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2017-11-15朱明辉
摘 要: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其培养成为有内涵有底蕴的创新人才;但在传统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或流于形式,或过于专深且选题随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应照顾学生基础与行业需求,将文化史的通才教育与文化专题的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推陈出新,并具有地方特色,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方可提高。
关键词:高职;传统文化;教材;文化史;文化专题
作者简介:朱明辉(1983-),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文学文化、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主持人:刘奇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3-0040-05
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普及日渐升温且伴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倡导而风靡全国。传统文化在普及过程中常被冠以“国学”的帽子:暗渡陈仓者以此为手段实现其他目的,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数见不鲜;滥竽充数者以术数、蒙学代国学,自吹自擂;胶柱鼓瑟者闭门造车,沉湎其中自娱自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本文无意匡正国学概念,厘清国学误区,仅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谈谈浅见。之所以不以国学代传统文化,只因国学主旨宏大,研习不易,而传统文化一词浅近易懂,高职院校学生对其内容了解即可;至于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也免除了国学强调诵读功用可能对高职院校学生造成巨大压力的隐忧。
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相关教材,所以“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1]——这意味着教材关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成败。既然如此,我们可从教材的视角来分析现有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有哪些特点与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教材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高職院校传统文化教材概况
传统文化课程教材多针对本科生编写,高职院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也是近年来的课改举措,相较于本科院校来说整体落后多时。本科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教材起点高、内容多,自然不适合高职院校;但高职院校并未坐等,已涌现出不少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传统文化教材。经过统计,高职类传统文化教材大概有15部(见表1),数量不能说多,但针对性很强,能分析得出编者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的教育观点。
(一)概述
除了表1所列举的15部教材外,亦有《大学人文选讲》[2]《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程》(两部教材同名)[3][4]《大学生人文知识》[5]等教材,虽有部分章节涉及传统文化,但因其立足于人文,不能说是单纯的传统文化教材了;另有利用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6]与校园文化建设[7]的专著,或与现代生活方式[8]、西方文化[9]对比,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10]书籍,与表1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的教材侧重点不同,不宜计入。至于不少编者将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混为一谈则更不可取——传统文化涉及的是思想、哲学及学术层面的内容,大学语文课为文学课,将传统文化课纳入大学语文课中自然不妥。
(二)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15部教材的主要内容来归类分析。
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于2003年出版,2009年再版后于2016年出版了修订版。该书虽然屡经改版,但框架没有大的变动,现以2016年的修订版为例,分历代文化、专题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几大部分,以综论压轴。其中历代文化又分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专题文化分哲学、伦理、宗教、史学、语言典籍、古典文学、传统艺术、科技、教育、制度、生活习俗等;地域文化则有中原、齐鲁、荆楚、关中、晋、燕赵、吴越、巴蜀、岭南九类,另将关东、陇右、滇黔和闽台四地文化归一个章节;民族文化讲述了满、蒙、回、藏、维、壮、苗、彝八个;综论部分对传统文化的植根土壤、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思维方式、未来展望等宏观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1]。总体而言,该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传统文化,很好地沟通了通论与专题,同时兼顾了地域文化等,虽然断代与专题及民族文化部分划分有待商榷,但是15部传统文化教材中最为全面系统的一种。此外,该书的地域文化为一大创新处,地域文化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挖掘宣传,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丧失,传承就成了空中楼阁。
沈瑞云的《中国传统文化十讲》分十个章节讲述[12],将陶瓷、书法、建筑、饮食、服饰与艺术、哲学、宗教、教育并列,更奇的是以两讲篇幅论述古典文学——由此可见取材很是杂芜。
张建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戏曲、教育与科举制度、科技、传统节日、礼仪、饮食文化十个章节,外加一个总论共计11个章节[13]。该书在题材选取上比沈瑞云先生的分类要好,但窜入了文学章节,仍为不足。该书值得一提的是设置了《知识链接》作为延伸阅读,对于渴望拓展学习者大有帮助。
张景华的《中国文化概要》其实是一部文明史,从先秦到清代论述了中华文明,取材既有政治事件,也有科技、宗教、器物、书画、文学等[14],轻重详略可圈可点,包罗万象但不免有失偏颇。
王丹与孙淑萍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与教育、文学与艺术、科技、传统风俗礼仪六大块来撰写,外加第一章节的总论与第八章节的拓展。该书亮点在于增加了语言文字——与书法一脉相承,但忽略了其他很多方面[15]。
