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11-15严长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疗效

严长勇

【摘要】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78例,利用随机划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44%(38/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以及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模式;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0..02

心血管内科疾病作为临床高发疾病,有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且难以彻底治愈等特征,其也成为患者负性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疗中难以保持较高的依从性,甚至在护理操作不当下,有护理纠纷问题出现。对此,可考虑引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就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46~75岁,平均(60.5±5.5)岁。入院诊断,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为32例、32例、14例。纳入标准:①均需住院治疗;②无意识障碍、精神病史;③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与疾病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如对患者心脏各项指标监测,为患者及其家属答疑解惑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实施内容包括:①夯实护理基础,可考虑进行专业护理小组的构建,小组以护士长、优秀护理人员构成,主要负责对入院患者病情、心理与行为表现做出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同时对护理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指导护理人员操作;②深化拓展护理专业内涵,该方面涉及的护理内容较多,如心理护理干预,选择患者感兴趣话题与之闲谈,或举出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病例,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再如生活護理,进食方面以果蔬类食物、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指导患者做简单的功能锻炼。患者给药中,涉及多种药物,应告知患者如何用药,可采取按时送药方式,待患者用药后离开,降低错服、误服、漏服的可能性;③护理责任制落实,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人员责任进行明确,同时考虑到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量较大,可引入APN弹性排班模式,以此使护理质量提高。

1.3 观察指标

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价,评价标准分为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等,分别以<50分、50~60分、60~70分、>70分表示[1]。另外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调查,取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操作与人员态度作为调查内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取其中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况评价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6例、满意12例,满意率97.44%(38/39),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12例,满意率76.92%(30/3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其也为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题,护患纠纷问题屡见不鲜,且患者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对此,便考虑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如优质护理模式,其实施的要点主要表现为护理基础夯实、护理内涵深化拓展以及责任制的落实,是提高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2]。本次研究中可发现,观察组心理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以及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呈惠,米 波,于珠珠.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272-273.

[2] 宋桂丽,黄文娟.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249-250.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评价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