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羌学研究评述
2017-11-15张世均王博
张世均 王博
[摘要]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术界对羌学研究的热情依然如故,反映在研究成果增多、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手段丰富、研究领域全面等。但是,2015年中国羌学研究的“冷”、“热”点与2014年相比较,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热”点主要在于关注羌族地区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冷”点主要在于对羌文学、法律、医药、体质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另外,2015年的中国羌学研究中仍然存在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2015年;羌学研究;论文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5-0077-10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以“羌族”为“主题”检索条件,时间2015年度,检测到537篇文章(其中关于羌族和羌区的知识性介绍或新闻报道有210余篇;相关硕士论文25篇),较2014年同期增加172篇,增加幅度达到了34.8%。[1]我们认为:2015年中国羌学研究成果增多、质量提高、手段丰富、领域全面的特色。从研究成果的内容看,“热”点主要集中在羌族的艺术、文化、经济、历史以及宗教方面;“冷”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文学、法律、教育、医药等方面,这与近些年羌学研究情况大致相同,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在羌族史的研究中,突出了对羌族社会史的研究;在羌族经济研究中,注重挖掘羌族文化内涵,促进民族文化与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羌族文化研究中,在宏观考察羌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同时,也从微观出发对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宗教研究中,对羌族民间信仰的变迁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羌族艺术研究中,成果数量较2014年明显增加,但内容上并未有新的突破,同质化论文较多;体育、文学、法律、教育、体质和心理方面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与现实问题联系更为紧密,微观研究更为普遍;对羌族医药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去年有所下降,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文从羌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体育、艺术、文学、法律、教育、体质和心理、医药等方面,对2015年我国羌学研究的状况进行述评,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羌族历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羌民族特性、羌族灾难人类学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27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研究
耿少将的《商代冉方考略》指出古代文献记载的冉駹之“冉”与“蚕(丛)”为不同时期之不同记录者对同一族群的不同音译,是当代羌族的重要来源。[2]陈铭浩的《试论两汉对羌族民族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对两汉实施的羌民族政策进行比较,梳理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的合理与不足,指出民族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兴衰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罗毅的《羌族家具图案汉人审美渊源研究》中指出在羌族家具图案中,呈现出浓郁的“汉人审美”特征。认为羌族在整个民族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和汉人有着频繁密切交流,汉文化影响到了羌人的方方面面,由此羌族家具图案也呈现出一种汉人审美观。[4]
(二)关于羌民族特性的研究
王小盾的《论神话对于历史的象征性表达——读羌族神话<燃比娃取火>》指出《燃比娃取火》既反映了先民用人的出生来解释火的生成的思维方式,也反映了先民从畏惧火、偶然利用天然火到积极利用天然火并最终发明人工取火法的用火历程。[5]李正元的《藏彝走廊羌寨守护神文化建构的空间逻辑》认为藏彝走廊区域的四川松潘羌寨守护神空间中存在两类文化建构,一类塑造村寨空间和社会关系,一类表达族群空间分布记忆。两类文化建构蕴含羌寨区分和联系的空间逻辑,呈现羌寨空间、信仰、社会和族群相互运作特征。[6]赵曦的《藏羌彝走廊中女性文化空间飘移美的确立与指向——以羌族女性上女神梁子接领歌舞文化为例》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看,羌族文化中歌舞的来源曾经表述为女性专属的接领传承空间。[7]邓宏烈的《羌族图腾崇拜遗风考略》指出虽然羌族不少崇拜的图腾消失了,但许多昔日图腾崇拜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见,并深深影响着羌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8]魏淑霞的《西夏职官中的宗族首领》认为西夏的首领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部族的首领,又是西夏职官体制中的一员,拥有自己的部族,又受到西夏政府的管理,广泛参与西夏政治生活。这种权力的拓展是与党项羌族、西夏政权的汉化相伴随的。[9]赵强的《唐师府君墓志考释》通过对师府君志文的考释,对研究唐朝中后期陕北延安地区内迁羌族等问题均提供了新的珍贵的史料。[10]彭陟焱等人的《羌族土司研究考述》梳理20世纪以来,學术界对羌族土司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特点,探讨研究路径,为羌族土司研究提供参考。[11]
(三)关于羌族灾难人类学的研究
孙璐的《人类学的灾难观——人类学视角下灾区重建的再审视》从人类学视角来对我国当下的灾区重建的研究提出反思;对政府、外来企业、施援单位、学者、媒体等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话语垄断现象提出质疑;呼吁外界各部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灾区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注,对于当地人的重建意愿和具体规划予以足够的尊重,有意识地强调灾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愿。[12]谢越等人的《“5·12”地震灾后羌族异地安置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认为与震前相比,羌族移民传统社会结构中由家族所主导的教育、医疗、文化、社区福利事业,由于家族力量的不断弱化,而不得不由政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现代社会基于城市生活的规章制度取代了乡村社会中的人情世故,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所带来的羌族移民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导致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出现了短暂的不适应。[13]