秦其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初版于2010年,2017年2月份出版了第二版(主编增加了朱恩义)[16]。该书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精神即儒释道三家文化,传统的衣(服饰)、食(饮食)、住(建筑)、行(交通)文化,文字文学、艺术(音乐戏曲与书画雕塑)文化、科技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此教材的特点在于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虽然三教九流中只介绍三教值得商榷,但能率先分析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已属难能可贵。秦其良先生能将中医文化列入专题,也是一大特点。endprint
安凤琴和李国新编写的《中国传统与地域文化》着重介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基本精神,并对秦皇岛文化作了详细介绍,是一部概述性质的教材[17]。该书过于专注在秦皇岛的地域文化领域,范围狭窄,并不能作为全国范围的教材使用。
曲士英与王国雨合著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诸子学说、文学、传统节日文化及浙江地方文化[18]。此教材分量不足,但第八章的浙江地方文化的内容新颖,对弘扬地域文化有一定作用。
陆蕾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一书分九大章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传统图形元素的挖掘、发展和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展与创新研究,我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包装设计课程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首饰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动画设计课程中的融入[19]——均为结合专业特征进行描述,加上此书采用专题研究体例,不具有可比性。
潘莉莉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从传统思想与礼仪、风俗传统和社会生活、传统艺术、传统建筑、节日及风俗五大方面进行论述[20],取材范围不广,内容亦不丰富。
王霁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哲学、美德、宗教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戏曲、中国医药、养生、中国武术、美食、美饮、服饰、习俗、建筑、园林、器皿、雕刻等[21],分类颇多,可惜部分类目重叠,在讲述时又含混不清。该书认可武术和中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其他教材唯独秦其良著作涉及中医且均未涉足武术,该书慧眼识珠,是一大贡献。
张芹玲独著的《新编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土壤、传统人生观、传统宗教信仰、古代文学、书法服饰、古代科技以及人生礼仪和舌尖文化等方面入手,将传统文化进行了浅近的说明[22],取材仍未能脱离窠臼。
黎光、赵冬菊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3]并无新意,开篇概述文化,又述及文化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的关系,但文化精神却置于书的末尾,有割裂感;分類也有不足,如既列了民俗,又介绍了文物,然后突兀地出现民俗文物与非遗单列一章,显得杂乱。
赵一兵、王晓惠和殷向飞三人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入手,分疆域变迁、汉字特点、饮食文化、礼俗特色、传统服饰文化、建筑、封建礼制、科举制度、社会生活、孔子思想、佛教、科技成就、文史巅峰之作、丝绸之路十五个题材进行说明[24]。该书将疆域变迁单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专题与饮食、服饰等同列,似乎不妥。
刘向红与英潇合著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读本》内容分十个章节,分别为概论、哲学、宗教、伦理、制度、建筑、科技、文艺、美学、民俗[25]。此书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其中民俗文化即将上述诸家的节日文化包含在内。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15部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分析可知,只有先出的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一书最为全面,其他传统文化教材取材范围互有出入:有些虽然取材宽泛,如赵一兵、王晓惠和殷向飞三人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惜失之严谨,搀杂的疆域变迁更是不可取;有些却又取材狭窄,如潘莉莉等的教材涉及的内容过少,不足以代表整个传统文化。
(一)范畴宽窄不一
综合而言,各家对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归入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高。此外,在古建筑、饮食、传统节日和风俗礼仪等方面认可度也不低。比较特别的是王霁与秦其良认可中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但其他编著者却不以为然;王霁的著作甚至将武术也囊括入内,是一大成就。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教材能开辟专栏撰写本土传统文化情况,为一大创举。可惜该书于2003年出版,在其身后陆续多部教材相继问世,跟进者却很少。
(二)文学与文化混淆
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家教材可圈可点,只是程度深浅罢了;但问题不止于此,通观这十余部教材,能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文史入传统文化的奇怪现象。诗、词、文、赋、曲均为文学领域内容,历史包括疆域变迁即疆域史都是史学领域的内容,如果把这些也算作传统文化归入其中,则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均可以传统文化统领,传统文化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则《大学语文》应完全让位于传统文化——可见矛盾之突出。
(三)综述与专题失衡
浮在表面上的这些问题已很难解,深层次的问题更让人无所适从。单就这15部教材而言,仅有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将文化史与文化专题并举,其余均为细分领域的专题讲述,对于整个传统文化来龙去脉鲜有一个综合性的概说,即便有张建的《中国传统文化》、王丹与孙淑萍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要》涉及,也都是单个章节的论述。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朴学、民国新学的流变,这根主线弦歌不绝,在这条长藤上串起了所有的文化专题。如果单纯以文化专题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知识零碎不成体系,在接受了这些传统文化专题内容后,仍旧是一地散珠,看不到项链的精美。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专题学习过程中,也会挑肥拣瘦,只向着自己喜欢的内容求学。
三、补救与完善的对策
发现了问题,对症下药即可迎刃而解,大概有如下几类措施加以补救与完善。
(一)人有我新
