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相关策略

2017-11-15鄂金玲

未来英才 2017年20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鄂金玲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1]。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具体分析一下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能给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必经手段。我国著名語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知识,仅仅拘泥于课本是无法做知识面广而灵活的,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了学习语文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生字,还能够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促进阅读,这样的情况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越[2]。

2、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有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抱怨‘书到用时方恨少,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让学生对作文风格和行文手法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作文水平。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课外阅读的指导误区

1、对课外阅读认识的偏颇。新课程推进六年来,课外阅读在许多中小学还是处于一种“无动于衷”的状态,即便有“动”的,也是星星点点、零敲碎打者居多;既无区域推进的“深谋”,也无系统安排的“远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师把课外阅读视为可为可不为的教师个人行为,认为课外阅读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课外阅读是可今天读可明天读,可此生读可彼生读的自由选择。我想,如果这种有失偏颇的观念不彻底破除,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不牢固确立,再好的指导方略也是难以有效实施的。

2、对课外阅读指导的淡化。不少教师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份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份外事,是“看闲书”。于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比较淡化;读什么样的书不去过问,该怎么读缺少指导,课外阅读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况,学生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3、对课外阅读评价的缺失。对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都有一定的意识,但因为种种因素,多数的课外阅读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评价、检查,缺乏对应的激励监控机制。长此以往,这必将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在教完一年级拼音教学后,就有意识的给学生们读有趣的童话故事,当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故事情节中时,我有时会突然中断朗读,留下悬念,引导学生们自己去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这样,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开始了最初的课外阅读。到了二年级就逐步引导学生们看大型童话:童话名著。三年级让他们阅读寓言,四年级让他们去找一找有关励志故事等进行阅读,培养他们的人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我每周专设了一节阅读课,给一些不爱阅读的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这40分钟里自由的读书,论书。到了五、六年级,随着孩子们的成长,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视野开阔了,头脑更聪慧了,口头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上课回答问题时好词妙句潺潺而出。我又建议学生们看一些名著(如《昆虫记》、《城南旧事》、《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校园文学(如郑渊洁的作品、杨红樱的作品等)、优秀的报刊杂志(如《格言》、《读者》等)。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经常在书店里碰到我的学生在那津津有味地看书,像一条鱼儿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永不疲倦。

2、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如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套这样的房子,它可以飞、可以潜水、还能冲出宇宙,寻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学说:“我想让每户人家都装上一扇智能门锁。把家庭每个成员的相貌、声音、指纹等信息输入电脑,它就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来,只要主人触摸门锁,它便自动打开,对其他人则不理不睬。”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

3、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我们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4、鼓励先进,坚持阅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 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1):174-175.

[2] 赵春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探讨[J].文教资料,2011(24):86-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