二、羌族经济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创意经济、旅游经济、民生经济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39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endprint
(一)关于羌族创意经济的研究
张玉萍的《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研究》指出产品本土化、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更是当代民族文化建设以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14]王静贤的《论新媒介视角下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认为以“原真性”为基本理念保有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的要素、特色和价值尤为重要,同时更需要将新媒介融入羌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活动之中,以彰显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独特的教育意义与价值。[16]张海峰的《羌族艺术文化资本初探》借助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从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物质形态文化资本和制度形态文化资本方面对羌族艺术文化的资本形态进行细化研究,提出羌族艺术文化资本与产业资本结盟等建议。[16]程荣华的《羌族萨朗动漫化发展可行性研究》认为羌族萨朗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动漫发展提供了内力支撑,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在开发羌族萨朗动漫文化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它的艺术形式,更要发掘其文化内涵,可考虑把羌族萨朗所包含的文化艺术特征符号化与立体化。[17]
(二)关于羌族旅游经济的研究
王静贤的《信息化、旅游业与羌族文化“融合式发展”的策略探析》认为以“融合式发展”为理念,以信息化促进羌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将羌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相融。[18]陈云萍等人的《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指出只有进一步挖掘羌族文化资源,打造羌族文化品牌,整合羌族文化、大禹文化等各种文化资源,推进北川羌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加快北川旅游产业的发展。[19]李欣的《震后四川羌族地区生态化休闲体育旅游市场重建与开发》通过对羌族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特征与分类进行调查,剖析了羌族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现状。提出民族体育旅游市场重建与开发的原则与具体措施,为川西北羌族地区生态化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导。[20]
(三) 羌族民生的研究
王飞的《推进羌族地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认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羌族地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转化提升灾后医疗卫生重建成果、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畅通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交流互动机制、传承羌族医药等民间医药精华。[21]王俊等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羌族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及发展策略探讨》认为面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通过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加强法律、制度、科研和资金保障,必将极大的推动羌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22]何杰等人的《四川羌族地区集市的分布规律》分析羌族地区传统集市的历史发展空间轨迹和业态分布状况,揭示其规律。[23]曹静的《咂酒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认为应当倡导优化咂酒传统酿酒工具,可以起到延续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24]
三、羌族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文化综论、传统节日、民俗礼仪、手工技艺、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等问题,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52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文化综论的研究
陶长江等人的《基于电视传媒视角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羌族和非羌族就电视传媒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和运用上存在认知差异;电视传媒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最有效的作品形式是“电影、综艺节目、电视剧、选秀节目和纪录片”。[25]肖坤冰的《主客之间:电视传媒对四川羌族地区的综合性影响》认为羌族介于主客之间的特殊身份也使得电视传媒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并从个体经验、社会宏观层面进行了分析。[26]李锦伟等人的《贵州羌族传统生态文化述略》认为在观念和制度层面上的贵州羌族生态文化都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对贵州羌族生态文化的挖掘和整理研究既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可以为我国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27]齐铮铮的《城镇化背景下羌族传统文化功能研究》从研究羌文化功能的视角入手,研究了城镇化浪潮冲击下羌族文化的变迁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羌族传统生活方式变革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28]
(二)关于羌族传统节日的研究