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首先要考虑受众也就是学生的学力(即学习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学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本科生,所以将本科生使用的传统文化教材直接拿来充任高职院校学生教材不可行。有识之士一直疾呼,要求改变这类观念,同时指出现有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中有不少“大而空”,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首先要立足于基础内容普及,着眼于文化常识讲解,不应该对内容讲述过于深入。现在的传统文化专题内容就在各自的专题内讲述得过深过细,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消化,课程就可能流于形式。其次要杜绝“大而空”,常识性讲解、基础内容普及不是百度百科,而要在常识的基础上延伸,能将学生往文化专题上指引,让学生在课后有兴趣探索更精妙的专题领域。张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采用“知识连接”模块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果学生觉得教材内容都是百度而来的话,他们只会觉得有手机与网络就够了,老师和教材以及课堂都是多余的。因此我们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此类形式主义。endprint
(二)通、专结合
“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应优先满足于连贯性、系统性的传统文化学习”[26],然后才是文化专题学习。我们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不应该一仍其旧,采用专题形式,而是要编写一套能反映整个传统文化流变的文化史,让学生能整体上认识传统文化;不致于陷入零碎的专题中,盲人摸象,不得要领。待学生具备了整体感后,再进入专题学习。这也要求我们的传统文化教材有上下两套,第一套是通才教育,以文化史为内容;第二套是专才教育,以传统文化的各个专题为对象。此外,对于文化史的通才教育,应该采取必修方式,全校学生都要认真学习;专题学习则针对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选讲,可以采取选修形式。传统文化教材的专题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重点突出相对应的专题,将专业和传统文化内容挂钩。至于设置哪些专题,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文化涵盖诸多方面,专题设置也应本着求全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囊括所有传统文化内容。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在这方面着墨甚多,我们可以参阅。
(三)地方特色
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完全可以利用地区优势,将地方文化作为一个专题编写讲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思索所学专业如何与本地对接,当然这个本地区域不宜太小。如果要照顾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生,那么赵洪恩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一书最宜使用。
四、余论
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任重道远,中国大陆在此前几十年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又有走偏的势头——反观中国台湾的高职院校,他们在传统文化这块坚守至今,成效显著。我们完全可以在借鉴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有的放矢,匡正大陆的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如果不受传统文化熏陶,做出来的产品不但意境全无,匠气十足,而且陷入模仿复制的怪圈,与创新精神背道而驰,最终得不偿失——传统文化教育在更注重工学结合,期待培养大国工匠的高职教育中地位重要,教材编写亦须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9.
[2]熊子龙.大学人文选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元,张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4]王文俊,王晓波,陈令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涂登宏.大學生人文知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宋元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7]崔金赋,冯志宏.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与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8]李淑贞.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9]祝西莹.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0]陶铁胜,张桂宾.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3]张建.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4]张景华.中国文化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王丹,孙淑萍.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16]朱恩义,秦其良.中国传统文化[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17]安凤琴,李国新.中国传统与地域文化[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18]曲士英,王国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9]陆蕾.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20]潘莉莉.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1]王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2]张芹玲.新编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3]黎光,赵冬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4]赵一兵,王晓惠,殷向飞.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5]刘向红,英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读本[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26]王茜.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构建问题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27.
责任编辑 韩云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