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二年》:黑暗世界的自我救赎
2017-11-16刘源
刘 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 言
影片《为奴十二年》上映于2013年,由史蒂夫·麦奎因执导,切瓦特·埃加福特、露皮塔·尼永奥、迈克尔·法斯宾德等人出演,讲述了自由黑人所罗门经拐骗被贩卖为奴12年的故事。这部影片不仅包揽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奖项的提名,同时还取得了十分理想的票房收入,上映一周便在全美取得了300多万美元的佳绩,可谓是名利双收的一部黑人历史题材的影片。影片《为奴十二年》改编自所罗门·诺瑟普在19世纪中叶所著的同名小说,这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小说之所以被史蒂夫等人改编成影,其原因不仅体现了时代风貌,也表明了这部小说本身的魅力。所罗门·诺瑟普是一位出生在19世纪初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纽约拥有自己的家庭。然而在1841年,所罗门却遭人绑架并被贩卖至奴隶制盛行的美国南方,经历了12年的非人磨难后才成功逃脱。在重获自由后,所罗门便开始根据自身真实经历创作小说《为奴十二年》,这部小说在发表后立即引发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时隔百余年后,黑人导演史蒂夫将其改编成影,将一段关于黑奴的真实黑暗历史和对自由的执着追寻搬上银幕,焕发出震颤人心的力量。本文将在简要呈现影片《为奴十二年》的故事梗概及创制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蓄奴制和体现美国主流文化价值的美国梦,呈现影片中以男主人公所罗门为代表的黑奴的悲惨命运及其对自由的执着追寻。
在影片《为奴十二年》中,男主人公所罗门于19世纪40年代被贩卖为奴,在此之前,所罗门是一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自由黑人。尽管在奴隶制存续期间,美国黑人的地位一直较为低下,但所罗门也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国安定地生活,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所罗门结识了狡诈的奴隶贩子,他们承诺为所罗门介绍马戏团伴奏的工作并将其诱骗至华盛顿,到达华盛顿的所罗门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贩卖为奴,并开始了长达12年的为奴经历。在成为奴隶后,所罗门在福特、艾普斯等奴隶主的庄园中从事着艰苦的劳作,与其他黑人奴隶一同忍受着非人的待遇,但在十余年间,所罗门从未放弃过对于身份的追寻,数次的失败也没有磨灭他重获自由的斗志。最终,所罗门在纽约州州长的帮助下恢复了自由黑人的身份,结束了为奴生涯。纵观全片,关于自由黑人所罗门的描述更多地存在于故事背景之中,导演史蒂夫将叙述的重点全部放在了男主人公为奴12年的经历之中,而黑奴在蓄奴制统摄下暗无天日的生活自然成为影片的核心,用真实历史的力量强化了整部影片深刻而悲怆的审美价值,凭借这部影片,史蒂夫也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位折桂最佳影片奖的黑人导演,从这一点观之,影片《为奴十二年》不仅是一部成功的改编影片,更具有划时代的非凡价值。
二、蓄奴制与黑暗世界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着许多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人们,早在几个世纪之前,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北美均拥有自己的殖民地。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者来到这片广袤而原始的大陆上定居,美国规定只要是来到美国定居的拥有自由身份的白人都可以成为美国公民,也正是这样开放式的移民法律才使北美大陆生机勃勃。然而,这些开放和包容的对象却仅限于白人,黑人并没有获得平等的待遇,除占比不大的自由黑人之外,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大多是被贩卖而来的黑人奴隶,在三四百年间,北美大陆上的黑人奴隶们始终生活在黑暗世界之中,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在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中,黑奴更是要在酷热的气候中不停地劳作,沦为美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最廉价的劳动力。根据美国经济社会的调查文献显示,南方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均依赖蓄奴制度。[1]事实上,美国黑奴不仅是美国早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生产力,同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这些功绩都淹没在了白人主流文化观念下的美国历史之中。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在历经9年独立民主之战后,美国终于摆脱了殖民地的阴霾,但在美国独立后所颁布的宣言及法律中,民主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推行,对贩卖奴隶的限制性制度也没能消灭罪恶的蓄奴制,黑人依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利,美国黑人奴隶的数量反而在南方棉花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增多。到了19世纪初,美国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过渡发展时期,南方原始的种植园经济在社会转型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使种植园的奴隶主们进一步加大了对黑人奴隶的剥削,而影片《为奴十二年》的故事正是发生于这一阶段。[2]