梁音的《羌族“瓦尔俄足节”传承与保护探讨》梳理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瓦尔俄足节”在“5·12”地震后六年来的传承情况,认为进行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从保护文化传承“土壤”、保护文化空间、保护节庆灵魂等方面。[29]任萍的《羌族传统节日景观的复兴与流变——以羌年为例》认为汶川大地震后羌年在政府主导之下呈现出一定的流变性,具体表现在城镇官方羌年庆典兴盛,村寨自发羌年式微;文化展演色调浓厚,神圣意味弱化;节日内容趋于碎片化、符号化;节日与旅游勾连;节日内涵的压缩化和外延的扩大化等。[30]姜苏洪的《汶川县5·12地震前后羌历年的比较研究》认为汶川县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羌历年呈现出了不同于震前的一些变化:敬天祭祖更为虔诚、政府关注和参与、欢庆兼具缅怀。[31]姜楠楠的《“侗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川西“羌年”文化保护经验》认为“羌年”在汶川地震后采取了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抢救性保护和有效性的传承,给其他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经验借鉴。[32]
(三)关于民俗礼仪的研究
赵洋等人的《羌族祭祀中鸟箭青稞筒礼器美关键象征解读》指出羌族祭祀仪式中的鸟、箭、青稞筒与神树枝构成的直勒刮瑦是首次发现,对于羌族文化系统、审美系统与宗教系统间关键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我们理解金沙金箭鸟鱼符号象征也有重要的启示。[33]饶建华的《羌族民俗文化中的审美意识探究》认为羌族的审美意识可以概括为拜物尊祖的神性美、祭祀仪礼中的伦理美、神话歌舞中的世俗美三个方面。[34]黎明春的《论羌族火葬的成因》认为羌族采用火葬方式,不仅受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战乱因素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有包括灵魂、图腾、对祖先崇拜等内部原因的影响。[35]endprint
(四)关于羌族手工技艺的研究
赵敏等人的《羌绣纹样题材及其与羌文化映射关系》通过对羌绣的经典纹样进行了系统分类,认为羌绣图案纹样是羌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羌民生活状态的最直接体现,是羌民内心美好愿望的委婉表达,是羌民精神思想的高度浓缩,充分体现出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文化的映射关系。[36]彭潘丹犁的《羌族服饰的文化特征解读——以茂县境内羌族差异服饰为例》认为羌族民族服饰在其历史发展中,守候着本民族文化的生产、生活底蕴,适应着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间的相融与变迁,而最终述说着本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发展着本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7]
(五)关于羌文化翻译与传播的研究
崔丹的《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羌族释比戏英译的文化反思》认为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羌族释比戏等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既要尊重民族地方性知識传统,也应当充分考虑译入语的文化诉求,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手段,以文化间性激活文化互动,最大限度地传递羌族的民族文化因素。[38]彭晓琴的《羌族语言的传承路径研究》指出羌族语言是羌族人民社会文化历史的载体,要加强羌族语言的传承就要不断加强政府对羌族语言的保护,加强羌族语言课程的开发,重视羌族语言的家庭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羌族语言的不同发展还和进步。[39]虞跃的《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翻译的赫尔墨斯困境》认为翻译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关系到“二次阐释”问题,翻译人员需要多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选用最能够展现原文思想内涵以及创作风格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达到少数民族文库翻译工作“会通·阐释·化境”的目的。[40]
四、 羌族宗教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宗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宗教综论、释比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20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宗教综论的研究
张曦的《制度化宗教与民俗宗教——以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为例》认为哲学宗教与实践宗教在实际的宗教生活中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民俗宗教还呈现出强大的文化借用能力,即便是无文字的少数民族社会也能够借助文化自信,在宗教实践中将制度化宗教的元素整合进自己的体系里,并付诸于自己的宗教实践。[41]伍宝娟的《论羌族白石崇拜的话语建构及其根源》指出羌族的白石崇拜,从表面上看是羌人对自然物的顶礼膜拜,而实际上是羌人对白石所内蕴的神秘力量的崇拜。[42]肖燕的《羌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价值功能》通过对羌族民间信仰以及社会价值功能的探讨,追寻了古羌传统文化构成的基本原型,揭示出羌人在精神价值上以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主旨,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43]陈玉堂等人的《羌族村落社区的民间信仰变迁——以羌峰村释比戏为例》通过梳理羌族村落社区的民间信仰变迁,以历史观的视野对羌峰村这个羌族村落社区的民间信仰实践释比戏的变化情况做一调查,指出村落社区并非孤立存在,在一定区域内的村落之间的互动是多方面的。[44]邓宏烈的《羌族宗教祭坛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指出羌族宗教祭坛是羌族宗教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由石塔或石堆、白石、神旗、杉树枝或杉树杆、羊角或牛角等物体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内涵,与相应的信仰和仪式相联系。同时这几种表现不同功能的物体及其包含的内容又彼此交织成一个网络,形成一种整合的宗教文化现象。[45]
(二)关于羌族释比的研究
