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国家

刘 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格里菲斯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他将美国电影脱离舞台戏剧表演,转为银幕上的叙述故事,成为独立的艺术品。20世纪20年代,格里菲斯所导演的电影在中国获得不错的评价。当时中国尚处于接收外来电影,吸收发展本土电影产业的阶段。中国电影只能从当时观赏独占市场的好莱坞电影中临摹各种技巧,加深对电影工业的了解。因此,在此阶段,中国观众的目光很容易集中在美国大导演执导的影片上,视他们为不请自来的老师。也了解到电影产业涵盖层面广,需要导演来编排摄影、演员、动作、服装等一切事物,在实践上有了导演制的做法。这帮助电影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更赋予导演神圣的地位。当好莱坞电影在技术、剧情架构、演员表现都高于中国电影时,中国观众将导演纳入影片好坏之评判标准,认为欧美导演之所以比中国导演更胜一筹,是因为欧美导演能一心专司导片之责,故能无所顾忌地尽情发挥。当时中国电影界,积极介绍“美国四大导演家”之电影。而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在中国受到欢迎的现象,一方面反映在电影放映市场。1919年9月19日,他的第一部电影《难忍》(Intolerance,1916)在夏令配克影戏院开始播映,引起一场“格里菲斯热”。陈建华指出,在1922年至1924年间约有10部格里菲斯的作品进入上海,这10部影片分别是《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ofaNation,1915)、《欧战风流史》(TheGirlWhoStayedatHome,1919)、《残花泪》(BrokenBlossoms,1919)、《最大之问题》(TheGreatestQuestion,1919)、《赖婚》(又名《向东方》)(WayDownEast,1920)、《孝女沉舟》(TheLoveFlower,1920)、《乱世孤雏》(OrphansoftheStorm,1921)、《恐怖的一夜》(OneExcitingNight,1922)。这些影片中,以《赖婚》《一个国家的诞生》最受中国观众欢迎,多次重映于各大戏院。

另一方面,短短几年间格里菲斯为数颇多的电影在中国上映后,《申报》于1923年首次刊登了他的照片,介绍其“为现今美国电影界最著名之导演家,亦发迹利用电影之鼻祖”。1924年,《电影杂志》为格里菲斯电影作专文,记述其影片广受上海观众喜爱。这都是与格里菲斯同时代的美国导演在华人社会所没有的待遇,因此,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界对格里菲斯之名一点都不陌生。

然而,20年代格里菲斯在中国受到欢迎之因,似乎与其在西方世界受肯定之处有差异。整体来看,格里菲斯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莫过于他将导演之位,从摄影师的助手,提升至创造电影艺术的作家。他发明特有的拍摄取景技巧,主要有三:涵括全景的长镜头、重视演员脸部表情的特写、能让电影在同一时刻平行叙述多样事件的交叉剪接,都带领电影工业走向新纪元,使电影有着独特的叙述方式。然而这些重大的影片摄影技巧革新,还包括其他搭配的技术发展,例如,为了让长镜头呈现给观众更多元丰富的画面,演员在镜头前的动作就要超脱以往剧场式的单向处理,因此格里菲斯安排180°全场景式的镜头画面;他最富创意的交叉剪接摄影法,可用来表达不同时空的平行故事叙述,需要具备镜头分镜剪接的“蒙太奇”概念才能开展;而使用不断加快画面切换的加速蒙太奇,将各平行镜头集中到最后之结局,即成为格里菲斯著名的“最后一分钟救援”镜头。这些格里菲斯在电影上的贡献,影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日后的电影拍摄手法。但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观众虽然喜爱他的作品,承认其导演手法之高超,但似乎无法深刻了解格里菲斯的拍摄技巧,没有对电影工业产生技术上的突破。现代电影研究者陈祯颖曾以格里菲斯和郑正秋两位几乎同时代的美、中导演之作品做比较,认为格里菲斯的电影除了情节外,更重视银幕效果,也就是“奇巧观念”,而郑正秋在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影响下,希望电影能走向大众化,可以反映社会情感或是生活的真实面;也就是说,格里菲斯的电影重在让观众能“看见”——视觉享受,而郑正秋电影重在能让观众“看懂”——电影剧情和感情的效用。20年代的中国电影界对于壮丽的电影画面有所期待,但这不是一个导演真正成功之处;对人物、大众感情的作用,才是值得中国导演学习的。因此,也许可以这么说,电影在不同的社会,被赋予不同的期待;而格里菲斯“奇巧的”电影,同时在美国和中国放映,也会造成不同的响应。以下笔者以格里菲斯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作为代表,尝试梳理美国电影在中国传播的境遇。

