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激趣帮学
2017-11-15白立华
白立华
现阶段,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那么,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合理运用游戏来激趣帮学、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呢?
拼音学习,泥巴、纸牌解难题
有基础的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重难点在于记住字母的形進行拼读,没有基础的学生则首先需要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捏橡皮泥和拼音纸牌就非常适合他们。我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所学字母,到了展示的时候,他们会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自豪地读着。对于拼读,拼音纸牌是非常适合的一种练习游戏。拼音纸牌制作非常容易:把一副扑克牌正面贴上大小相同的白纸,然后在上面用红笔写上韵母,黑笔写上声母,再制作四张声调卡。每两个打牌的学生出不同类别的纸牌凑成音节,能正确读出者就可以赢得对方的纸牌,通过捏泥巴、玩纸牌,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拼音知识。
汉字识记,“大战僵尸”助脱困
低年级语文识字量大,学生经常出现刚学会就忘的现象。如《雨点》一课,课后有12个生字需要学生认读,其中,好几个字的字形又很复杂,所以我就在第二课时带领学生玩起了“植物大战僵尸”。我课前做好了“守卫”和“僵尸”的头饰以及生字卡片,课上选择两个学生做“守卫”,带着头饰站在黑板前面,选择五个“僵尸”分别站在每行的后面,他们的胸前都贴着一个汉字。当音乐响起,“僵尸”慢慢向黑板的方向进攻,如果“守卫”能够正确读出汉字的读音,那么“僵尸”要退回去换个字再进攻,“守卫”得一分;如果“守卫”不能正确读出汉字的读音,那么“僵尸”就可以把汉字贴到黑板上并得一分。游戏过程中,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几个汉字身上,不知不觉中就巩固了所学汉子。积极性有了,反复巩固练习有了,多感官参与也有了,效果自然特别好。
课文理解,小小画笔显神通
小画笔动起来,小脑筋活起来,学生的课文学习会变得轻松高效。在学习《比尾巴》一课时,我让学生课下自己先做个头饰圈,在课堂上我给每个小组发了这篇课文中涉及到的小动物图片,但每张图上的动物都没有尾巴。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小动物图片,然后给它们画上合适的尾巴,再粘在头饰圈上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游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不但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能使教和学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实现语文课堂变革的有效途径。
编辑 _ 李刚刚 实习编辑 _ 刘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