张犇的《羌族释比法器设计的地域性差异成因分析》指出释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明确的地域性待征,但从共建羌族社会信仰、保护和发展释比文化来看,完全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规范的释比文化体系和完善的释比教义,使释比文化在当代语境下获得稳定的生存和发挥空间。[46]赵阳的《羌族释比画卷版本及空间意象审美价值》指出羌族古画卷根植在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以空间意象表述本民族在宇宙文化空间的位置,凸显人的主体价值,演绎人、神、鬼独特关系与世俗生活观念。[47]韩云洁等人的《文化资本视角下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身体形态文化资本、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和制度形态文化资本方面对羌族释比文化的文化资本形态进行细化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释比文化独特性和实用性认识,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羌族释比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思路及应对措施。[48]
五、 羌族艺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建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造型艺术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8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建筑艺术的研究
汪晶晶的《四川羌寨民居火塘及其相关空间要素平面特性分析》认为火塘、主室、厨房这三个与“火”息息相关的空间要素不仅彼此关系紧密,而且在羌寨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留存羌族“火文化”在民居上的方式,特别是火塘的保留和延续是羌族火文化继续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49]吴穹等人的《浅析羌族民居中的“白石”符号学》从符号学的语构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方面解释羌族人对白石的崇拜,并通过建筑符号的表达手法来分析在建筑中得到实现。[50]
(二)关于羌族音乐艺术的研究
华明玲等人的《羌族风俗歌曲中的羌文化固有特征解读》认为羌族风俗歌曲跟羌族早期的祭祀、庆典、婚庆仪式等活动关联紧密,其音乐在结构、旋律、节奏、音韵等方面都表现出羌族古老音乐淳朴、简约、直白和吟诵性等特点。[51]崔善子等人的《羌族民歌分类再考》提出了劳动歌、仪式歌、游戏歌三类功能分类法,以期更合理的整理民歌的体系,有效地理解民歌的实质。[52]杨梅的《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北川羌族情歌为例》通过对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做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指出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并为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建议。[53]韩云洁的《羌族民间歌谣的传承模式与教育选择》认为以羌族民间歌谣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机制,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民歌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54]endprint
(三)关于羌族舞蹈艺术的研究
刘辉的《羌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认为羌族舞蹈不但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有基本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实现娱乐、精神愉悦、社会交流、提高健康水平、陶冶情操,以及传承民族社会认识和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凝聚等众多特有的功能。[55]陈倩的《浅谈羌族传统民俗舞蹈的文化价值和训练价值》认为羌族传统民俗舞蹈的动律具备了平衡感的训练价值,其“顺边”的姿态具备协调性的训练价值。[56]董密的《羌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认为羌族舞蹈艺术能够表达羌族内心和灵魂层面的民族情感,是羌族民众和不同环境进行磨合后形成的一种协调性的艺术,对于羌族民众的生活和精神来说是一种高度全面的综合。[57]邹琳玲的《羌族舞蹈的多元化特征探析》从民俗性、宗教性、审美性这三个角度来探讨羌族舞蹈的多元特征。[58]
(四) 关于羌族造型艺术的研究
祁娜等人的《基于仿生设计的羌族文化特色调味瓶设计研究》通过分析调味瓶等家居产品的特点总结出其在弘扬羌族民族文化方面的优势、主要文化特色和典型设计元素。确定形态仿生设计将是进行羌族文化特色调味瓶设计的适宜方法,为未来民族文化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建议。[59]钟玮的《羌绣手工艺变迁与呈现中的文化重构与创新》通过羌绣品牌的个案分析提出挖掘羌绣潜在文化价值,创新生活文化的多元需求以及在都市文化有益的补充与健全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创新性地实现现代价值转换的实践路径。[60]焦虎三的《“古羌人形彩陶艺术”的特点与属性》认为历史与社会属性、实践与实用属性、精神与信仰属性共同促成了“古羌”人形彩陶艺术的出现与发展。[61]
六、 羌族体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体育文化、体育项目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12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牛健壮等人的《羌族文化中“体育元素”的研究》对羌族文化中的体育元素进行研究,对羌族体育的形成、方式及盛行原因等进行分析,提出促进羌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的建议。[62]万德权的《羌族体育文化形态与保护性开发策略》探讨了羌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和主要形式,并就羌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进行了策略阐述。[63]黄山鹰的《依托羌历年搭建羌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初探》分析了依托羌年历搭建羌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的可行性,为羌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一种途径。[64]赵明等人的《羌族传统体育转换性发展研究》提出羌族传统体育转换生成的发展新路径。[65]佘港等人的《藏、羌、彝三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羌族(低海拔)以军事体育、祭祀文化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民族心理结构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66]
