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助力班级管理更高效
2017-11-15冯小红
冯小红
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来激发学生兴趣。而开学后科任教师普遍反映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或迟交或不交的问题,让我想到了是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建立评价机制,从而起到约束、督促和激励的作用。于是,我在班级进行了以下探索。
首先,在班内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由四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组长,包括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他们的性别、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又有一定的互补性。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组长竞争上岗。
然后,制定评比规则。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是围绕“作业”这一主题开展的,采用奖励红旗的方式,每天作业认真完成并且按时上交的小组可以得到一面红旗,得到五面红旗后会有额外奖励。具体做法为:1.建立作业收发制度。每天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收发各科作业,随时掌握本组的作业情况,以便更好地督促和管理组员。2.协调组织作业的评定。我和各科教师协调并达成一致,每天的作业以十分制给予评定。3.由班干部进行总结和统计。该做法实行一段时间后,不仅所有学生都能按时交作业,而且作业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后,我又开始思考,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除了跟学习习惯有关外,还跟课堂听讲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我又把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了课堂上——进行“课堂听讲评比”。
听讲评比的项目是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和各小组的课堂表现。评比形式为“争当将军”,游戏共分8级——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将军,需要至少8周的时间来完成。评比规则:每天的作业和课堂表现由教师给出评价,班干部每周进行总结;对前四名的小组奖励一面红旗,对当上将军的小组进行额外奖励。
奖励分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在班会上给将军组带上将军帽。物质奖励,對当上将军的小组成员奖励签字笔等学习用具。这样的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听课的专注力和效率明显提高了。
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小组动向,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鼓励。对于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意愿不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关注,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实行一段时间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宽松、愉快而又充满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和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形成。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阵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班级管理更高效。
编辑 _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