《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ofaNation,1915) 是格里菲斯所有作品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影片内容叙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始,至北方获胜,培植黑人在南方势力,黑人亦趁机报复;而南方白人不能忍受,组成“三K党”,反击黑人作为结束。这部电影在美国影史上受到的褒扬极多,同时也受到极大的争议。赞扬之处,是因该片创造了美国电影史上许多划时代的成就:第一部拍摄底片长达12卷,放映历时达3小时之片;第一部有固定音乐曲目放映之片;更是第一部被横扫票房,被称作“大制作”之片。美国电影史学家克利普斯宣称该部片是结合所有电影第一代的先进技术和器材之作,在影史上地位可见一斑。而该片最受非议之处,在于种族议题,对黑人形象的歧视和污蔑;电影史家指出,《一个国家的诞生》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受争议的一部电影。对于格里菲斯和《一个国家的诞生》之争议延续多年。

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电影宣传上,就可看出中国和美国对这部电影认知的差异。1915年3月,《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纽约自由电影院首映,刊登在《纽约时报》的电影广告有足足半版。在这篇电影广告中,开头就推崇这部电影是格里菲斯的杰作,称赞该片为“真实”且“美妙”的作品。“真实”是因为由5000个画面组成的精细呈现,使得观者如身历其境,看到真正的南北战争战场。而在宣传中提到《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美妙处,除了它借由视觉呈现动态画面的精巧,电影内容的本身更值得观众体会。文中并没有提及格里菲斯的种族观点,在该广告的后段才以字体的套色和变形来吸引读者的眼光,并标明电影是兼具历史、爱情、剧情和喜剧的体裁,并使用1万8千位演员人力、3千匹马,耗资50万美元制作而成。

《一个国家的诞生》的英文片名TheBirthofaNaiton中的Nation,是白人的国家,不是黑人的,这是因为格里菲斯出身南方所导致的。但是这样的种族议题,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仍十分敏感。果然,《一个国家的诞生》上映后几周就不断受到抗议,格里菲斯被迫剪掉部分电影片段。虽然电影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拍摄手法在美国大受好评,连映48周,但对格里菲斯批评的战火未熄,不断有批评者指控格里菲斯拍摄该部影片的理念。这使得格里菲斯感到讶异和痛苦,因为他从没想过他的观点会被如此质疑。他试着为自己辩护,在报纸上刊登他的响应,也出版小册子辩驳在电影里并没有特定的种族观念。这些都表示着《一个国家的诞生》在拍摄技巧上受人肯定,但在美国引起的最大争议是影片中涉及的种族议题。

然而中国境内传播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在宣传上的侧重点与美国不同。该片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能确定,直至1923年在卡尔登戏院放映才广为人知。此时格里菲斯之名对中国观众来说已不再陌生,卡尔登影戏院用占版面三分之一大的电影广告,图文并茂地排版。开头以“惊天动地之美国历史影片”“计十二大本,可演三小时”凸显该片的剧情类型和片长的特殊之处。内文宣传《一个国家的诞生》是较《赖婚》更佳,足以使观众大饱眼福,节录该片特点:“演员,一万八千人;战马:三千匹;布景:五千幕。”同时节录该片简单剧情:“该片经过美国南北二战,至黑人获权,白人组三K党攻克黑人而终。”广告内文以“三K党”骑士为底线,在整页《申报》中独树一格。

