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志:“润物无声”的教育渠道
2017-11-15许冬梅
许冬梅
较之于口头评价,文字评价能够更精准地表达人的深层次情感。在日常应用中,教师们创建了包括流水日记、班级日志、评价手册栏目(小伙伴对我说、教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家校联系手册等实施评价的文本载体。这些载体,记录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学生时代的美好感受等,教师着力开发其在多主体评价中的独特作用,形成了以日志为媒,多主体评价为径,以激励性语言为导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管理模式。
在学生写的一篇日志《我的爸爸》中,学生将爸爸的坏脾气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述说着她的困惑:“在家里,冷漠无情、乱发脾气、说话就像大喇叭一样,还带着凶气。但是每当有客人的时候,他就会热情地给人沏茶倒水,陪客人聊天。爸爸,我想让您改一改对妈妈的冷漠,我想让您对待妈妈像对待客人一样热情,不然妈妈会伤心的。同样都是人,但态度为何如此的不同呢?您知道吗?妈妈很爱您,您应该更爱妈妈!”
教师在日志中写道:“看了你的文章,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小年纪就为这些事情而烦恼,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你是那么开朗、阳光。爸爸的脾气不好,你想过是因为什么吗?你努力化解过吗?改变爸爸的坏脾气可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就不如改变自己,力争做到更好,也许爸爸会因此乐不可支呢。再有,大人有大人的烦恼,有他们的不得已,我们尽量不参与,你好好学习,爸爸会改变自己的坏脾气,妈妈也会笑容满面的。另外,你可以对妈妈再好一些……”
她的爸爸在这篇日志的后边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看了孩子的日志,心里触动很大,没想到自己做得那么差劲,但我也希望孩子从小在我严厉的管教下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长大后她才能更自立,在这个残酷的社会更好地生存,這样才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也会反省的,争取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希望孩子能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从爸爸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虽然还有他一厢情愿的家长式的说教,但是也有了自我反省,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家长。
生活日志等实施评价的文本载体为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设置了共同参与评价的空间。教师们充分运用文字评价,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始使用学校、班级公众号、教师粉丝团、班级博客等网络互动空间,进一步拓展了通过文字评价促使教育发生的渠道。
本文系2015年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DBB15125)部分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