正如前文所述,《为奴十二年》的主人公所罗门曾是一个自由黑人,在被拐骗后沦为黑奴,从这一情节观之,19世纪中叶的美国自由黑人所获得的只是相对的自由,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法享受平等人身保障和生活权利,这才导致了奴隶贩子在南方种植园对黑奴需求增长与美国政府限制奴隶贩卖的矛盾中实施拐骗。事实上,在所罗门被贩卖为奴的时代,美国的废奴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美国多地都出现了帮助黑奴实现解放的团体,在思想理论界,关于消灭种族主义、实现平等对待的呼声也十分强烈,但社会各界的努力并没有使黑奴走出“黑暗”。在《为奴十二年》中,所罗门等黑奴们依然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他们不仅要在奴隶主的控制下从事超高强度的工作,还要被迫接受白人文化的同化,在悲惨的生活境遇中失去与黑人文化的精神关联。在成为奴隶后,所罗门的第一个奴隶主名为福特,会弹奏小提琴的所罗门获得了福特的喜爱,二人相处较为融洽。然而正是这种融洽的相处给所罗门带来了灾难,监工约翰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处处为难所罗门,甚至还对所罗门处以私刑,将他高高吊起在烈日之下。影片采用长镜头的方式呈现了在烈日之下,所罗门用脚尖支撑整个身体的一幕,令人观之心颤。所幸的是,所罗门在濒死之际被福特救下,但福特先生却将他转卖给了另外一个奴隶主艾普斯,而在艾普斯种植园的生活则更加黑暗。在艾普斯的暴虐统治下,所罗门等黑奴不仅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高强度的采摘工作,而且还时刻面临着被毒打,甚至是被虐杀的危险。黑人女奴帕特茜因相貌美丽、手脚灵巧而被奴隶主艾普斯看中,不仅要忍受艾普斯的强奸与虐待,还要忍受来自艾普斯夫人的刁难,帕特茜甚至没有香皂洗澡。当得知帕特茜为了洗澡而外出借香皂后,艾普斯怀疑帕特茜怀有外心而暴怒,将赤裸的帕特茜绑在树上,以庄园其他黑奴的生命威胁所罗门用力鞭打帕特茜,即便如此,艾普斯依然无法平息心中的愤怒,抢过鞭子后将帕特茜抽打到血肉模糊。[3]在艾普斯的种植园中,所罗门、帕特茜等黑奴不仅要忍受肉体上的折磨,还要承受精神上的虐待,当所罗门拿起鞭子抽打同胞帕特茜时,他的内心无比痛苦。影片《为奴十二年》中所罗门等人的这种非人的生活无疑就是美国黑奴所生活的黑暗世界的真实写照。
三、美国梦与自我救赎
在反映美国主流价值观念的影片中,美国梦几乎不会缺席,而影片《为奴十二年》也不例外,在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所罗门的美国梦是关于自由的追寻,在执着追寻自由的信念中,所罗门在黑暗世界中完成了奇迹般的自我救赎。
美国梦是指只要通过努力便能实现梦想的一种价值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在美国电影中,许多追梦者都跨越了出身和阶层的局限,实现了关于金钱、地位、名望的美国梦,但也有许多人还在为拥有美国梦的基础而奋斗,换言之,他们的美国梦是对于人身基本权利的追寻,是关于自由和平等的构建。[4]在《为奴十二年》中,所罗门尽管身处黑暗世界中12年,但他从未放弃过对于自由的追寻,没有被肉体和精神的虐待打垮。在所罗门被贩卖之初,奴隶贩子便剥夺了他原有的名字,并冠以侮辱性的称呼。对此所罗门极力反抗,并向奴隶贩子强调自己自由黑人的身份,然而得到的回馈却是一顿毒打。这顿毒打使所罗门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恢复身份,于是便在运送过程中与另外两名同胞筹划着逃跑,然而同伴的死亡使这次逃跑计划被迫停止。在进入福特的种植园为奴后,所罗门小心地营造着与奴隶主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在其从监工约翰手下死里逃生后,祈求福特放了自己,然而福特却将他转手卖给了更加残暴的奴隶主艾普斯。在艾普斯的暴虐统治下,所罗门的身心都遭受了更加严重的摧残,逃跑计划更是难以实施。为了寻找机会重获自由,所罗门利用演奏小提琴的机会获得了少量酬金,并将这些酬金交给两个白人,希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求救信带回到纽约,然而两个白人却在拿到酬金后向奴隶主艾普斯告发了所罗门,使所罗门再次与自由无缘。在被告发后,所罗门毁掉了求救信,而影片中的这一幕场景也将男主人公失去自由的绝望之情和悲苦心理发挥到了极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为奴生活和逃亡失败后,身体十分虚弱、精神面临崩溃的所罗门也没有放弃对于自由的追寻,在建造露台时主动与木匠巴斯交好,并试探巴斯对于蓄奴制的看法,在得知巴斯是一个反种族主义者后,所罗门将求救信交给巴斯并祈求他将求救信寄到萨拉托加。不久后,所罗门的旧相识纽约州的州长来到艾普斯的种植园并帮助所罗门恢复了自由黑人的身份,而所罗门也凭借自己对于自由的执着追寻,终于在12年后结束了黑暗世界的生活,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实现了一个黑人奴隶的自我救赎。
四、结 语
在《为奴十二年》一路披荆斩棘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后,许多观众都将影片获奖与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相关联。事实上,《为奴十二年》获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国社会的政治倾向,但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本身所蕴含的审美价值。纵观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不难发现题材迥异的影片都呈现了美国主流价值观念,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都是其中之义,正如上文所述,《为奴十二年》讲述了一个黑奴在黑暗世界中的自我救赎和自由追寻,从这一点观之,影片符合美国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同时,《为奴十二年》这部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十分值得肯定,这部影片原型的真实性和成功改编都使影片具有折桂奥斯卡的能力,这不仅是黑人导演史蒂夫的成功,也是美国黑人电影在积淀已久后所获得的具有里程碑价值的成绩。自20世纪初黑人默片《汤姆叔叔的小屋》问世以来,美国黑人电影已走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最初极端边缘化的地位走上了象征着电影最高荣誉的奥斯卡领奖台实属不易,也彰显了当今影坛黑人电影的繁荣发展。
在符合主流价值观念及黑人电影历史积淀之外,影片《为奴十二年》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在当今美国社会,蓄奴制度早已成为历史,美国黑人也获得了天然的自由权利,但在蓄奴制长期影响下而形成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尽管在当今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美国黑人活跃的身影,但在美国种族主义所导致的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不平等对待依然存在。正如影片导演史蒂夫的获奖感言所说的,这个奖不仅要献给那些曾经遭受奴役的人,更要献给今天仍然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