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时代发展,看红河香蕉的转型升级

2017-11-15孔祥福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优化结构战略联盟转型升级

孔祥福

摘 要 随着人们的需求和顺应时代的发展,红河州农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型升级,香蕉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从政府重视农业转型,提高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构建香蕉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五方面,对红河州香蕉产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红河州香蕉转型升级的部署。

关键词 香蕉 ;转型升级 ;优化结构 ;战略联盟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水果,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香蕉价格便宜,味美健康,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云南省红河州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立体气候地区,气候类型主要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光、温、水、热、土地等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天然温室”效应,具备发展香蕉产业的自然资源条件。香蕉产业是红河州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业,种植总面积60多万亩,产值30多亿,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效益高。

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的战略决策,推动红河流域开放开发和跨越发展,红河州香蕉也随之做了相应的转型升级。

1 政府引导,促进自然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红河州抓住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机遇,加速红河流域热区经济带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围绕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这一主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州委、州政府把发展以香蕉为主的热带水果作为继烟、糖之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植,科学规划,区域发展,促进自然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组织热区广大农民加快香蕉产业开发,全面加快红河州香蕉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方向迈进的步伐。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稳步提升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名特优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使红河州香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

随着红河州水果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建设香蕉优势产业带,香蕉的种植规模和种植区域基本实现优胜劣汰,形成合理的布局。香蕉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元阳、红河、屏边、个旧等市县,到2015年改变了过去零星种植状况,形成了红河流域香蕉带规模化雏形。

2 以技术为依托,积极优化产业结构

红河州具有全省生产组培苗规模最大,组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厂化育苗基地——红河州茶桑果站。香蕉品种以品种好、产量高、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为主,用威廉斯、8818、巴西、红河蕉、9197、9198等优良品种组培苗代替传统的吸芽苗,形成了品种更新换代、新品种推广规模标准优质化,为提高香蕉的良种覆盖率打下坚实基础,红河州良种覆盖率已达95 %以上。

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种植优质组培苗和加强肥水管理,有效地调节香蕉产期,为香蕉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前期蕉园管理上,积极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果实套袋、适时采收等标准化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逐年提升,离开乡土到香蕉农场做工的劳动力逐年减少,机械化是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农业设施与机械装备的应用也是提升现代水果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和必然趋势。为保证香蕉良好的贮运品质,采收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和无损,香蕉索道无损采运对提高香蕉品质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半机械化香蕉采收技术,可实现砍蕉、运蕉、落梳等不着地采收,避免或减少了香蕉的碰伤、压伤和划伤等机械伤。与传统采收方法相比,索道运送系统可降低香蕉机械性损伤20 %,工作效率提高30 %。

3 招商引资,凸显发展优势

为进一步使红河州香蕉产业提质增效,与市场接轨,增强香蕉产业的发展后劲,州委、州政府先后引进大唐公司、三方公司、明胜公司、伟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在红河州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香蕉。通过其带头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使农户提高了科技和市场意识,纷纷走规范化种植之路。

金平大唐公司生产的香蕉产品先后获得了省级、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于2006年6月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如今已远销国内外,并与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集团签订了长期的供销协议。由于有了长期供货协议,农民种香蕉收入得到了保证。也为红河州水果产业提升产品档次、扩大产品流通畅销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了较好基础。

4 延伸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推动红河流域开放开发和跨越发展进程中,红河州始终坚持把香蕉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

首先实施优势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发展香蕉产业规划及品种结构。按照国家、省、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思路、布局和要求,优化香蕉品种内部结构,充分发挥红河州热带资源的区位比较优势,创建名牌香蕉种植基地,促进香蕉产业向最佳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

高度重视香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品种选育工作,加强后备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增加品种数量,保持香蕉产业的持续发展后劲,提高均衡上市能力。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香蕉产业的高效、高产和高附加值。做好香蕉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的示范工作,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及果实套袋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止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少农药污染,减少机械损伤,降低生产运输和销售成本。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民专业组织,积极推进香蕉产业化经营。重视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支持力度,使其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发挥其服务、指导和开拓市场的作用。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开发香蕉产业,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规模扩张带来规模收益,促进香蕉产业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香蕉质量标准监管体系,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品牌产品的合法权益。加强香蕉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管体系。

加强香蕉产业采后处理技术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加强对香蕉采后保鲜技术及贮运技术研究,以保证水果质量。加强香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热带水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加强市场营销信息网络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整合资源,搭建红河州热带水果信息平台,为香蕉产业的生产、流通各环节提供信息服务。

优越的自然资源尽快转化为农民增收的经济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香蕉产业,是推动红河流域开放开发和跨越发展的战略之一。截止2016年,已建成以金平、元阳、红河、河口4县为重点的红河流域香蕉产业带,发展规模达63.24万亩,实现产量91.69万t,产值32.092亿元。

5 构建香蕉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为了使香蕉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红河州香蕉科学技术研究所于2015年3月与河口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河麟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瑞丽市七星果业有限公司金平分公司等多家企业组成了“云南省香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以红河州为中心,沿边境地带为辐射区域,针对红河州水果生产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需求,以香蕉生产为主线,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开展香蕉生产技术集成研究,计划通过3年时间,形成一套香蕉优质生产技术体系,筛选3个适宜该区域种植的高品质香蕉品种,并繁育优质组培蕉苗累计5000万株;制定香蕉生产调控技术规程1项;生物有机肥料施用技术规程1项,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项;采收、贮运、技术规程1项。使香蕉果园有机质平均提高0.5 %,水土流失减少30 %,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 %,肥水利用率平均提高15 %。优化出1套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措施,实现香蕉产业高效生产与产业化,为红河州香蕉产业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红河州产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推动红河州香蕉种植业由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跨越。

参考文献

[1] 赵国建,杨公明. 香蕉的加工现状及发展对策. 食品与机械,2005,21(2).

[2] 农志荣,唐志鹏,杨昌鹏,梁耀平. 我国香蕉采后处理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 广西热带农业,2009,1.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结构战略联盟转型升级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探究
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伙伴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
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与战略联盟采购模式运行研究
战略联盟中环境不确定性与关系风险分析
浅论在有效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牧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初探