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7-11-15杨淑容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关节镜韧带交叉

杨淑容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

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和1年时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功能恢复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065-02

临床数据提示,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数量有逐年升高之势。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正常生活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患者在发生损伤之后没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严重损坏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在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帶重建术治疗后,要想获得良好的疗效,必须要配合有效的康复方案。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本次研究中排除了有同侧膝、髋、踝等关节手术史或外伤史的患者,排除了行半月板全切除术的患者,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或不利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1]。观察组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2~56岁,平均(41.9±2.7)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1~58岁,平均(40.4±3.4)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在掌握患者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意义、目的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的情况,及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优势,并讲述一些治疗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紧张心理,从而以良好的心理状况面对手术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帮助其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使患者做好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心理准备。

1.2.2 康复指导 在患者手术治疗前,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锻炼,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方法。指导患者掌握股四头肌训练方法,让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然后保持其膝关节伸直,足尖向上,绷紧大腿肌肉的姿势,以该姿势保持10 s的时间,然后放松,然后依此方法反复进行练习,每次练习的时间保持在10~20 min,每天练习的次数保持在3~4次。并且由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活动讲话受到较大的影响和限制,无法正常上厕所,因此在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1.2.3 术后护理 在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患侧肢体需持续进行72 h的冰敷治疗,以此来帮助患者缓解由于关节肿胀而导致的疼痛感。术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患肢及手术部位进行观察,严密监测其是否发生肿胀,以及正常血运是否受到了影响,积极预防由于肢体肿胀而引发的骨筋膜室综合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的情况。密切注意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管中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情况。当患者术后麻醉药物的药效逐渐解除之后,护理人员即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早期的适当运动,以此来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2]。

1.2.4 早期康复训练 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实施:(1)初期(患者手术结束后的0~4周),首先在手术当天,待患者的麻醉消退之后,护理人员主要指导患者活动脚趾、踝关节,尝试进行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在手术后第1~3天,指导患者术后24 h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患者去厕所。这段时间指导患者尽可能多做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直抬腿、侧卧位侧抬、俯卧位后抬腿练习,每次练习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d,每组之间休息30 s的时间。在手术后4 d~4周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力练习,酌情扶拐将支具锁定在0°时行走,时间、距离由少到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2)中期(患者手术结束后的5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主要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力练习,行走时间、行走距离由少到多。手术后10周指导患者开始屈膝20°~30°静蹲练习,2~5 min/次,5~10次/组,2~3组/d。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每天最多进行1次。术后9~12周进行被动屈膝练习,12周后主动屈膝正常[3]。(3)后期(患者手术结束后的4~6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膝环绕练习、跳上跳下练习、侧向跨跳练习、游泳(但早期禁止进行蛙泳)、跳绳、慢跑。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4]。(4)恢复运动期(患者手术结束后的7个月以后),在该阶段指导患者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1年后复查,手术取出固定物[5]。endprint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优: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95~100分;良:患者会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80~94分;可: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60~79分;差: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60分以下。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6]。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非常容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方法。临床研究指出,对于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正确的护理与康复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还能够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本次研究中,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在术后早期实施了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三方面的内容,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一方面能够促使患者树立起良好的手术心态,另一方面能够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奠定基础[7-9]。术后护理主要是对患者患肢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康复护理,则是通过术后5个阶段的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来逐渐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10-12]。

综上所述,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13):1153-1154.

[2]江琼兰.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J].医疗装备,2014,27(1):93-94.

[3]朱素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及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68-271.

[4]曹洪,况丽,燕敏,等.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8):739-740.

[5]谢伟红.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功能恢复的影响[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2,4(34):105-106.

[6]李英英.早期康复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18):105.

[7]王秀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3):241-242.

[8]李晓华.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6):17.

[9]张兰英,魏艳琳.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后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318-2319.

[10]王虹.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的术后护理[J].護理学报,2010,17(7B):34-35.

[11]李芳.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及重建术后护理要点[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4):239-240.

[12]谢伟红.康复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158-159.

(收稿日期:2017-06-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节镜韧带交叉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连数
连一连
连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