露无遗,这一部分原因是王朔小说本身的反文化倾向和对知识分子的嘲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对于大众话语权力的重视。王朔电影的内容都是以市民为中心的日常生活的表现,各种琐事层出不穷,《顽主》、《甲方乙方》中一件又一件琐事的串联就是普通市民生活的根本特征。“边缘人物和平民生活成为电影表达的中心,表明了平等、世俗的话语关系成为社会的内在需要,市民阶层试图通过自我的文化表达获得话语权力。”[3]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话语权力上,也由具有决定力量的精英话语权力慢慢向市民话语权力过度,王朔电影的出现就很好地表明了这一点。

王朔作为中国文坛的一个“另类”,在电影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人们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曾经为中国的文坛以及影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只有变革才能导致进步,作为引领了一种文化现象的“王朔现象”,其存在必然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魏宇航.王朔小说电影改编后的主题定位[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高彦.权威的消解,痛苦的增长——试论王朔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4).

[3]韩琛.王朔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

J905

A

1007-0125(2017)15-0083-02

翟婧倩,女,汉族,山西省太原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2015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艺术与文化。

猜你喜欢

王朔小说
无功补偿单相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设计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明代围棋与小说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