七、 羌族文学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文学创作、 诗歌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9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周鸿彦的《中华文明共同体背景下当代羌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认為当代羌族文学创作较典型地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的认同、融合与发展。[67]杨玉梅的《民族诗人的使命与超越——对长诗<汶川羌>审美意蕴的阐释》认为诗作将民族文化精神与爱国情怀、民族历史与现代生活、文学的民族性、时代性及个性化追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宏大叙事的内容深度与史诗品格,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具有启示意义。[68]陈建新等人的《论羌族史诗中的神人关系》认为羌族宗教对神人关系的理解,造就了羌族宗教天人相分相亲的基本精神,决定了羌族宗教乐观现世、神人间讲求契约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羌族文化的发展走向。[69]武小军的《蜀西龙门山的稗谣歌及其语言特色》对蜀西龙门山地域遗存的汉、羌族稗谣歌类型进行了梳理,认为龙门山稗谣歌具有鲜明的地域化特征与语言特色。[70]
八、 羌族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幼儿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23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幼儿教育的研究
张竹香的《幼儿羌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地区为例》指出应把羌族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重点放在挖掘合适的羌文化元素融入幼儿教育,以及提高幼儿教师对羌文化的理解和自身专业素质。[71]杨达等人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指出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的应用过程中存有一定问题,需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增强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探索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最佳结合点,积极构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体系,以保证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得以应用和传承。[72]来嫔等人的《学前教育中羌文化传承的“生态语境”与“叙事体验”探究》认为塑造学前教育羌文化传承的“生态语境”,突围羌文化传承困境,实施学前儿童羌文化传承“叙事体验”教育是学前教育羌文化传承的有效建设和重要驱动。[73]
(二) 关于羌族中等教育的研究
白珍的《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教育为例》认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区位、人才、政策、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建议通过调动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及民间力量等路径来实现在羌区学校教育中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74]王丽桥等人的《基础教育中的羌族民间歌舞推广探究》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效地普及羌族民间歌舞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心理的自豪感,促进羌族民间歌舞在更大程度上的传承与发扬。[75]韩黎等人的《羌族中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的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与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羌族中学生的文化认同体系受到挑战,本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行为适应呈现不均衡发展特点。羌文化认同与本民族活动参与、汉文化活动参与、文化适应总分均呈现显著差异,高中生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初中生;羌族中学生的文化认同态度能有效预测其文化适应倾向,帮助羌族中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系,是当前羌族青少年教育中一项重要任务。[76]endprint
(三) 关于羌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胡建华的《阿坝藏族羌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必要性与主流性》分析了阿坝藏族羌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剖析了阿坝地区藏族羌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趋势,提出推进阿坝地区藏族羌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77]芦金刚的《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点及其对策分析》认为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途径,正确把握民族风格、准确拿捏舞蹈动律特征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78]刘义等人的《四川羌族大学生现代职业观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家庭、族源文化根基等指向“传统性”的先赋性因素,与生活环境急剧变迁背景下通过教育等方式获得的指向“现代性”的获致性因素,在对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上,发生了高低排序的变化,进而导致羌族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地震前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79]
九、 羌族法律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法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4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王培松的《论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认为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两者之间存在着观念、制度和运作等层面的冲突。现代法治建设应当立足于本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坚持本土化的基础上,探寻国家法与羌族习惯法协调发展的并存之道。[80]
