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的传承与发展
2017-11-16仰渊文
■仰渊文
锡剧的传承与发展
■仰渊文
“锡剧”这个名字,早在我儿时就进入到我懵懂的心灵,各个年龄段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我父亲是个“锡剧迷”,从收音机到录音机,再到现在的DVD,剧不离身。从小的熏陶,使我深深爱上了锡剧,走上了锡剧专业的道路。锡剧这一剧种在戏曲百花园中有着独特的魅力,从大的范畴来说也是地域文化的魅力,这种魅力恰恰是锡剧能生生不息得以传承的源泉。就如我,首先经历了父亲的爱好,我的好奇,渐渐进入到渗透,觉得锡剧原来有这么美的曲调,再加上科班对形体的再造,然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锡剧演员,这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承过程吗?所以说,传承要靠行动,路就在脚下。
说到传承,首先我们要从这一种艺术形式的根说起,那就是地域文化对戏曲的影响,我们要从中国的“五大语系”说起,即粤语、吴语、湘语、闽语、赣语。不同语系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又孕育出不同的地方戏曲。无锡一带就在吴语范畴之中,在这片土壤上,孕育出了锡剧、越剧、沪剧、苏剧、婺剧等吴语剧种,锡剧发源于苏、锡、常一带,有着较深的群众基础。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成为了江苏四大剧种之一,传播地域北达盐城(大丰锡剧团、东台锡剧团、靖江锡剧团),东至上海、启东(嘉定锡剧团、青浦锡剧团、启东锡剧团),南到浙江(嘉兴锡剧团),西至安徽(郎溪锡剧团)等地,发展地域之广实属罕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元性文化的介入,锡剧这一剧种也自然受到了不小的挤压,锡剧这一剧种随着人们年龄的更替相应疏远。如何保持锡剧在地域文化中的定力与地位,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锡剧人”做好锡剧的传承工作。
传统锡剧素来都是以“人”为核心,不论是在日常的演出中,演员通过唱、念、做、打,富于美感地展示自身对于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刻画、心理状态的描摹与外现的表演艺术,还是师徒传承的技艺延续方式,都充分体现着戏曲将人体自身的能量作为戏剧最本质的表现手段,及其对演员身体表现性的重视和张扬。艺靠人传,锡剧艺人用自己的生命把锡剧传承了下来。锡剧的实体也正是借助着一代代锡剧演员精湛的表演、传承与创造,才得以穿越时光不断重现。人在曲传、人散曲终,对传统锡剧艺术节的保护和研究,显然还远远不够。因而,当下更应重视的是抢救、传承与弘扬。
尤其是戏剧程式,作为前辈留下的经过数代人积累、提炼的特殊遗产,具有着非凡的形式美和表现力,更是辅助戏曲演员塑造人物、抒发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已经不仅仅是技艺,其中蕴含了强大的文化信息,并非短时间内就能被“消化”,须先将之原汁原味地继承,才可能在日后真正进入到融会、化用的阶段。因而,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延续,是一个经过死学之后才能再进行活用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青年演员来说,程式是根基,以“形”来接近“神”,由外而内地深入和提升个人的艺术能力,才能最终走向个性化的艺术创造。这是戏曲发展的一个规律,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实现多赢。
对于锡剧唱腔艺术传承,在锡剧诸多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化用的过程中,在长期的舞台摸索与实践中,很多锡剧艺术大家创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凝结着自身演唱艺术精华的不同流派,如王彬彬、梅兰珍、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汉清、郑永德、张雅陆、倪同芳等都有着鲜明的唱腔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令锡剧的艺术表现力在舞台上更为鲜活、传神,对锡剧艺术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解放初期,锡剧靠着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来学戏、传戏。往往一出老戏要经过几代人的研究、推敲,才能去粗存精,日趋完美。因此,得到真传的骨子老戏的演出往往会令观众眼前一亮。纵观锡剧史上的前辈名家,哪一个不是通过具体剧目的传承、“一对一”的指导和打磨、自身大量的舞台历练以及在不同流派中的兼收并蓄,才日臻化境、自成一家的?这无疑也是锡剧艺术得以世代流传而不衰的不二法门。
因而,在新创优秀剧目匮乏的当下,复排优秀剧目愈发显得必要。在复排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用优秀剧作的传承,培育、磨练新一代的锡剧演员,令他们的技艺更上一层楼,有助于培养当下观众的欣赏品位,而且,老戏新排,在恢复原有框架的基础上重新打磨和精修,也让原创的优秀剧目重新获得了生命力,避免了浪费。
当然,只有创新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但是,脱离传统,又将失去民众固有的、认同的欣赏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开掘出民族戏剧传统中的现代感,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戏剧作品。而正是中国戏曲自身存在、流传和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其创新的前提必须是继承,程式更是不可妄动,我们的地方戏剧,更应遵守这一点。只有在程式的基础上,从创作理念、剧目的素材选择、舞台表现手法和导演的艺术形式运用等方面,充分配合、发挥演员个人的艺术特点,赋予传统戏剧以新的色彩和韵味,才是当下戏曲创新的正途。
只有在保持民族化、地方化和个性化的同时,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统一,才是一切创新的根本原则。那些创新获得成功并能常演不衰的优秀锡剧剧目,如:《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等,无一不是遵循着中国传统戏剧自身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了戏曲的本质特点,以简洁的舞台手段、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将剧作所蕴含的丰厚内涵和现代意识传递出来。像省锡新排的《珍珠塔》《双珠凤》等优秀剧目,就是凸显剧种自身的艺术特点进行创新而成功的典型。
《珍珠塔》以继承为创新的根基,锡剧表演程式中极具艺术美感的“跌雪”被加以强化,以优美的身段,高腔入云的唱腔,合理将方卿这一人物在落难时悲惨的情景发挥到了极致。因而,全剧不仅以锡剧传统的艺术表达,昭示了锡剧自身的个性和特色,而且以程式为“根”、并吸收了舞蹈的一些现代元素,深刻反映了方卿顽强性格的人物内涵,以一出精品剧目的常演常新,将古老剧种的传统艺术精髓与时代融会并发扬了出来。同时,以创新来传承古老的剧种,不仅使古老的程式得到了“复活”,更是戏曲艺术在精神上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锡剧传承,说到底是人的传承。这里面既包括演员的传承,也有观众的传承。就演员而言,要形成阶梯式的人才队伍,老中青三代结合,才能适应观众的不同需求。就观众而言,我们尤其要注重年轻观众的培养,不能总是黑头发演给白头发看。对没看过锡剧的年轻观众而言,他们刚开始可能只是看看扮相、听听嗓音,但入门之后,他们慢慢就会懂得品味,能看出一部戏的好坏。这就需要我们能跟上时代,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形式进行推介,多创造让年轻人接触锡剧的机会,培养新一代受众群。
培养新的受众群,从娃娃做起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大家都知道,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新颖的文化进入了社群,例如流行歌曲显然成为了当时的歌台主流,一些传统戏曲开始走向低谷,大有淡出人们视线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的都“流”了过去,可传统戏曲的受众群显然有一个明显的“隔层代”,并严重影响下一代。因此现在补救的办法就是从娃娃做起,把我们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锡剧推进小学特色班,通过特色班,向小学生普及锡剧知识,从而使学生爱上锡剧,并让他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使家长也参与其中,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方式,不光传承了锡剧艺术,还培养了一大批新的锡剧观众。
总的来说,要使我们的传统锡剧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坚守阵地的耕耘者,“锡剧人”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还是时代的变迁,只有坚守我们的阵地,把准时代的脉搏,才能使我们的地方戏曲永葆地方特色,得以更久远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