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浅谈

2017-11-15马智强

未来英才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内容效率

马智强

摘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一堂数学课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多、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建议和看法,现阐述如下,希望能给同仁以帮助。

一、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有全面的把握和认识

教师教学首先要对数学教材在整体上有足够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够了解其中的知识结构,各个章节的内在联系,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够分清轻重缓急。其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性格,清楚他们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

二、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单元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对比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上试一试。教师先不讲,指導学生自学课本,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我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又如在教学“分类、分布计数原理”这课时,我采用了分组教学法,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都是可取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只要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够将学生引导到教学中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好的学习方法[1]。

三、课堂教学重在对话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的,不能够主动地参与。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学习,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刻领悟新课改理念,以新的理念设计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问题。如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分组教学,依据总人数把学生分成组,尽量利用小组优势,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师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让课堂使每位学生受益。

四、突出教学中应该重点,化解难点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应该围绕这个重点来展开,那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单的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想使数学课达到高潮,就要注意对数学难点、重点的讲解。教师要通过语言、板书以及运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人脑,使其人脑细胞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了他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声音、画面、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加大了课程容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为了教学,要准备很多的资料,而要将这些资料全部在教学中呈现,传统的方法就是板书、口述等,这样就会占用很多宝贵的时间。而如果用多媒体,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在课堂上用仪器播放就行,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相对提高了教学效率。(2)内容直观,便于理解。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难懂,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立体几何等,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述,有的学生很难在脑中树立形象。而采用多媒体就可以将这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他们理解和发挥。(3)可以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学以致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用到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宗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3]。数学教学是否有效在于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于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总结出数学问题,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教学策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再好的教学策略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只有掌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出良好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胜涛.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6(1):32-34.

[2] 邓日坚.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08(12):81.

[3] 张旋.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8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内容效率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