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2017-11-16王蕾
王 蕾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河南 郑州 450000)
新派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王 蕾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河南 郑州 450000)
武侠电影作为独具中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呈现的特点需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现代美学和电影艺术语言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就新派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行研究,分别从电影的发展与民族文化、天人合一、以仁为本的伦理道德、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大义、爱好和平与追求自由的理想情操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派武侠电影;民族精神;天人合一;忧患意识;民族大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历代侠士,多以信义闻名于天下。我国的武侠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最早可以追溯至初唐时期。时至今日,电影人继承传统武侠文学之正脉,创建出了立于世界影坛的中国武侠电影。其间虽会有很多困难,但新派武侠电影的创作者们充分利用了现代的电影技术,结合现代电影视听语言及文化符号的传达,通过英雄侠士所表现出的诸如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使得中国的武侠电影在世界武侠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武侠电影作为最适合承载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及审美精神的电影类型之一,近年在制作水准和视觉特效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影像手法传达着东方的思维与智慧,侠义和诗意并重的视听感受吸引着观众,尤其《卧虎藏龙》《刺客聂隐娘》先后获得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也证明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正在获得全球范围的认可。
一、新派武侠电影的发展与民族文化
侠,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记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千年来侠义的记录层出不穷。大陆武侠电影自1980年《少林寺》之后,涌现一批以武术队员的实战为主的优秀影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为电影艺术中独具特色的武侠电影,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消费和娱乐成为电影的生存发展策略。新派武侠电影的剧本创作主要来自三类,一是根据武侠小说或动漫作品改编;二是经典武侠旧片的翻拍;三是电影创作人员的独立创作。尤其自3D电影兴起以来,以《龙门飞甲》《神都龙王》《三少爷的剑》等全新视角演绎打造的新派武侠影片,开始了国产武侠电影的技术与艺术并重的新篇章。
北京电影学院徐浩峰曾指出,武侠片作为类型片,其故事情节也是研究世风,中国文化传统的恐惧是礼崩乐坏,这种恐惧诞生了儒家文化和武侠审美。从唐传奇开始,一代一代侠义艺术作品正是持续追求邪不压正、积极向上的精神,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作品中的民族忧患意识也可以激发人们保护、捍卫本民族的意识。
二、新派武侠电影中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一个独特且根本的文化思想,它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精魂,源自农业文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憧憬,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逐步发展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基本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可以集中体现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新派武侠影片把中国武术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生命意识相结合,创造了景与人的天人合一。在李安的《卧虎藏龙》中,苍翠的漫天竹林;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中,雄浑苍凉的无边荒漠与孤零客栈;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中,风景苍莽空旷,所蕴含的审美意境,都有着独特的精神象征,且和影片的情节发展紧密相连。
三、新派武侠电影中以仁为本的伦理道德
侠泛指通过自身力量不求回报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它游离在律法的边缘,是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的代名词,“邪不压正”是新派武侠电影的永恒追求。中华民族屡遭劫难,国家多次处于危难时刻,历经沧桑磨难而获得新生的这段历史在各类武侠影片中以民族英雄本色显示。贾磊磊在他的著作《武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的形态与神魂》中,以黄飞鸿系列电影为例,论述到文化英雄的塑造。中国武侠电影史四十余年拍摄了一百多部黄飞鸿电影,堪称影史奇迹,正是因为黄飞鸿这一侠义英雄身处抵御外敌侵略、反抗列强凌辱的特定历史时期,身上寄托着观众对正义和公正的期待。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意识形式的基础和核心,且对推动民族前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每部影片中相互对立的正反面人设,表达以此为代表的新派武侠电影中所弘扬的武术精神,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以仁为本的伦理道德精神,纵然武功超群也不是用于炫耀或逞强争斗,而是维护社会安宁和修身自卫的一种手段,是以正义、善良为代表的人物谱系特征。
四、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大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真正的武侠英雄习武而不好武,最重义气,肝胆相照,一片丹心,胸怀家国。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残剑、无名等人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最后毅然放弃刺杀秦王,是为了天下大义而牺牲了个体的代表。影片对传统武侠精神做了新的诠释,虽然影片曾引发各种争议,但是十余年后再观看这部影片,结合秦始皇对于大中华政治、经济、文化所树立的辉煌根基,仍会对影片中的侠义精神再次赞叹。
徐克《新龙门客栈》中的周淮安和莫言,从小处而言都是为了保护兵部尚书杨雨轩的一对儿女,从大处着眼,体现了杨雨轩为国为民的“忠”,对忠良之后的搭救也是为国为民的侠义之举。
此类影片所展示的是有勇有谋的侠义英雄形象,英雄都有一颗为国为民、造福济世的心,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五、新派武侠电影中爱好和平与追求自由的理想情操
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对待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态度,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价值系统。电影中的侠客大都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姿态出现,他们是正义的维护者,强调公平,坚定地站在受欺凌的弱势一方。但是在新的文化和审美引导下,编剧和导演对于侠客的自由精神也给予讴歌,他们积极主动地对个体的命运进行选择和改造,以高度的自觉性完善人格。在影片《三少爷的剑》中,谢晓峰在声名和武功的巅峰期选择退隐,这既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倦怠,也是从过往每场血杀死搏中对生命意义最原始的感知。《神都龙王》中少年狄仁杰在坚持维护国族利益的同时,以赌换回对元稹和银睿姬的成全,也让观众对其价值及温暖人格产生共鸣,赞扬其对于真挚爱情的祝福。《刺客聂隐娘》更是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侠客。聂隐娘受师傅教诲要成为服务于政治的杀手,父母希望她继承嘉诚公主的遗志,为朝廷的和平而努力,但是她保持着自己追求自由的理想情操而放弃了一切,与少年前往新罗开始了新的生活,完全是一个活在当世的具有个人意志的现代人写照。
六、结语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历史实践证明,没有精神依托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一个民族也只有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电影艺术以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叙事模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武侠电影所宣扬的“侠义”精神是一种以正义感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在参与社会文化生态平衡体现着积极的作用。
[1]贾磊磊.武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形态与神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10).
[2]马梁.武侠电影中传统建筑与影片意境间的关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10X):93-94.
[3]胡大海.二十世纪以来的武侠电影略谈[J].中国电影市场,2014,(5):34-38.
[4]冯心韵.“始于技,进乎艺,求乎道”——中国武侠电影声音发展历程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5).
[5]陈霞.论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D].东南大学,2006(3).
[6]刘洋.论徐克新派武侠电影中的空间与叙事的关系[J].东南传播,2011,(3):83-85
[7]李景钢.电影《刺客聂隐娘》欣赏的四个层次[J].电影文学,2016,(19):77-79.
J905
A
1007-0125(2017)15-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