由此可以看出,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给中国观众的期待,着重在格里非斯大成本、大制作的投注,能带给观者更佳的视觉观感。不谙美国历史的中国观众,自然也不能体验《纽约时报》广告中认为该片能带给观众深入体会的历史脉络,所以《申报》广告必须提示简略剧情,让观众能快速进入电影叙述。然而,中国观众观赏的角度随着中、美文化语境不同而更改。《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放映时引起轩然的种族议题,在中国却并未遭受异议。20世纪20年代中国观众欣赏好莱坞电影,着重在直接从画面撷取对美国影片的感受,比起黑白种族歧视这种意识形态,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更能引发他们的感触。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美国内战的壮烈景象,让刚经历北伐战争的中国观众心有戚戚焉,挪为警告中国人民“战争残酷”的教材,而并非将其视为中国电影导演应当追求的电影画面拍摄。中国导演在该片中可学习的拍摄手法,应是画面营造情感的表达,像是其中有一幕场景,一位妇人抱着孩子而坐,一种凄惨情形不言而喻。再将摄影机旋转至山下,方兵队行经,蜿蜒曲折。寥寥數十尺影片之一幕表达出许多悲惨情形。这样的连续画面构成,其实涵盖了例如“特写”至怀抱小孩的妇人,再使用“长镜头”带入整个蜿蜒的兵队,而兵队行进的动作也要先衡量好画面进行彩排,才能让观众体验格里菲斯的180°全场景的精彩。但是中国导演并没有对格里菲斯的拍片手法细分析,也许中国影界尚不能体会镜头分镜的细节,只是着重在整体剧情情绪的掌握。

实际上,原版电影字幕是自由与统一,但是不知道有意还是无心,中国观众将美国赖以建国之重要基础——人有追求自由的权利,转换成当时中国人民的企求——和平统一之国家的愿望。学者陈建华以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概念来解释,认为电影如同文本一般,激发当时中国民众新的国族想象。如此一来,《一个国家的诞生》便从格里菲斯原本叙述美国国家的成立经过,转型成为作为中国政局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榜样。这时,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美国精神,和原本借由战事片展现国家勇武的观感,已被转译成符合中国所盼的价值。再者,《一个国家的诞生》里“三K党”的形象,中国观众也用属于中国现实环境的角度解读“三K党”,以此片来勉励中国观众自立自强,脱离共管,恢复国有之自由。《一个国家的诞生》强调之自由,是南方白人不被北方和黑人所压制,仍能保有美国南方在内战前的自主自由;但是在中国观众的眼中,首要自由一定是“大”自由,即是中国能从列强手中重获国家之自由。从两层对自由的意义转换,便可看出格里菲斯电影在中国的样貌已有所改变。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反复在中、美两国境内放映,但对照两方的电影宣传和获得之回响,可看出好莱坞电影在不同语境内有着不一样的营销手法和解读空间。美国强调该部电影投入的大成本和导演手法之细腻,保证其提供如实的现场给观众,但是其中格里菲斯的南方种族观点却让该片饱受批评。中国则相反,同样强调格里菲斯大制作的投入,但堆砌出来的战争场景被援为战争之无情的象征,用来警惕中国自身处境;格里菲斯掌镜的技巧尚未被重视,仅能感受导演对剧情情绪表达的细腻。而种族议题在中国是没有被提出来的,中国观众反倒同情南方白人,借以想象自己正如他们一般,被外辱所囿,而无法达到国家之重建。这便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在中国传播的境遇。

猜你喜欢

国家
国家公祭日
“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
国家
《12·13 国家公祭日》
正是吃鱼好时节!国家呼吁多吃鱼,这五种鱼你一定都吃过,但你知道好处都有什么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看中了他吃国家粮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