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7-11-15隋永良
隋永良
摘要:黨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因此必须加强党组织建设,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已成为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下;党建;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
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任务更重,要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重视这些挑战,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1] 。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已成为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党建工作面临的很多新情况,这既给基层党建创造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转变现有的工作模式,为推进新型党建工作体系而开展深层次的研究探讨。
一、把党的思想优势转化为向心力
企业党组织要正确把握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靠发展吸引人、凝聚人,激发职工队伍的发展激情,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一是要发挥党组织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大局、把握大势,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加强理念宣导。强化形势任务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统一认识,利用党组织的思想渗透力,把观念导向落实到引领职工思想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的统一上,保证上下一致、运行顺畅。三是创新党内学习手段。改变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应付式”学习,取代以党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与业务发展相结合。四是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思想和截至追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员工准则,打造先进企业文化,培育独特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软竞争力。五是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反映职工诉求,维护职工利益,充分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力量。
二、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领导力
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高效化的基础是机制,多涉及到考核机制、责任机制等,要把机制建设不断细化,确保机制的生命活力,依靠机制抓党建,依靠机制促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延续发展。首先完善服务机制。基层党组织应建立服务队伍,如以党员为主题的志愿者、义工等,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其次完善作风建设与监督机制。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监督机制。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管理,提高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净化党风。同时加强党内监督力度,超越法律法规的行为要给予严惩。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党内民主监督,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不断汇报思想状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内党员同志的监督。要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把企业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一是要把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切入点。以完善党委议事制度和提升民主生活会质量作为保证科学发展观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二是要把加强能力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着力点。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党员领导干部要“一岗双责”,不仅要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努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三是选好配强基层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着力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坚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改善基层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推动科学发展积蓄后备力量。要引导党支部书记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业绩观,求真务实,克服短期行为,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四是以信息化为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介,为党员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基层党建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网络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推动党建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增强党建工作的互动性、参与性,强化教育的生动性、有效性。另外电视、报刊等也是宣传的载体,应综合运用,选择合适的载体。
三、把党的队伍优势转化为执行力
把党的队伍优势转化为企业执行力,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制定并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三支队伍”(经营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岗位操作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向培养”(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各个环节。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发展两个目标一同规划、一同下达、一同考核、一同总结,以经营发展成果作为衡量指标,以业绩论英雄,使党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在“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等各项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工作中去。要把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点,把促进生产经营的成效作为重要检验标准,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三是要通过妥善解决员工吃、住、行等后勤保障问题,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用感情凝聚人,同时也用适当的待遇凝聚人,从而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执行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发展双赢。
四、把党的先进性转化为凝聚力
好作风就像一面旗帜,能够形成凝聚力和号召力,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作风,才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学习贯彻,把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落到实处。围绕容易出问题的投资、采购、决策、用人等关键环节健全责任追究和公开监督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行使权力的约束和监督。要建立健全办事公开和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接待群众、工作落实、下基层调研、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等有关工作制度。二是要强化监督职能。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督促领导干部养成良好作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和质询、问责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参考文献
[1] 余新华.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党建与人才,2002,(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