十、 羌族体质和心理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质的研究主要从医学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4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李梦园等人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羌族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效果评价》认为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运动干预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增强羌族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比单纯性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效果显著。[81]韩黎的《基于NVivo质性分析的羌族灾后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指出羌族幸存者对地震情境、受灾情况仍记忆犹新,心存恐惧,地震带来的创伤或将长期存在;灾后国家政府的支援扶持、民族文化元素成为应对灾难的支持性力量和保护性因子;心理复原力影响灾后羌族幸存者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应重视积极文化元素对羌族心理复原的保护和支持作用,可尝试将民族文化元素引入灾后心理治疗与干预。[82]
十一、 羌族医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医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药物、疾病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1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覃荣周等人的《羌族民间药方联合足底反射法调理运动性月经紊乱的效果研究》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羌族民间药方联合足底反射疗法共同调理运动性月经紊乱综合疗效满意、安全性高,长短期疗效俱佳,值得在妇科临床推广和应用。[83]
由于本文搜集的论文仅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并以“羌族”为“主题” 检索条件进行的检索, 因此不免有些遗漏, 同时我们的述评不一定完全準确, 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2015年,中国羌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希望从事羌学研究的学者在以后能加强薄弱问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的羌学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世均,王博.2014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5,(4).
[2]耿少将.商代冉方考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3]陈铭浩.试论两汉对羌族民族政策的变化及影响[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2).
[4]罗毅.羌族家具图案汉人审美渊源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4).
[5]王小盾,沈德康.论神话对于历史的象征性表达——读羌族神话<燃比娃取火>》[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6]李正元.藏彝走廊羌寨守护神文化建构的空间逻辑[J].西北民族研究,2015,(3).
[7]赵曦,彭潘丹犁.藏羌彝走廊中女性文化空间飘移美的确立与指向——以羌族女性上女神梁子接领歌舞文化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8]邓宏烈.羌族图腾崇拜遗风考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9]魏淑霞.西夏职官中的宗族首领[J].宁夏社会科学,2015,(5).
[10]赵强.唐师府君墓志考释[J].中原文物.2015,(4).
[11]彭陟焱,王文.羌族土司研究考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12]孙璐.人类学的灾难观——人类学视角下灾区重建的再审视[J].学理论,2015,(7).
[13]谢越,张晓英.“5·12”地震灾后羌族异地安置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
[14]张玉萍,陆瀚.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4).
[15]王静贤,罗江华.论新媒介视角下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1).
[16]张海峰,韩云洁.羌族艺术文化资本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
[17]程荣华.羌族萨朗动漫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大舞台,2015,(12).
[18]王静贤,罗江华.信息化、旅游业与羌族文化“融合式发展”的策略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19]陈云萍,袁俊江.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8).
[20]李欣.震后四川羌族地区生态化休闲体育旅游市场重建与开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endprint
[21]王飞.推进羌族地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10).
[22]王俊,马志韬.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羌族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及发展策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3).
[23]何杰,张顺程等.四川羌族地区集市的分布规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4).
[24]曹静.咂酒的发展现状及创新[J].酿酒科技,2015,(3).
[25]陶长江,鲁敏等.基于电视传媒视角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6]肖坤冰.主客之间:电视传媒对四川羌族地区的综合性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
[27]李锦伟,徐秋云.贵州羌族传统生态文化述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5,(3).
[28]齐铮铮.城镇化背景下羌族传统文化功能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29]梁音.羌族“瓦尔俄足节”传承与保护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5,(5).
[30]任萍.羌族传统节日景观的复兴与流变——以羌年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7).
[31]姜苏洪.汶川县5·12地震前后羌历年的比较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5).
[32]姜楠楠.“侗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川西“羌年”文化保护经验[J].学理论,2015,(18).
[33]赵洋,赵曦.羌族祭祀中鸟箭青稞筒礼器美关键象征解读[J].宗教学研究,2015,(1).
