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2017-11-15周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宫颈癌并发症

周巍

【摘要】 目的:分析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護理工作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详细观察2组的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下床活动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借鉴。

【关键词】 宫颈癌; 围手术期; 护理;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05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Method:100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received undergraduate ro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year with reference to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grouping meth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50 cases of reference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and 50 cases of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nursing group after the first exhaust and defecation and eating and ambul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surger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Com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ingh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cheng,Yancheng 224000,China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我国广大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1]。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常用措施,但因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及生理创伤[2],因此加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次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拟行手术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其提供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效果较满意,先总结护理措施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入组标准:(1)100例患者均满足宫颈癌的相关诊断标准;(2)精神及意识状态均保持正常;(3)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排除标准:(1)疑似宫颈癌者;(2)转移病灶者;(3)伴有相关手术禁忌症者;(4)不配合本研究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50例,年龄23~67岁,平均(34.75±6.82)岁;病理类型:鳞癌32例,腺癌13例,混合癌5例。治疗组共50例,年龄22~69岁,平均(35.14±8.27)岁;病理类型:鳞癌35例,腺癌11例,混合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考组 参考组50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服务,主要为入院后为其安排病房,根据护理常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术前常规给予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常规协助患者完善肠道准备,叮嘱患者保持禁饮、禁食12 h,术后酌情给予自控式静脉镇痛泵干预,术后常规禁水、禁食,待患者的肠道排气后给予流食,然后逐渐转为正常饮食。术后按照病情下床活动,遵医嘱拔除尿管。endprint

1.2.2 护理组 护理组50例患者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术前。①心理疏导。因手术会波及生殖系统,故患者常伴发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少数患者可能由于失去部分生理功能而出现自卑等情绪[3],故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绪状态,且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状态迎接手术。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与手术的相关知识,通过讲解治疗成功病例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缓解生理应激。②肠道准备。术前1 d午夜时给予碳水化合类食物或饮料进食,术前2~3 h时给予250 ml葡萄糖溶液口服,以减轻患者的饥饿、口渴及负面情绪,还能够使胰岛素抵抗下降,促进负氮平衡的缓解。③皮肤护理。术前常规备皮,将患者的毛发剔除,一无损伤性剃毛刀进行,注意保持动作的轻柔,不可对皮肤造成损伤。(2)术中。尽量少采用阿片类镇静药,配合麻醉医师行吸入或短效静脉麻醉,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苏醒进行活动[4];保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取经加温器处理后的输血及输液品,或以保温毯保持患者体温为36 ℃左右;同时,注意对液体入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使心脏容量负荷下降。(3)术后。①一般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测,选择合理的体位,以心电监护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②疼痛干预。术后24 h内患者的疼痛通常最为明显,故护士应按照其疼痛情况采用静脉或镇痛泵止痛,且给予患者合理的心理干预,经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其疼痛,从而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③拔管。监测引流液的质、量,尽量早期拔管,从而不仅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还能够避免感染的出现;④饮食干预。术前早期给予全营养肠内饮食,按照患者的心理需求与身体情况,通过逐量递增的原则合理指导患者禁食,若患者完全清醒给予80 ml温开水服用,若没有胃肠道反应等不适情况,6 h时应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半流质食物,1 d后可转为普通食物,然后逐渐加量;⑤活动干预。鼓励及指导患者尽早行床上自主活动,尽早行下床活动术后12 h时指导其坐床沿活动,24 h后可进行床旁活动,48 h后可酌情使患者自主活动,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5-6]。

1.3 观察指标

术后记录两组首次排气、排便、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状况对比

护理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下床活动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宫颈癌患者的发病例数处于逐年增加趋势。该疾病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比乳腺癌稍低,居于第二位[7-8],患者的症状包括阴道异常流血、尿急尿频、肛门坠涨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威胁了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现今临床上主要采用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该疾病,但因受到手术应激及宫颈癌相关症状的影响,患者常伴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围手术期时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10]。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服务,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要求护士术前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作用,减轻其负面情绪及生理应激,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且做好对患者的肠道准备及皮肤护理;术中保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密切配合医师的相关操作;术后为患者提供整体全面的病情监测、疼痛干预、拔管、饮食及活动干预等护理服务,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可见,护理组术后康复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12]。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減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邹倩,陈中群,张莉,等.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观察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5-6.

[2]邵冬梅,于晓吉,康春梅,等.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4.

[3]陈胜英,易小青,周爱妹,等.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1005-1006.

[4]陆建华.优化护理对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6,40(9):1005-1006.

[5]江梅英,林楠,陈小英,等.网络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4):30-31.

[6]李向荣.整体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73-74.

[7]王兰,张波.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以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3-46.

[8]尚丽,晏爱云.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及婚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9):1629-1630.

[9]李冬,许天敏,马志华,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研究[J].癌症进展,2016,14(8):777-779.

[10]钟丽晖,蓝晓红.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手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6):4658-4660.

[11]陆彩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康复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12):2168-2169.

[12]梁彩英,李华琴,梁燕,等.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1):2377-2379.

(收稿日期:2017-0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宫颈癌并发症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