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7-11-15唐旭东
唐旭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德育思想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品德习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探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具体方法
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德育思想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体育教学中要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当作教学的根本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阶段是培养个人各方面素质的最重要的阶段,一旦教育不到位,就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个性特征和情感发展等方面,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1]。
一、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以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教学内容对渗透德育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体育教材的内容了然于心,主动寻找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点,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在教接力跑时,可以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接力棒换成篮球,使站在跑道一端的学生抱着篮球跑向另一学生,以传递篮球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气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长跑教学培養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组织篮球或足球比赛培养学生集体精神[2]。
二、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有许多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没有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使教学与实际相脱离,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使学生对体育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增加了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难度。不仅如此,有的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注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不闻不问,使学生的体育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学习新课标的任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乐趣[3]。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在跳高教学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觉得自己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对跳高产生害怕的心理,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跳高训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无法进行跳高训练的根本原因,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讲解跳高的具体步骤和防护的措施,也可以给学生进行专业的示范。在学生面对挫折时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不放弃,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选取各种生活或学习中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是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最直接的表现,这要求教师在融入德育教师时方式要更加的具体和灵活。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意志品质、精神文明、道德习惯等多个内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以国家运动员为例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体育不止能够强身健体,从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艰苦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针对目前还存在的学生纪律意识淡薄、上课态度不积极等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时集合,按规则和要求进行体育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讲座等,使学生了解学校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4]。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不是教师和学生任意一方的主场,而是双方双向互动的具体过程,师生双方都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变化都会将学习感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密切关注学生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这是因为体育评价的过程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最好平台,体育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积极主动的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错误认识,逐渐改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同一个体育项目而言,有的学生对其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体育训练,甚至能主动寻找新的体育训练方式。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开阔思维,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些学生,他们对体育教学兴致缺缺,完全缺乏参与的兴趣,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一系列指导,使他们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进步和发展[5]。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并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渗透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出主导作用,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寻找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学生转变体育学生的观念,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秀环.初中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
[2] 郭东文.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6(25).
[3] 刘俊.中学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
[4] 梁奕辉.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15(08).
[5] 牟华龙.探讨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