[34]饶建华.羌族民俗文化中的审美意识探究[J].美术观察,2015,(2).
[35]黎明春.论羌族火葬的成因[J].文史雜志,2015,(5).
[36]赵敏,李梓君等.羌绣纹样题材及其与羌文化映射关系[J].丝绸,2015,(8).
[37]彭潘丹犁.羌族服饰的文化特征解读——以茂县境内羌族差异服饰为例[J].艺术评论,2015,(8).
[38]崔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羌族释比戏英译的文化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39]彭晓琴.羌族语言的传承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40]虞跃.羌族民间口传文学翻译的赫尔墨斯困境[J].贵州民族研究,2015,(8).
[41]张曦.制度化宗教与民俗宗教——以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42]伍宝娟.论羌族白石崇拜的话语建构及其根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5,(6).
[43]肖燕.羌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价值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44]陈玉堂,曾玉洪等.羌族村落社区的民间信仰变迁——以羌峰村释比戏为例[J].四川戏剧,2015,(5).
[45]邓宏烈.羌族宗教祭坛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J].宗教学研究,2015,(2).
[46]张犇.羌族释比法器设计的地域性差异成因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1).
[47]赵阳.羌族释比画卷版本及空间意象审美价值[J].民族艺术研究,2015,(3).
[48]韩云洁.文化资本视角下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
[49]汪晶晶.四川羌寨民居火塘及其相关空间要素平面特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5,(33).
[50]吴穹等.浅析羌族民居中的“白石”符号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
[51]华明玲,郑凌云.羌族风俗歌曲中的羌文化固有特征解读[J].文艺争鸣,2015,(8).
[52]崔善子,金艺风.羌族民歌分类再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53]杨梅.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北川羌族情歌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54]韩云洁.羌族民间歌谣的传承模式与教育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
[55]刘辉.羌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15,(7).
[56]陈倩.浅谈羌族传统民俗舞蹈的文化价值和训练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57]董密.羌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58]邹琳玲.羌族舞蹈的多元化特征探析[J].大舞台,2015,(4).
[59]祁娜,张珣等.基于仿生设计的羌族文化特色调味瓶设计研究[J].四川戏剧,2015,(4).
[60]钟玮.羌绣手工艺变迁与呈现中的文化重构与创新[J].开发研究,2015,(1).
[61]焦虎三.“古羌人形彩陶艺术”的特点与属性[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
[62]牛健壮等.羌族文化中“体育元素”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6).
[63]万德权.羌族体育文化形态与保护性开发策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2).
[64]黄山鹰.依托羌历年搭建羌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15,(4).endprint
[65]赵明,孙德朝.羌族传统体育转换性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6).
[66]佘港,路国华.藏、羌、彝3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
[67]周鸿彦.中华文明共同体背景下当代羌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68]杨玉梅.民族诗人的使命与超越——对长诗<汶川羌>审美意蕴的阐释[J].当代文坛,2015,(3).
[69]陈建新,刘汉文.论羌族史诗中的神人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15,(11).
[70]武小军.蜀西龙门山的稗谣歌及其语言特色[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71]张竹香.幼儿羌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綿阳市北川地区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5,(4).
[72]杨达,胡静等.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73]来嫔,杨达.学前教育中羌文化传承的“生态语境”与“叙事体验”探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
[74]白珍.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教育为例[J].民族学刊,2015,(6).
[75]王丽桥,安冰冰.基础教育中的羌族民间歌舞推广探究[J].音乐探索,2015,(4).
[76]韩黎,唐邦萍.羌族中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的调查分析[J].教育导刊,2015,(3).
[77]胡建华.阿坝藏族羌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必要性与主流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5,(3).
[78]芦金刚.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点及其对策分析[J].四川戏剧,2015,(8).
[79]刘义,王德炎.四川羌族大学生现代职业观的调查与分析[J].民族论坛,2015,(8)
[80]王培松.论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81]李梦园,刘磊等.体育运动干预对羌族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015,(12).
[82]韩黎.基于NVivo质性分析的羌族灾后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民族学刊.2015,(5).
[83]覃荣周,王琪林等.羌族民间药方联合足底反射法调理运动性月经紊乱的效果研究[J].四川中医,201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